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94010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3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31B 抓住题目上所给的时间线索,此时正值战后形成的两极化格局。32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B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C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的运用D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完成了经济封锁32D 马歇尔计划只是孤立社会主义阵营,没有完成经济封锁。33 2007

2、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33D 布莱尔竞争不过佐利克,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投票权比英国多。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100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时 期演 变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l51945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

3、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材料来源:钟伟国际货币体系

4、的百年变迁和远瞻回答: (1)19世纪下半叶,英镑之所以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有利条件是什么?(6分)(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6分)它的形成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3)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此题以国际货币的演变着手,重点考查各种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第一问中,英镑在19世纪下半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有利条件我们应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来思考。第二问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我们应该从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和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经济危机来解答;影响则可以从

5、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来探讨对于美国和世界的影响;第三问中,我们从英镑和美元、欧元的演变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也同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当然也必须加强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设。答案:(24分)(1)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市场。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答对1个要点得3分。此问得分不超过6分。)(2)历史背景:世界大战和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美国经济实力膨胀。英国(或欧洲)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答对1个要点得3分。此问得分不

6、超过6分。)影响: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6分)(3)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答对1个要点得3分。此问得分不超过6分。)2(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山西票号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曾经有过“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的辉煌。近代前期,票商们不仅为广大商贾提供了方便周全的金融服务,而且承揽了清政府巨额资金的存储与汇解。在占领中国

7、内地市场的同时,还东渡日本,北抵俄国,开设分号,承接国际间的汇兑业务。 从1823年前后第一家票号日升昌诞生起,到1940年大德通、大德恒票号改组为止,山西票号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材料二 近代中国,能令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事不多,而山西票号独树一帜。梁启超在山西票商欢迎会演说词中称:“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票业,鄙人常以此自夸于世界人之前。”本来,顺应时势,在中国开办银行,是山西票号顺理成章也是最拿手的发展方向,然而,晋商拒绝了这个机会。票号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走到了尽头。 材料三 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1944

8、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实行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奠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解体,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机构仍继续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山西票号的形成具备了哪些条件?在近代前期,出现“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的表现有哪些?(10分) 解析:(1)第一问:“山西票号的形成具备了哪些条件”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再结合材料一国外市场的开拓等方面考虑;第二问可以直接

9、从材料一中提取、概括。如为广大商贾提供了金融服务;承揽了清政府巨额资金的存储与汇解;承接国际间的汇兑业务;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答案:条件: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货币经济占主导;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商业市镇兴起;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晋商的出现;大宗交易需要金融组织(钱庄)的完善(任意答出三点即得6分,每点2分 )表现:促进了全国商品的交流,加快了商品经济发展;承揽了清政府巨额资金的存储与汇解;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对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起了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

10、析山西票号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走到了尽头的原因。(6分)解析:根据问题中的提示语“中国社会的转型”分析影响票号发展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原因(中外的民族矛盾和清政府的阶级矛盾);根本的经济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入);晋商自身的原因;影响票号发展的客观环境等。答案:西方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掠夺和破坏,严重削弱了晋商的实力;由商业金融组织演变为清政府的金融工具后,随着清王朝的衰微,票号出现了危机;西方银行的进入与竞争;票号的经营不能与时俱进。(6分)(3)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是什么?有什么职能?这一体系为什么后来逐渐解体?(7分)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语“国际货币金融会

11、议”和后面提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解体等信息可知中心机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职能可根据所学基础知识直接作答;这一体系后来逐渐解体的原因可从内外因分析:内因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外因是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的竞争力逐渐削弱;7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生;美元出现危机。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分);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2分)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的竞争力逐渐削弱;7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生;美元出现危机。(每点1分,共4分)(4)从以上金融机构的发展与衰落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解析:结

12、合前三则材料灵活运用:可围绕着企业发展与衰落是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答案: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1分)国家乃至企业的发展都应顺应时代潮流,锐意进取,积极创新。(1分)3(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的人文化等方面。可分为五个阶段: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

13、了调整和探索。二战后到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问题:(3)二战后初期,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有哪三大支柱?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分)分析:(3)本问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分析其成因时注意结合大危机及二战的教训;3参考答案:(3)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分)、世界银行(1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分)原因:吸取大危机的教训(1分);规划战后世界秩序防止战争悲剧重演、二战后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识之士的推动等

14、。(1分,答其中一点即可)4阅读材料(26分)材料一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企图阻碍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会得到我们的帮助。任何政府、党派为图政治私利或其他打算,不惜延续人类痛苦的,必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 材料二 一项帮助东欧的新马歇尔计划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40 多年之后,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但是结构不同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大量资金注入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合经济的样板

15、,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到资本主义。 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1)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国实施两个“马歇尔计划”的背景。(12分) 解析:此题要分别回答,马歇尔计划的背景可从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上进行归纳。从材料中归纳时,要注意材料出自的时间背景。答案:马歇尔计划背景:二战结束的欧洲,战争摧残,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恢复经济从而恢复社会次序;为了提高欧洲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答两点即可得6分)新马歇尔计划的背景:苏联及东欧国家出现市场经济的改革,促使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强化美国在此地区的影响。(6分)(2)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两个“马歇尔计划”的共同前提和效果。(8分)解析:从美国的实力、背景、战略意图等方面回答。答案:共同前提: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前提。(4分)共同效果: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和影响,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影响。(4分)(3)美国的对外政策是“胡萝卜加大棒”,马歇尔计划是“胡萝卜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