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29142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_范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地基与基础1.7 砌体基础1.7.2 石基础砌筑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石材基础砌筑工程。2编制依据2.1 本工艺标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编制。2.2 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方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按施工流水分段砌筑的

2、基础,应在分段处设置龙门板。2.3 纵横墙及隔墙基础砌筑应留置龙门板和中心桩,且应打入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心线,中心桩之间不宜推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2.4 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负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凹洼处,可用豆石混凝土垫平。2.5 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土回填后进行,以防填土时对防潮层的损坏。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及要求3.1.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标准和规范,根据墙体厚度,确定墙体砌筑形式,绘制墙体组砌图。3.1.2 根据现场条件,完成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定位、移交、复测及验收工作。3.1.3根据施工图

3、纸或规范要求,完成砌筑料石墙体用的砂浆配合比;按规定对进场料石、水泥、砂等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工作。3.1.4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3.2 材料准备及要求3.2.1 石料:其品种、规格、颜色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的规定,应有出厂合格证。3.2.2 水泥:一般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3.2.3 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3.2.4 掺合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3.2.5 其它材料:拉结筋、预埋件、

4、防水粉等。3.3 主要机具3.3.1 机具设备砂浆搅拌机、翻斗车、筛砂机。3.3.2 施工工具大铲、刨锛、托线板、瓦刀、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筛子、水平尺、皮数杆、钢筋卡子、铁抹子等。运砖车、灰浆车、磅秤。3.3.3 主要机具的型号、性能、能耗、数量见表3.3。表3.3 主要机具型号、性能、能耗、数量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性能能耗数量备注1砂浆搅拌机JDC350350L15kW不少于1台2翻斗车FC1A载重1t8.8kW若干根据现场确定3筛砂机GTS820筛孔0.823kW不少于1台4大铲/若干根据现场确定5刨锛/若干根据现场确定6托线板/若干根据现场确定7瓦刀/若干根据现场确定8钢

5、卷尺5m/若干根据现场确定9灰槽/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0小水桶/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1砖夹子/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2筛子20-40目/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3水平尺1m/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4皮数杆/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5钢筋卡子/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6铁抹子250100mm/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7运砖车自卸汽车20t15kW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8灰浆车自卸汽车5t10kW若干根据现场确定19磅秤/50t/不少于1台3.4 作业条件3.4.1 基槽:混凝土垫层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3.4.2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3.4.3 根据皮数

6、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3.4.4 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3.4.5 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3.4.6 作业人员 (1)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施工作业人员施工前,必须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以及有关资料.必须熟知桩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施工程序、 验收标准以及组织分工等。 (3)施工作业人员应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内容进行体格检查,必须持

7、有健康检查合格证、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患者不得参加作业。4 施工工艺4.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试排撂底砌料石验 评4.2 操作工艺4.2.1 砌筑前,应检查基坑(槽)的土质轴线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打好底夯,地基过湿时应铺10cm厚的砂子、矿渣或砂砾石或碎石填平夯实。4.2.2 根据进场石料的规格、尺寸、颜色进行试排、撂底,确定组砌方法。4.2.3 砂浆拌制4.2.3.1 砂浆配合比应用重量比,水泥计量精度在2%以内。4.2.3.2 宜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子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90s。4.2.3.3 随拌随用,拌制后应在3h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超过30,应在2h内用完,严禁用过夜砂

8、浆。4.2.3.4 砂浆试块:基础按一个楼层或250m3砌体每台搅拌机做一组试块(每组6块),如材料配合比有变更时,还应做试块。4.2.4 石砌筑4.2.4.1 立皮数杆基础用皮数杆控制基础标高。皮数杆上划有每层石砌体灰缝厚度及过梁、楼板、梁底、预埋件等标高位置,它是基础砌筑时控制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皮数杆立于基础的转角处,大约每隔1015m立一根。4.2.4.2 组砌方法应正确,料石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料石基础第一皮应用丁砌。坐浆砌筑,踏步形基础,上级料石应压下级料石至少三分之一。4.2.4.3 石砌体水平灰缝厚度,应按料石种类确定,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5mm;半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10

9、mm;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20mm。4.2.4.4 石墙长度超过设计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料石墙分段砌筑时,其砌筑高低差不得超过1.2m。4.2.4.5 砌筑时,应双面挂线,分层砌筑,每层高度3040厘米,大体砌平。基础最下一皮毛石,应选用较大的石块,使大面朝下,放置平稳,并灌浆。4.2.5雨期施工雨季施工应防止雨水冲刷墙体、下班收工时应覆盖砌体上表面,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5 质量标准5.1 主控项目5.1.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抽检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至少应抽检一组。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检验方法:料石检查产品质量证明书

10、,石材、砂浆检查试块试验报告5.1.2 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1.3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的规定。 表5.1 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 许 偏 差 (mm)检 验 方 法毛石砌体料 石 砌 体基础墙毛料石粗料石细料石基础墙基础墙墙、柱1轴线位置201520151515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2墙 面垂直度每层-20-20-107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抽检数量:外墙,按楼层(或4m 高以内)每20m 抽查1 处,每处3 延长米,但不应少于3 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

11、应少于3 间,每间不应少于2 处,柱子不应少于5 根。5.2 一般项目5.2.1 石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的规定。抽检数量:外墙,按楼层(4m 高以内)每20m 抽查1 处,每处3 延长米,但不应少于3 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 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子不应少于5 根。表5.2 石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 许 偏 差 (mm)检 验 方 法毛石砌体料 石 砌 体基础墙基础墙基础墙墙、柱1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25152515151510用水准仪和尺检查2砌体厚度30201030201015105105用尺检查3表面平整度清水墙、柱-20-20

12、-105细料石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混水墙、柱-20-20-15-4清水墙水平灰缝平直度-105拉10m线和尺检查5.2.2 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5.2.3 毛石墙拉结石每0.7墙面不应少于1 块。检查数量:外墙,按楼层(或4m 高以内)每20m 抽查1 处,每处3 延长米,但不应少于3 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不应少于3 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 成品保护 6.1 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6.2 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6.

13、3 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6.4 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7 安全、环保措施7.1安全措施7.1.1 参加施工人员应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脚手板不得有探头板,应绑钉牢固可靠。7.1.2现场搬运砖石的交叉作业须协调好,避免相互碰撞。7.1.3 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施工机具运转时,施工人员严禁靠近触摸,防止伤人,雨、雪天施工时,应注意对带电施工机具的保护,防止受潮、短路,必要时应搭设防雨棚等。7.1.4 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动,需拆动时,应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由专业人员加固后拆动。7.1.5 各种电机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按要求接地或按零,安装、维修和拆除施工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进行,作业时要有人配合。7.2 环保措施7.2.1 施工用砂要集中堆放并采取盖措施,大风天严禁筛制砂料、石灰等材料,石灰、散装水泥要封闭或盖集中存放,不得露天存放。7.2.2 使用现场搅拌站时,应设置施工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需向施工区外排放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7.2.3 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严禁将垃圾随意堆放或抛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