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291463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闹情绪时父母这样做最有效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孩子也同样。孩子因为缺乏自制力,所以他们闹情绪的时刻非常多, 也让父母感觉非常劳累。当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 很多父母容易踩中这几大雷区,伤害孩子也伤害自己。 看看以下解决方法,学会处理孩子的情绪,做积极智慧的父母!1. 八大常见反应以暴制暴“再闹,就给我试试看! ” “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当孩子情绪的奴隶“不要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 ”“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防止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 “情绪勒索”

2、。男孩别哭“男子汉不要哭,勇敢一点! ”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男孩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 的权利被剥夺,男孩的情绪表达就容易出现障碍。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 ”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流于说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 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回力球效应“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 上。阻断话语”怎么垂头丧气的

3、?振作一点! ”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 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送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 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归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 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 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时机, 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 会怪别人”的恶习2. 爸妈究竟如何能当好情绪教练?孩子情绪学习经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同时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主要来源。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的追踪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教练的孩子,比较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比

4、较杰出。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三个步骤破解孩子情绪密码培养情绪能力,愈早开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父母可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 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 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 它是一种能量,一旦涌现了,绝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教育专家指出,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这样”,或是轻忽压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个实际练习面对

5、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时机,或是体会孩子在处理这种情绪时需要一段心理历程。例如:当我觉得害怕、紧张、担忧、嫉妒时,我觉得如何?我可以怎么办?如此一来,孩子外表上可能没事,但内心那股“气”依然存在,”情绪垃圾”愈积愈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不过,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 具,对父母予取予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标准。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厘清原因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 ”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

6、己的感觉。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厘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 例如:” 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 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方法让玩具恢复原状。 我们一起想 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3. 四个方法提升情绪力身心觉察,换个想法更好孩子的情绪反应,特别容易牵动生理的变化。例如:害羞时容易脸红、 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害怕时会发抖等等。平时多和孩子练习身体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肌

7、肉放松、静坐等,有助于提高孩子 的情绪觉察力,稳定情绪波动。爱与肯定,累积快乐存折塞利格曼强调, 建构孩子的正向情绪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乐观, 或者否认、 防止负面情 绪。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温暖热情的家庭气氛、无条件的爱但有条件的奖励, 以及许多好事件,都能为孩子架设一张“情绪安全网” 。亲子共读,丰富情绪语汇 故事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孩子从故事中辨识不同情绪,了解人们如何处理愤怒、恐惧、 快乐及忧伤等不同情绪。藉由读后讨论和角色扮演, 父母引导孩子以旁观者的角度, 观察事情的始末, 了解书中 人物在哪些情境下、 做哪些事, 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 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 重自

8、己和他人的感受。身教重于一切 良好的典范胜过千言万语。在处理孩子情绪之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教育专家感慨指出, 很多父母在处理情绪时经常言行不一, 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和孩子 一样,但对于孩子的问题却一副道德劝说,而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孩子透过观察、 模仿, 不断吸收父母因应情绪的风格, 在孩子面前适当表现你的情绪益 显重要。偶尔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也有助于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 “EQ 教育不是特效药,而是汉方药” ,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 培养情绪力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一旦开始,就会渐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时间和耐心, 运用技巧和练习, 就能调好孩子的情绪体质, 让孩子知道自 己可以有所选择,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