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89442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复习教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考点一生物和环境教学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影响生物的因素教学重点1、生物的特征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归纳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生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生物微生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生物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生活的过程中,身体内会产生很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比如人可以通过呼吸、出汗和排尿;植物的落叶等。4、生物能对来自于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即

2、应激性。一般情况下,生物越高等,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灵敏。5、当生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所以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还表现出遗传变异的特征)6、除病毒外,生物体是有细胞构成的。(病毒也是生物,因为病毒能够繁殖)7、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如果生物不能适应环境将环境被淘汰。注意:利用生物的特征来判断某物体是否是生物。二、认识生物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的时候,可直接用眼,可借助显微镜和放大镜等仪器观察,也可以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象机等工具。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目的和要求。(二)调查法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的对象,制

3、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调查的范围很大,可选取一部分作样本。样本的选择要适量,如果太少,得出的结论不准确;如果太多,会增加调查的工作量。调查的过程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三、生物归类法1、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所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四、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基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在地球上,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约20千米的圈层,就叫做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

4、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园,是最大的生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态系统。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包括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为生物提供氧气、二氧化碳,还有氮气水圈的大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细菌。大多数分布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在超过200米的范围时,只有动物和微生物,没有植物分布。范围包括江河湖海等。为生物提供水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注:1、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三个圈层;2、三个圈层相接处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三者不能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

5、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五、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分、温度等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争夺食物、配偶、生存空间等发生的斗争。可能是同种生物之间,也可能是不同种生物之间共生(种间互助):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若分开,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存合作(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那里吸收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生活六、生物

6、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但适应具有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当这种条件一旦发生改变,它的适应性就会随之消失,反而会成为其致命的弱点)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在不断的进化,适应环境;同时生物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和影响环境。即生物的生存是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的改变会对生物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3、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保证了生物物种的不断延续。七、生物与

7、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环境影响生物、生物生存依赖于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的生活会影响和改变环境。八、探究实验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实验变量:也叫控制变量,简称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两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控制变量。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在不同实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验中

8、变量一般不相同。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3、实验变量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结果取平均值。5、实例: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考点精练一、基础训练:”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请回答1-4题(1)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A.需要营养物质B.呼吸C.生长和繁殖D.反射(2)黄蜂和菜花的关系

9、是()A.合作B.竞争C.捕食D.食物网(3)如果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者,还缺少()A.非生物成份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2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需要营养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当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小叶会很快合起来,这说明含羞草具有的生命特征是A能够运动B需要呼吸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产生反射42000年,我国开展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了准确了解人口状况,这次普查抽调和培训了大量调查员,要求他们与被调查人面对面谈话,并做好笔录。这样的人口普查属于()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

10、D直接调查5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感冒病毒B变形虫C细菌D霉菌6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7.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湘江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A有细胞结构B呈球形C呈绿色D体积微小8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A.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C.独立实验D.对照实验9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0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

11、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1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12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这说明()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B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关C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13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生态系统中生物

12、数量不能变,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14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B寄生C捕食D竞争15“螳螂捕食,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合作B食物网C捕食D竞争16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A.一个变量因素B.二个变量因素C.多个变量因素D.综合因素17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较大的叶片D具有厚厚的角质层18到了寒冷的冬季,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A法国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

13、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19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A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的结果B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C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D杂草和玉米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2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二、提高训练:21夏日,取池塘里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微小生物的存在,试写出你认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最少三个)被观察的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对外界刺激会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能游动或能主动运动。22我国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编撰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62幅,收入药方11096副。你认为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23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是否有生命可以分为两大类,即_与_。24地球上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而生物共有的一个家园就是_,它包括大气圈的_、水圈的_和岩石圈的_。生物圈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有:_;阳光、空气、水;适宜的_;生存的_。25桃花鱼为腔肠动物门水螅纲的一个小类群,栖息于淡水中,因其形状酷似桃花而得名,其中文名是桃花水母。生长于三峡库区姊归县归洲镇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