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93932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语文S版一、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二、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三、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二)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齐读题目。本文为什么要

2、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详细地复述课文() 简要地复述课文()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 再读课文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指名回答。(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达()命()肿()肺()访()组()勇()敢()骄()拥()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

3、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积累本课词语突如其来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才华横溢按拼音填空y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jio ( )阳、()傲、()花、()气、上()、香()z ( )挡、()织、()力、()国、()成(五)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本课四字词语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标:(一)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三、 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忆课文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二) 深读课

4、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导背诵这段话。()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1) 自由读课文

5、,画出父亲的心愿。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指导背诵这段话()“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体会最后一句话: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指名读句子 自己默读这

6、句话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指名读句子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请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三) 回读课文内容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小组内交流并汇报(四) 布置作业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二)针对课文内容

7、进行巩固、扩展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三、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自由读课文讨论: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指名回答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扩展练习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指名说(四)小练笔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导学案语文S版【学习目标】1.学会“惰、忌、讳、液”四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四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印度科学家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2.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予人们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的句子。【预习导学】一、按要求读课文第一遍:边读边画出生字

9、新词,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完成下面的小练习。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闭目塞听: 饶有兴味: 愧疚: 颇有作为: 第二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课本第59页课题上空白处) 第三遍: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在文中相应段落后批注)二、查阅拉曼的资料(课本P58空白处)三、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我的问题是: 四、理解课文,品析词句。1.为什么说是“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用“ ”画出来,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批注在文中句子旁,并试着感情朗读。【提示:拉曼是怎样发现“光散射效应”的?找出起因、经过、结果】2. 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最关建的是什么?五、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好奇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