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91582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分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空分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空分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空分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空分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分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分现场处置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分装置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性液氧、液氮、液氯都是低温液体,如果发生泄漏极可能造成低温贮槽基础冻裂 等,氮气、氧气、氯气泄漏浓度大时会造成人员窒息等事故,特别是氧气泄漏之后会 造成周围易燃物的第一节应急响应程序2、组织机构职责(一) 车间主任职责a。组织车间技术员、设备员、分管副主任编制应急处置措施;b。日常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处置措施进行演练和培训;c。组织救援设备,保障应急人员的安全;d。组织指挥相关人员进入现场;e。按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行动.(2)生产副主任职责a。配合车间主任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并进行演练;b。在车间主任不在时,行现场指挥职责;C。日常工作中完善应急处置措施。(3)工段长

2、、值班主任、安全员、班长职责a。事故发生时,坚守岗位;4米取措施控制事故;c。组织职工进行现场处置或紧急撤离;d。紧急撤离后,应清点本工段人员,保障人员安全。第二节突发事件及处置第一节不正常现象和事故处理1出空冷塔空气带水1.1危害:造成分子筛带水,严重时造成分子筛报废,主换热器通道冻结堵塞, 空分装置停车。1.2原因:1。2。1塔内填料脏,气体偏流;1.2。2水量大,液泛;1。2.3循环水加药量大或加错药剂发生起泡;1.2。4丝网除沫器效果差;1。2.5空压机出口流量不稳,或者HVXX阀门开度过大或太快,压力波动;1。2。6空冷塔液位高;1。2。7空冷塔液体分布器堵塞1.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1。3。1每年清洗填料一次;1.3。2调整好水量,避免液泛;1。3。3通知循环水工段加药时少加、勤加,并通知空分工段;1.3.4清洗或更换丝网除沫器;1。3。5控制好空压机出口压力,或HVXX阀门缓慢均匀打开,防止压力波 动。1。3.6控制液位在工艺范围内。1.3.7清洗分布器。2空冷塔循环水回水窜气2.1危害:气体大量进入循环水回水管,回水不畅,造成空压机、膨胀机油温 高,甚至联锁停车.2。2原因:2.2.1液位计冻结,液位指示不准;2.2。2循环水加药时泡沫多,造成假液位。2.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2.3。1液位计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水冻结;2.3.2通知循环水工段加药时少加,勤加并通知空

4、分工段.3水冷塔检修时发生伤亡事故:3。1危害:使人窒息伤亡。3。2原因:3。2。1氮气管道、阀门泄漏。3.2。2没有置换或没有加盲板3。2。3没有分析气体成份3。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3。1管道加盲板;3.3.2检修前强制通风,置换水冷塔,分析气体成份,合格后方可进行。4膨胀机振动大4。1。危害:4.1。1轴承轴瓦损坏;4。1。2严重时造成停机.4。2。原因:4。2。1膨胀机超速;4。2.2机内有杂物,损坏叶轮,造成动平衡破坏;4。2.3轴承间隙大;4-2-4机后带液;4。2。5供油质量差,油温高或者低;4。2.6喘振阀失灵;4。2。7油压容器不起作用。4.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4。3

5、.1采用防喘振阀控制好膨胀机的转速;4。3.2原始开车或大修后严格检查过滤网;4。3。3检修调整轴承间隙;4。3.4机前节流,降低制冷量;4.3。5控制好润滑油的温度;4。3.6通知仪表人员检查喘振阀;4。3.7定期作油压容器试验。4.4板翅式换热器堵塞:4。4。1危害:4。4。1。1阻力大,气量小,造成换热效果差,冷损大;4。4.1.2严重时空分装置停车.4。4.2原因:4。4.2。1进主换热器空气质量差,水、乙炔、二氧化碳及碳氢 化合物含量超标;4.4。2.2冷箱内管道破裂,珠光砂进入主换热器.4。4.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4。4。3.1优化纯化器操作,控制好空气质量;4。4.3。2停车处

6、理漏点,清理主换热器内的珠光砂。4.5液氧泵汽蚀或超压4。5.1危害:4。5。1。1泵打量不好,造成主换热器换热差,增压空气流量波动或造成 喘振。4。5.1。2安全阀起跳。4。5。2原因:4。5。2。1启动泵时预冷不彻底;4.5.2.3密封气压力偏高。4。5。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4。5。3。1启动前泵预冷彻底,吹除阀后有液体排出方可;4.5.3。2控制好密封气压力.4。6.氧气管道泄漏:4.6。1。危害:周围环境气体氧含量超标,严重时发生着火爆炸,需立即停 车。4。6。2原因:4。6.2。1焊缝漏;4。6。2.2管道有砂眼。4。6.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4.6。3。1管道严格作气密性检查;

7、4。6.3。2采用风机强制通风,疏散富氧区域气体;4。6。3.3停车,进行检修或更换管道。4。7氧气管线着火爆炸:4.7.1危害:4。7。1.1不锈钢管道熔化,损害周围管道及设备;4.7。1。2造成人员伤亡;4.7。1.3 停车。4。7。2原因4。7.2。1开关阀门动作幅度大;4.7。2。2管道内有焊渣,静电起火;4。7。2.3管道内部有油脂.4。7。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4.7。3.1开关阀门要缓慢;4。7。3.2管道严格吹扫,采用白布检查吹扫质量;4。7。3。3管道严格进行脱脂;4。7。3。4停运液氧泵,迅速切断氧气送出阀。4.8。冷箱内的设备发生泄漏4。8.1危害:4。8。1。1冷箱壁挂

8、霜,珠光砂冲刷管道及设备,使漏点逐渐增大,严重时主冷 液位下降,被迫减量或停车4。8.1。2冷箱基础温度降低,基础冻裂;4。8.1。3扒砂处理,造成停车一个月.4。8。2原因:4.8。2。1管道、焊缝有砂眼;4。8。2。2法兰处泄漏。4.8。3。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4。8。3。1严格进行气密性检查及裸冷检查,确保零泄漏,不扒砂;4.8.3。2安装时紧固好法兰,并采用保温岩棉,玻璃丝布包扎;4.8。3。3泄漏严重时,停车扒砂处理4.9油系统失火:4.9.1危害:油系统失火会使整个机组电源、仪表接线烧毁,严重时会使机组各 部变形,刚度下降,整个机组报废。4。9.2原因:油系统漏油,一旦漏油接触到高

9、温热体,就会起火。4.9.3处理:4.9。3。1失火时,使用泡沫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用一切办法保护机组不受损 坏。4。9。3.2如火势较大,应迅速通知消防队及上级。4。9。3.3如不能很快扑灭时,严重威胁设备安全时,进行破坏真空紧急停车灭 火。4。9.3。4禁止启动油泵。4。9。3。5涉及电器设备安全时,必须切断其电源。4。9.3.6严禁用水和砂子灭火。4。9。4预防措施:4。9。4。1在系统布置上,尽可能将油管装在蒸汽管道以下,油管法兰要有隔 离罩。4.9。4.2法兰的密封垫采用耐油石棉垫,严禁使用塑料石棉垫.4.9.4。3仪表管尽量减少交叉,并不准与运转层的铁板相接触,防止运行中振 动磨损。

10、对有腐蚀的管子应及早更换.4。9.4.4对油系统附近的主蒸汽管道或其他高温汽水管道,在保温层外应加装铁皮,并特别注意保温完整。4.9.4.5如发现油系统漏油时,必须查明漏油部位,漏油原因,及时消除,必要 时停机处理,渗到地面或轴瓦上的油要及时擦净。5. 静止单体设备的安全技术规程5。1.设备名称:分馏塔主令5.1。1主令发生爆炸的原因及防患措施5.1。1。1产生爆炸的因素是:5。1。1.1。1可燃物质5。1。1。1。2助燃物质5。1。1.1.3引爆源在主令中有充分的助燃物质-氧,为碳氢化合物的氧化、燃烧提供了必要条 件.爆炸严重的会造成整个设备破坏,甚至人员伤亡,轻微的爆炸在局部外 置产生,使

11、氧产品纯度降低,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爆炸都与易燃物质一碳氢 化合物在液氧中集聚有关。5。1。1。2引爆源有:5.1.1。2。1爆炸性杂质固体微粒相互摩擦或与器壁摩擦。5。1.1。2。2静电放电5.1。1。2.3气波冲击5.1.2采取措施:5。1。2.1规定原料空气中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体积分数分别不得超过0。5 X105 和 30x10-65。1.2。2采用液氧循环吸附器吸附进入液氧中的杂质.5。1.2。3如果液氧中乙炔或碳氢化合物含量超过标准,就开始报警。除规 定每小时排放相当于气氧产量的1%的液氧外,在增加液体排放量.5.1。2.4主冷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5.1。2。5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定,

12、以防止杂质在主冷内过量积聚。特别 要注意停车后的在启动操作,避免由于液氧大量蒸发而产生杂质的积聚,再加 温启动时发生爆炸。要减少压力脉冲.升压操作必须缓慢进行。5。2.氧气管道爆炸的安全技术规程5.2。1为了防止氧气管道的爆炸事故,对氧气管道的设计、施工做了以下规 定:5。2。1.1限制氧气在碳素钢管中的最大流速.5.2。1。2在氧气阀门后,应连接一段长度不小于5倍管径、且不小于1.5m 的铜基合金或不锈钢管道。5。2.1。3应尽量减少氧气管道的弯头和分岔头,并采用冲压成型。5.2。1.4车间内主要氧气管道的末端,应加设放散管。5。2.1。5管道及附件应严格脱脂,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净

13、.5.2.2在操作、维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5。2.2。1氧气管道要经常检查维护。5.2。2。2对直径大于70mm的手动氧气阀门,只有当前后压差小于0。3MPa 以内才允许操作。氧气阀门的操作必须缓慢。5。2.2。3当氧气管道系统带有液氧气化设施时,切记低温液氧进入常温氧气 管道时,以免气化超压。5。2。2.4保证氧气管道的接地装置完善、可靠。5。2。2。5要有氧气管网完善的技术档案、检修记录。6. 运转单体设备的安全技术规程:6。1。设备名称:液氧泵6。1.1液氧泵爆炸均发生在迷宫密封结构的液氧泵.多数在启动前,进行人 工盘车时发生。6。1.2产生燃烧或爆炸要有三个必要和充分条件,既有可燃物

14、质、助燃物质 和明火源.6.1.3液氧泵爆炸事故并不是不可预防和避免的,在操作上要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在液氧泵启动前,应将吹除阀打开,先对迷宫密封通以常温干燥空气吹除 1020min,一方面将其中的氧气驱走,同时使密封恢复到常温间隙,然后再打 开泵的出口阀、进口阀。让液氧进入泵冷却,这时的密封气压力必须高于泵进 口压力0。05MPa左右,在停泵时,必须先关闭泵进口阀,打开吹除阀,当泵内已无液氧时才能关闭 泵出口阀,最后等泵的温度回升后,才能撤除密封气.6.2设备名称:汽轮机6。2.1水冲击:6.2。1。1危害:水冲击会损坏汽轮机叶片和推力轴承,严重时使汽轮机动静 之间摩擦碰撞损坏机组。6。2。

15、1。2 现象:6。2。1.2.1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6.2。1。2.2主蒸汽管道、法兰或汽缸结合面、轴封冒出白色的湿蒸汽或溅出水 点。6。2.1.2。3主蒸汽管内有冲击声.6。2。1。2。4振动逐渐强烈。6。2.1。2。5轴向位移指示增大。6.2。1。2。6推力瓦温度增高。6.2.1。2。7负荷下降,汽轮机声音变沉。6。2。1。3 原因:6。2.1。3。1锅炉满水或减温器漏水。6.2。1。3.2锅炉蒸发量过大,汽水共沸腾.6.2。1。3。3启动前或并炉时没有充分暖管疏水。6。2.1。3.4锅炉燃烧不稳定或调整不当.6.2.1。3。5轴封进水。6。2.1.3.6蒸汽过热度低时调节汽门大幅度来回晃动.6.2。1。4 处理:6。2.1。4。1确认发生水冲击,必须迅速果断地破坏真空紧急停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