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289065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随笔——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论文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摘要】浅谈与“学困生”家长沟通的技巧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修养不同,道德素质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对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也有不同的理解。如何让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达成共识,更好地体现家校共育,让家长和老师共同把孩子教育好,管理好,就取决于我们教师沟通的艺术了。【关键词】沟通 尊重 态度 语气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文化修养不同,道德素质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子女的期望值,家庭教育方式和性格也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孩子和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也有不同的理解。几乎每一位老师都

2、有被家长误解的时候,有时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所以,怎样让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共同把孩子教育好,管理好,就取决于我们与家长的沟通艺术了。我根据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总结和认识,就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一 对家长“客气”相邀一般我们邀请的都是有问题孩子的家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的家长。老师的邀请都是为了向他们反映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互相沟通,以便共同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而这样的家长很多也是经常被学校老师邀请的对象。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自己孩子出现问题,有的感觉很懊恼,有的感觉很丢人,有的感觉很无奈,而有的却感觉无所谓。但家长们

3、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都非常害怕到学校见老师,都会认为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客气相邀就关系着能不能把家长邀来以及家长对我们的第一感觉两件大事。不能把家长请来,我们的计划会落空,而给家长的第一感觉如何就直接影响着我们能不能解决问题。在我们邀请家长的时候,最应该注意的是语气。无论让孩子带口信回去还是自己给家长打电话,千万不能声色俱厉地说:“你家孩子最近(今天)怎么怎么了,你赶紧来学校一趟!”这是万万要不得的。是否应该换一种语气,换一种说法,比如“你今天有时间吗?如果有时间,请您来学校一趟。”这时家长一定会问:“有什么事情吗?”你就可以说:“孩子最近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纪律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一些

4、细节上还存在不足,主要是想和您沟通一下,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您看可以吗?”相信这时家长就是再没时间,也会很痛快地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有把家长请到学校来,我们和家长的沟通才能得以进行,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得以落实。所以,对家长的客气邀请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是我们迈向成功沟通的关键一步。二 接待家长热情周到把家长邀请到了学校,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接待了。在这个环节上一定要注意,我们绝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亲近疏远而怠慢了家长。即使面对有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上课不听讲,甚至打架、旷课,上网吧等问题的学生家长,也绝不能对家长劈头盖脸地来一顿抱怨,绝不能出现训斥的态

5、度。如果学生出了毛病就把家长叫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这样做会极大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每位家长都希望能有一个引以为荣的孩子,也都很要强,很爱面子,他们也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孩子出了问题已经让他们懊恼不已,这个时候老师决不能越位训斥家长,把对孩子的气撒在家长身上。请家长来主要是解决问题,寻求一种合力来帮助孩子进步。作为老师主动地把家长请到学校面谈,那么在家长来之前就应该考虑好与家长谈些什么问题,怎样来谈。我的观点是见到家长应先从孩子的优点长处谈起,然后再提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老师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不夸大,不缩小;切忌一见家长就滔滔不绝地大谈特谈学生的缺点,所犯的错误,告学生的状

6、。对学生近阶段进步的表现和长处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样容易激起家长的不满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尽管我们邀请家长很客气,接待家长也很热情,但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照样会前功尽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判断家长的类型,要根据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做到对症下药。1. 接待知识型的家长。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但由于自己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导致孩子学习出现暂时的困难。对待这样的家长,老师应该如实地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作为老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

7、,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争取做到和这样的家长互通有无,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帮孩子更上一层楼。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家长: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接待溺爱型的家长。 一般这样的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点,或者即使看到了,也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见面后教师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优秀的一面给与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要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反映给家长,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

8、上接受我们。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委婉的让家长认识到怎么爱孩子才叫真爱孩子,更要让家长感觉老师也是很爱他的孩子,所以才要请他来商讨一个办法帮助孩子更进步。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的与班主任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3接待脾气暴躁型的家长。 这样的家长属于易燃型的,教师稍微不注意方式就可能把他的火爆脾气引爆,轻者拂袖而去,重则大吵大闹,给以后的共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面对这样的家长,教师把家长请到学校后,首先要把学生的表现如实地通报给家长,不添油也不加醋,证

9、据要有可信度,语气要显得和蔼可亲,语调即不高也不低,且一边讲一边还要观察家长的情绪变化。一旦家长有过激的行动,教师可以暂时停下来,并及时给家长以解释和安慰。当把情况说清楚后,要及时停下来,倾听家长的诉说。此时的学生家长会带着一些情绪来表白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看法是冲着学校和教师来的,言辞有可能比较尖刻。此时,教师切莫在中途打断家长的话,要耐心的让家长把话说完,这叫做“以静制动”,否则很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一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家长讲完话后,一般情况下情绪是会稳定下来的,待家长稳定了情绪,教师方可阐明自己的看法,并不断的用征

10、询的口吻对待家长,要以豁达服人,以证据服人,以诚恳服人,以真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这样的沟通既尊重了家长,又解决了问题,也拉近了感情距离。4.接待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千万不能指责他不管孩子,因为他根本没认识到他不管孩子是缺点,这个时候要指责他不管孩子,很可能把问题激化。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要多说他孩子在资质上的优点,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潜力和发展前途,激起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然后再给他讲几个资质不如他孩子的学生,将这些学生家长在孩子身上所下的功夫,所取得的成果(最好能拿出作业或者成绩和他的孩子比较)。让他认识到,虽然人家的孩子在潜力上不如他的孩子

11、,但通过家长的努力,一样可以超过他的孩子,给他有意识的造成一种压力,要让家长认识到如果自己也关爱一下孩子,孩子会更优秀。要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从而让家长能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5. 接待束手无策型的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很负责任,但出于种种原因不知道怎么去管理自己的孩子,往往是花的心血不少,但效果不大,或者根本就没有效果。对这样的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列举孩子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要照顾家长的面子(有的家长可能比老师的年龄大)。不要给家长盛气凌人的感觉,要让家

12、长感觉老师像自己的一个朋友,和自己交流,跟自己谈心,感觉老师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帮助自己的孩子。家长只有接受了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方法,我们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三 送家长要礼貌谦和和家长沟通完毕,家长要离开办公室,作为教师此时切不可头不抬,眼不睁,屁股不离椅子,让家长一个人尴尬地离开。这时候我们要非常礼貌谦和地起身相送,并要伴随感激之类的言辞,要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给我们的工作以极大的配合和支持,要嘱咐家长有什么问题或者希望能及时和教师沟通,反映。而且教师的态度要诚恳,语气要随和,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人,有敬怕了的,没有吓怕了的。”要让家长感觉老师已经把他的孩子

13、当作了自己的孩子。试想,家长看到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有风度而又负责任的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心里一定像喝了蜜一样甜,他还能不配合你的工作吗?总之,教师与家长之间有很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交流,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沟通起来更具有艺术性是众多教师毕生所探询和追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只要我们抱着真心、诚心和耐心在家长心中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尊重家长,尤其是“学困生”的家长,多倾听家长的诉说,多考虑家长的愿望并巧妙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回到教师处理事情的根本上来,这样才能和家长达成共识,才能共同寻求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也才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真正的结合起来。注:本观点报告作为教育教学经验曾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呈现教育教学观点用真心、诚心和耐心构架起一座可信的桥梁城关区嘉峪关路小学 戴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