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辅导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289092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辅导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辅导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辅导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辅导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辅导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辅导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辅导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辅导卷一、字音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n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 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hn ( )吸 堤( )岸(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_。“贪婪”在文中的意思

2、是_。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3 分)A、攒(zun)动 称(chng)职 愧作(zu) 随声附和(h)B、僧恶() 骊(l)歌 炽(zh)痛 强聒(gu)不舍C、侧(c)隐 峰峦(lun) 荫(yn )庇 销声匿迹(n ) D、晒(shn)笑 荣膺(yng) 干涸(g) 踉踉跄(qing)跄3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祈祷( ) 风雪载途( ) 即物起兴(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色现代农业迷人的风景令人目不瑕(xi)接,这些风景主要分布在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田东横山古寨等现代农业观光园区。 B乐业天坑群被评为国际岩溶与洞穴科考探险基地、中

3、国青少年科学考查(ch)探险基地。C凌云的“开山祭茶”活动在云雾缭(lio)绕的茶山金字塔景区进行,活动庄严而隆重,古老而神秘,渗透着深厚的茶文化和奇特的民族风情。D百色起义纪念馆远看像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整个大三角形像一只巨大的神蛙,外形蕴(yn)含着深刻的含义。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矜持(jn) 忐忑(tn) 姹紫嫣红(ch)B桑梓(z) 柔媚(mi) 苦心孤诣(y)C飓风(j) 滂沱(png) 呱呱坠地(gu)D恬雅(tin) 萦绕(ro) 爱不释手(sh)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捕获(p) 单薄(b) 情不自禁(jn)B翘首(qio) 脂肪

4、(zh) 追本溯源(shu)C诘责(ji) 鸟瞰(kn) 谆谆教诲(zhn)D惬意(xi) 机械(ji) 惩恶扬善(chng)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5分)活着,就该有梦想。小鹰梦想长大成为一只矫健的雄鹰,纵情地翱翔于苍穹之中,自由地穿梭于白云之间;小松树梦想长大成为一棵孤高的青松,挺拔地屹立于山巅之上,自豪地嘹望苍茫大地。而我们,也梦想着实现自己人生的抱负,“登临绝顶览众山”,“长风破浪而济沧海”,有梦想,就该努力去实现。(1)请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矫健( ) 穿梭( )(2)请将上面语段中有误的一个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改为“ ”(3)语段中划横

5、线的“纵情”一词的意思是 (1分)8.下列词语中加点子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怂恿(sng) 凛冽(ln) 阡陌(qin) 惟妙惟肖(xio)B凫水(fu) 滑稽(j) 蟾蜍(ch) 水波粼粼(ln)C阴霾(mi) 睥睨(p) 迸射(bng) 怏怏不乐(yng)D谄笑(xin) 炽痛(zh) 造诣(y) 颔首低眉(hn)二、现代文阅读练习(一)凝望一棵开花的树王长敏 我在杂乱的、破旧的村庄,寂寞地走过漫长的雨季。将我年少时的眼光,从晦暗的日子里打捞出来的是一棵棵开花的树,它们以一串串卓然不俗的花擦亮了我的眼睛,也洗净了我的灵魂。 整个春天,我仰望着天空,看一棵棵沉默不语的树正吐露芳香。我常

6、在一棵树下站定,想探访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秘密。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洋槐树的树皮,被四季的风雨雕刻成皱巴巴的脸,在这随处丛生、其貌不扬的树上,当一串串白白的、黄黄的、亮闪闪的花儿挂满枝头的时候,整棵树立刻变得美丽起来,一个杂乱无章的村庄也因此而变得诗意葱茏。那一串串的花朵上浅下暗,像盛满香料的杯子,清清的花香在春风里一次次掠过纯净、宽广的天空,香飘四方。我蓦然发现一棵棵开花的树才是村庄的灵魂,一串串、一朵朵花才是树的灵魂。一棵开花的树多么遵守季节的秩序,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把洁白的灵魂挂在树梢上。 和一个村庄一样卑微的洋槐树、苦楝树、椿树、石榴树、梨树,它们和乡村的房屋、田野的庄稼一样保持着永久

7、的沉默,但它们用芳醇的或苦味的花香,向尘世表达出很智慧、很超脱的喜悦,我在整个春天被这浓郁的香气迷住了,我看见了生活里的大美和大雅。 我在书本垒砌的阶梯上爬行,一棵棵开花的树站立成我精神的守望者。我在五月出生,和石榴花同期,我自信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力量。也许被那时的贫穷、闭塞、落后、愚昧的乡村生活所苦,我逃跑般离开了村庄,一去再也没有回头。我在一本本书里寻找出路,在一门门学问中学下去,我掌握着先进实用的技术。我从一个单位调换到另一个单位,我认识了许多该认识和不该认识的人,我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看清了争名夺利者的丑陋灵魂,我被虚情假意蒙骗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看见了自己多么孤独

8、的灵魂,心头涌动着无限抑郁的烦闷。 远离了故土,远离了那蓊蓊郁郁的开花的树,一个极度困惑、极度迷茫的时间段,我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听到了古筝,在一曲曲琴韵中寻找到了一片片苍苍的森林,洋槐花灼灼的白光正在阳光里复制我年少的梦。沉默不语的树啊,我蓦然发现万叶吟风的夏夜,一棵开花的树的语言就是古筝琴韵,仿佛与树相伴的日子我就听懂了这种音乐所表达的深沉的感情。在每一个酒醉的深夜,一曲曲古筝伴随我,洗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土。 当我开始把目光从城市的名枷利锁里收回,投入大自然的一棵自由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我的目光有了阳光和绿色可以停留,有了自由呼吸的纯净空气,我脱离了低俗的生活,我的目

9、光和灵魂渐渐变得宽广而清澈。(选自散文百家,略有改动)1.文章第段中作者说“我惊奇一棵会开花的树”,“惊奇”的原因是什么?(2分)2.题目凝望一棵开花的树中的“凝望”一词作何解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3.请你从散文语言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4.“一棵开花的树的精神正注入我的思想”中的“精神”指什么?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二)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10、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

11、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壁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革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

12、,都要让它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很,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1、第 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 分)答: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答:3、第 段中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 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 答:4 、从结构上看, 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

13、作简要说明。(3 分)答:5 、读完全文后,写出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3 分)答: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偶 题朱 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注释】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w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2.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

14、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二)乌蜂(11分)杞离谓熊蛰父曰:“子亦知有乌蜂乎?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而子独邀以食,先星而卧,见日而未起,是无益于楚国者也。吾忧子之为乌蜂也。”熊蛰父曰:“子不观夫人之面乎?目与鼻、口皆日用之急,独眉无所事,若可去也,然人皆有眉而子独无眉,其可观乎?以楚国之大,而不能容一遨以食之士,吾恐其为无眉之人,以贻观者笑也。”注解:哜(ji)齐鸣声。胝(zh)老茧瘃(zh)冻疮。(o)游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黄蜂殚其力以为蜜(竭尽)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离开)先星而卧(先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