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289260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规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中考闭卷考试复习策略 复习的重要性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怎么才能提高复习的质量,怎么复习才能将平时教学之辛勤劳动变为理想的现实成绩,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较好地把握好的。鉴于这样的思考,借本次研讨会之机,就如何提高复习质量谈几点看法,谨供大家参考。一、全面了解闭卷的基本特征,以把握中考的导向性政治学科中考在2005年以前的考试形式都闭卷,从2005年起开始实行了开卷式,今年一下子又回到全闭卷。大家都知道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是有很大的区别,即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都有其固有的特征。(一) 教学思想的变革教学思想主要包括教学主张、教学理论、教学学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工作态度

2、、学生观、成绩观及教学方法等都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卷考试也好,闭卷考试也罢,在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引发了我们老师教学思想的变革,主要表现在:1、师终身学习意识的逐步形成。2、不断进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显现。3、学习好不等于就是人才,成绩优异不等于能力突出的新的学习观、成绩观已基本得到认同。4、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新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推广开来。(二) 教学方法的根本性转变作为老师,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考试引发教学方法的改革,可能表现为下列几方面:1、教死书的老教法逐步被综合传授知识的方法所取代。2、读死书的读法逐步被

3、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学法所取代。3、十年寒窗的课堂教学向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实践延伸。(三) 试题的开放性、综合性,答案的灵活性、多元化试题的开放性、综合性:试题较活,综合性比较强。答案的灵活性、多元化:1、答案要体现课文的知识点,要有政治课的特殊语言。例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时指出:从国内,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问题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

4、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何为“十二五”规划?)(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仍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是什么?(2)解决“十二五”期间的“突出问题”,我国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观?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体现课文的知识点,要有政治课的特殊语言。2、答案要引用时事热点的材料,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材料的内容)。例如:“问题依然突出”蕴含了目前的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引用时事热点的材料,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 答案要结合学生实际,要发散思维(体现在言之有理上)例如:(1)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蓝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请你从以下方面向当地政府提

5、出建议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2)为了解决“十二五”期间的“突出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青少年应在以下方面做好哪些准备?在心理品质上:在学习生活上:在立志报国上:(四) 既考查了课文的多个知识点,又检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 考查多个知识点开卷考试,学生可参考各种复习资料,可翻阅课本。为此,多数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目,就必然设置一些障碍,即不可能让考生翻开课本或资料就能找到现成的、完整的答案;而闭卷考试在这方面的难度一般情况下要小一点。不管开卷还是闭卷,这种一题考多个知识点的题目一定是会有的,只是难易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我们老师在给学生复习时,要教学生在遇到这种题目时:(1)认真

6、阅读题目,弄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2)在此基础上理顺答题思路,大概知道这道题应从哪些方面来回答;(3)最后才有目的有意识的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回答。2、 检验综合素质不同的考试对不同考生的要求必然不同。闭卷考试主要考学生的背功、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卷考试学生除了应具备闭卷考试的能力外,还应具备综合概括能力、创新能力(即多角度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某种意义上讲闭卷考试比开卷考试难度还小点。所以,面对今年中考重又回到闭卷考试,我们老师要鼓励学生有信心,不要紧张,在复习时,就要狠抓学生的背功,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上下功夫。(五) 开、闭卷考试各自在

7、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考老师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查阅资料,那么资料如何准备,准备的质量怎样,要靠老师的指导、引领、帮助选择资料。而闭卷考试则要求老师帮助学生吃透教材,理解记忆教课书中的各知识点,教学生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那种以时政热点为背景,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题。中考试卷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还要实现“完成一道试题,明白一个道理,实现一次成长”的考试目标,因此,中考试题非常注意用正确的先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责任感的公民。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时,首先就要有这样的教学思

8、想: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当中全面打基础的阶段,也是逐步培养学生新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老师,不能够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复习,而应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即应有长远的观念,有为了学生一生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为:(1)自觉拓宽教材的限制。(2)有意识地合理地引入时事热点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可借助于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社会调查等形式和途径加以培养)。1、 全面驾驭中考的能力:驾驭中考是老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以下就怎样驾驭中考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1)把握中考题型第一,了解近两年中考出现过哪些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

9、、“材料分析题”、“实践与探究”等。第二,即哪些已考过,哪些没有过,已考过的是从哪一角度来考的等等。深入分析近两年的题目所涉及到的各课知识点第三、研究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第四、当年时事最热的热点问题,最结合中学生实际的热点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能与课文中的哪些观点联系起来。(2)反思教学过程,结合中考实际,确定复习重点(3)把自己学生的实际和中考的实际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一、从中考和学生的实际来看,最棘手的问题是“分析说明题”,即是“实践与探究题”,培养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第二、培养学生概括知识点,理顺知识点、知识点与热点问题的结合,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和发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10、二、各课知识点的整理每年中考前的复习,我们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理顺各课知识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中考的实际告诉我,理顺各课知识点对复习和中考有较大的作用。(一) 作用1、有利于学生从逻辑角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理顺的知识点逐步地思考下去,就很容易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框架式的整体认识。2、有利于学生把课与课之间相关的知识有机地链接起来。3、有利于学生把知识与时事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二) 方法1、借助课文目录(或框题),即本课有几节,每节有几框题目就理几大点。2逻辑联线,即把本课的内容视为一个整体,按逻辑思维方式用线条的形式将课文内容串联起来。3、图表归纳法,即把课文知识用设计好

11、的图表体现出来。(三) 值得注意的问题1、知识点之间的串联要注意逻辑性、可借助过渡性语言或线条。2、所列的知识点要较全面地反映课文的内容。3、哪些知识点会出现哪些题型,可能会与哪些时事联系要心中有数。4、点与面、横向与纵向要有机结合起来。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复习是整个教学过程最后、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对学生的中考起着直接的帮助作用。无论老师和学生,都应想方设法把复习课上好,以充分的准备迎接中考的挑战。要上好复习课,要通过复习获得成效,我认为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要注意复习课与平时上新课的区别。复习课虽然与平时上新课有密切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很明显的区别1、复习课重在知识的整

12、合和链接,而新课则重在知识的传授。2、复习课重在查缺补漏,新课重在全面铺开。3、复习课重在精讲精练,新课重在基础的夯实。4、复习课重在能力的提高,新课重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5、复习课重在对理解偏差的纠正与讲评的科学,新课重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与解决。6、复习课具有中考的导向性,新课重在学习兴趣的培养。(二)要注意复习课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复习方法,能切合自己实际,帮助自己较快、较全面地掌握课文知识的方法,可谓好方法。以下有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1、草稿复习法。复习时用草稿,并非数、理、化之专利,政治课的复习同样应该借助于草稿。即:首先要通读课文,其次把课文的知识点在草稿纸上再现出来,

13、再次根据草稿纸上所理顺的知识点逐步思考下去,使课文知识点在脑子里再现出来。其好处是:第一,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第二,大概知道课文中有哪些知识点;第三,解决选择题(单项)。2、横向联系法。因为是复习课,所以当我们复习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应该自觉地把该点与其他相关的知识点链接起来,做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3、搜集资料法。材料题、实践探究题是学生掌握的难点,这一是因为它涉及的面较广,跨度较大,二是答案的多元化,三涉猎到一些课外的资料、其他学科的内容。4、多角度思考问题法。开卷考试其题目答案有多元化之特点,因此,我们在回答问题时,就应:第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问题;第二,根据题目要求,

14、确定最佳答题方案,选择你最熟悉的要点或资料来作为题目答案。总之,不管实例也好,还是总结也好,都必须用自己最熟悉的那一点来作为自己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三)讲练结合复习课的讲与练,应有自身的特点。1、 从讲的角度看,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精讲。即不可能面面俱到,讲什么,怎样讲事先要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平时上课没有讲到的,复习时应详讲,平时上课略讲的,复习时应讲透。(2)讲评。练习后、批改后的讲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讲评主要讲“为什么”即:选择题应讲清楚A为什么正确,BCD为什么错误,不能简单地对答案。简答题应讲清楚题意,讲清答题思路,讲清答案要点,还要讲明该题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回答。辨析

15、题要讲清答题方法,讲清该观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要讲清材料反映(说明)的问题(道理),讲清材料能与哪些知识点相结合,讲清发散思维的思路和方法,还要讲清如何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问题。2、 从练习的角度看(1)单元练习与综合练习要有机结合,单元练习重基础,综合练习重能力。(2)难易练习交错出现。(3)模拟练习题型与中考接轨,题目可以重复出现,设问要多角度化。(四)注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复习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因此课堂教学应是主渠道。课堂45分钟如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呢?下列介绍几种参考方法:1、以活动课为载体,指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后并加以记忆。2、借助语文课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短文、提合理化建议,撰写发言提纲并加以记忆。3、采用语文课的分析方法指导学生概括时事材料的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以把握材料所反映的政治课的观点(知识点)。4、 以引用材料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五)处理好教材与资料的关系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教师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教材与资料的关系,要么仅仅只用教材而手头没有资料,要么手头资料较好较多而没有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等。以下就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