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2938646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二单元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及“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数据特点。能联系百分数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做简单分析,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计算。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和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可以分析并且应用教学难点:对扇形统计图的分析和应用学生活动预案教师导学预案【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数据特点。

2、能联系百分数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做简单分析,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计算。2、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和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备学提纲】【活动方案】活动一:学生搜集有关扇形统计图的材料。准备交流。提问: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做什么统计图吗?活动二:交流探讨,学习新知观察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什么?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讨论。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说说从统计图里了解到什么。1、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我国各种陆地地形分布情况。2、各种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3、山地面积最

3、大,丘陵面积最小。活动三: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讨论它有什么特点?讨论: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正确分析尝试计算器计算各个地形面积。学生交流所获得想法。学生结合提问自由交流,发表想法学生独立交流估计方法。【检测反馈】1、完成练一练2、练习一第1题。3、练习一第2题。4、练习一第3题。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出示例1扇形统计图提问: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做什么统计图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并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 交流探讨,学习新知1、提问:观察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什么?先仔细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信息在四人小组交流。小组交流后全

4、班反馈,说说从统计图里了解到什么。学生可能提出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我国各种陆地地形分布情况。老师相机说明整个圆代表我国陆地总面积。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老师让学生具体说一说,并且追问怎样从图中看到这样的信息。学生可能提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老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每一种扇形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也可以每一种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数进行比较。追问:这样的扇形统计图,扇形大小根据什么来确定?(各个数量所占百分比)2、提问: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吗?它有什么特点?在记录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用圆表示总量,用

5、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量,扇形统计图的数据表示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而不是一个具体数量。因此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关系。(板书: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关系)3、提问: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出示: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各种地形百分数,你可以计算出什么?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且完成书上表格。指学生汇报说说怎样计算,结果各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其余学生集体核对。三、 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完成练一练出示统计图,提问: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说明:两个图分别表示世界人口和世界耕地面积,第一幅图表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9.6,第二幅

6、图表示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6.提问:根据图中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指出:从两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数的关系,我国耕地面积和世界耕地面积的关系,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比较多,但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之一就是用世界9.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6的人口。2、练习一第1题。出示第1题以及统计图,了解题意。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你觉得小华两天食物搭配各有什么特点?哪一天更加合理,为什么?老师及时点评,根据营养学观点,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油脂类食物要适量控制。3、练习一第2题。出示第2题,提问:观察果盘和数据,你能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各占百分之几吗?四人小

7、组内交流。全班反馈,指学生估计几种干果大约各占百分之几,并说说怎样估计。明确:可以比较扇形大小来估计各占百分之几。花生大约占果盘的20,红枣大约占果盘的40,葡萄干大约占果盘的10,开心果大约占果盘的304、练习一第3题。提问:你知道中国几大海域吗?你了解四大海域的大小吗?能不能按照面积大小排一排?指名学生说一说,相机出示第3题以及统计图,让学生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想法是否正确。四、 回顾总结,拓展新知老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什么认识,为什么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之后,还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货?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关系教学反思:选择

8、统计图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24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题。教学目标:1、使用学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体会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和方式,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3、使学生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到各类统计图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9、。学生活动预案教师导学预案【学习目标】1、认识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2、经历统计图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体会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和方式,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3、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备学提纲】【活动方案】活动一:学生合作交流,然后作答。1、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类统计图各是用怎样方式

10、表示数据的?活动二:分析比较,认识特点出示例21、小宇统计六1班同学课外书阅读情况是为了了解什么问题?2、小宇还制作了另外两幅统计图(因此出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有反映了哪两个方面情况呢?学生自主分析思考并且交流。学生思考、分析思考然后交流。活动三:交流比较,强化特点。1、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的哪个方面的情况?2、哪幅统计图能反映出这个班同学比较喜欢哪种课外书,为什么?要知道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和课外阅读时间人数的多少,分别看哪幅统计图?3、阅读这些统计图,你还能从统计图中对这个班的同学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获得哪些信息?同桌说一说。同桌同学交流。同桌交流问题然后互动交流回答。四人

11、小组交流问题然后互动交流回答。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4、从上面的统计内容的分析中,你对学过的的统计图有哪些认识和想法?学生四人组交流回答。【检测反馈】1、 完成“练一练”2、 练习一第4题一、 回顾激活,引入新课1、 回顾统计图老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大家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类统计图各是用怎样方式表示数据的?2、 引入新课老师:我们已经学过三类不同的统计图,知道了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式和特点。那这些统计图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统计要求下各自要选择哪种统计图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统计图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他们不同

12、特点和各自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统计图。二、 分析比较,认识特点1、 创设情境,了解数据出示例2(先出现扇形统计图)老师:这是小宇收集六年级1班下半年阅读课外书情况的数据制作的统计图。大家先看看,小宇统计六1班同学课外书阅读情况是为了了解什么问题?观察扇形统计图,看看从图中反映了课外阅读哪个方面的情况,自己思考。小宇还制作了另外两幅统计图(因此出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有反映了哪两个方面情况呢?老师:请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说,这三幅统计图统计了课外阅读的哪几方面情况,每幅图表示什么内容,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2、 交流比较,强化特点。(1)老师:这三幅统计图分

13、别表示的哪个方面的情况?说明: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同学们阅读每类书籍占所有书籍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2011年下半年全班每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平均每个星期课外不同阅读时间人数的情况。(2)老师:哪幅统计图能反映出这个班同学比较喜欢哪种课外书,为什么?要知道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和课外阅读时间人数的多少,分别看哪幅统计图?说明:不同统计图反映了课外阅读不同方面的情况,要知道不同情况的数据就要从反应不同内容的统计图中了解。追问:课外阅读这三方面情况,为什么要从不同统计图了解。老师指出:不同统计图特点不同。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百分比关系。折线统计图既表示数量多少还

14、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3)老师:阅读这些统计图,你还能从统计图中对这个班的同学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获得哪些信息?同桌说一说。集体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想法。老师小结:扇形统计图可以了解到整个班孩子比较喜欢科普类书籍,因为科普书籍占阅读总量27,其次是小说了书籍,除了科普、小说、童话和漫画,其他类书籍阅读量较少。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知道,2011年下半年六1班同学在暑假阅读课外书籍比较多,开学后总量有所下降,每月变化是有多有少,但是总体上整个班阅读量比较大。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个班具有良好阅读习惯,平均每星期阅读时间在6-8小时左右,和8小时及以上人数占一半以上,课外阅读时间短的同学很少,比如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2小时以下的只有3人。3、 回顾反思,深化认识老师:从上面的统计内容的分析中,你对学过的的统计图有哪些认识和想法?老师:不同统计图有不同特点,我们在应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反映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统计图。那么怎样选择不同类型统计图呢?同桌交流。老师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应用。三、 练习应用,巩固提升1、 完成“练一练”读题后老师提问:这幅统计图表示了李大爷家收入哪些情况?前两个统计图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