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91410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讲读的七个环节一篇课文的讲读 ,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我是这样想的: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公成假设干足以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 ,并把这些问题按合理的序列加以编排 ,使它们环环相扣 ,形成把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不断导向深入的一根链条 ,然后用以贯穿课文的讲读。下面结合?出师表?一文 ,谈谈我对这根链条的设计。?出师表?是一篇上书言事的应用文 ,也是实用性很强的议论文。其中关于修明政治所作的阐述 ,对后世很有借鉴意义。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却又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应用文迥异 ,作者以恳切的言辞 ,表达了真挚厚重的感情。多数学生是喜欢这篇课文的。除

2、文中少数语句必须由老师串释外 ,绝大局部语句可以让学生对照注解、相互启发、自行弄清大意。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到底是什么 ,学生往往把握不住;对于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 ,学生更难于体会得深刻。据此 ,我对这一课的讲读设计了如下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解题。首先要让学生准确解释题目上的“表字。学生一定会从注解上找到答案:“表 ,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但还要进一步弄清 ,什么叫“上书言事。上书言事 ,即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打报告 ,陈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然后 ,让学生说说对“出师表这个短语的理解。不能理解为“对出师一事提出的意见、建议 ,应当理解为“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围绕

3、这一环节的教学 ,可以看出学生课前自读予习的情况。第二个环节 ,要求学生摘引课文原句 ,说说诸葛亮对国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条意见、建议。有说的对的 ,有说的不对的 ,相互订正 ,这样即可疏通文中大局部语句。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自读予习的进一步考察 ,也是对学生阅读思考活动的进一步强化。通过这一环节 ,学生可以准确把握住文章的根本内容。在学生议论、订正的同时 ,可以把这样六条意见写在黑板上:、宜开张圣听。、昭平明之理。、宫中之事 ,悉以咨之。、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亲贤臣 ,远小人。、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无兴德之言 ,那么责修之、祎、等之慢。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前五条 ,只写了每一

4、条意见的中心点。中心点何以做这样的提炼 ,也可以让学生说明理由 ,以加深对有关词句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要求学生把六条意见进一步综合归纳 ,看看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这是促使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由以句、段为单位进入到统观全篇。第一条谈的是广开言路 ,第二条谈的是一视同仁 ,奖惩清楚 ,第二、四、五条谈用人问题 ,这都不难由学生做出说明。需要辨析的是第六条 ,这一条是谈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还是针对一个方面所提的希望?结论显然是后者。讨贼兴复之举此时已成定局 ,课文注解很明白 ,这份表章是诸葛亮出师北伐“临行时写的 ,所以要不要出师的问题不是这篇文章所建议的一款内容。攸之、祎、允等该担负什么

5、职责 ,前文也早已说明 ,并非在这里另提出新的意见。所以这第六条所涉及的问题虽然较多 ,实际都是针对后主提出的希望。希望后主要把讨贼兴复的决心贯彻到底 ,不仅是“托臣以讨贼兴复之事而且要“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希望后主对臣属严于督责 ,决不可马马虎虎;希望后主对自己也要进一步提高要求 ,深入领会先帝遗言 ,勿忘以先帝为典范。总起来说 ,这一条突出了对后主本人的劝谏 ,提醒后主千万要励精图治。这样 ,广开言路 ,赏罚清楚 ,新贤远小 ,励精图治 ,就构成了本文劝谏后主修明政治的全部建议内容。第四个环节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六、七两段中心。完成了前三个环节的讲读 ,学生弄清了?出师表?所陈述的建议是什

6、么 ,必然会产生疑问:这些建议是在文中一、二、三、四、五、八几段陈述的 ,那么六、七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先要弄清六、七两段的中心。为此 ,可先由学生翻译这两段 ,由教师略做订正 ,并点明第六段是追怀先帝知遇之恩 ,概括写自己不顾危难 ,二十多年来以效忠先帝为己任 ,第七段侧重写先帝托孤后 ,五年以来自己竭忠尽虑的具体谋划。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由是感谢 ,遂许先帝以驱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等句中加黑词语的关联作用 ,体会这两段的语脉 ,从而理解这两段文字的命意在于说明此次出师伐魏乃秉承先帝遗志、事在必行之举 ,同时也是

7、自己竭尽忠诚 ,责无旁贷的职分。第五个环节 ,要求学生理解六、七两段和全文的关系 ,即出师伐魏与修明政治的关系。这是学生阅读本文的难点。可从怎样阅读议论文和要注意表达方式的特点这两方面给学生以启发。作为议论文来看 ,出师伐魏事在必行正是叮嘱后主修明政治的论据。正因为诸葛亮必须出师进驻汉中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所以不能不切嘱后主好自为之 ,不能不把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重任委之于攸之、祎、允。从表达方式上看 ,六、七两段可以说突出地表达了“表以陈情的特点。?三国志·诸葛亮传?把这份上书原称为“疏 ,?昭明文选?始定名为“出师表 ,大概正是充分注意到它在表达上的特色。以陈情的方式叙自己

8、报效先帝的衷曲 ,不仅增强了感染力 ,也大大加重了所提建议的分量:修明政治这件大事可是关系重大得很哪!不能不靠你后主“自谋啦!千万不可有负先帝啊!不尽之意尽在其中。第六个环节 ,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开头局部的作用。可以这样提出问题:第六、七两段没有直接谈修明政治的问题 ,但却有力地效劳于这一中心 ,那么请找一找 ,还有哪些话也起到类似的作用?学生是不难找出开头两句的。第一句起首以先帝创业立言 ,唤起刘禅对自身所负重任的重视 ,接下来讲形势严重 ,说明修明政治的必要性。第二句讲幸赖先帝善于用人 ,还有一批忠臣志士 ,说明修明政治尚具备有利条件。从表达上看 ,语意凝重 ,定下全文基调。第七个环节 ,让学生质疑 ,检查前六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启发学生互相解答 ,稳固对全文的理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