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88979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9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氮化镓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规划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5三、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6四、 企业的演进12五、 公司治理的产生及动因17六、 管理腐败的类型27七、 管理层的责任29八、 监事30九、 监事会34十、 公司治理的主体37十一、 公司治理的力量源泉38十二、 公司治理模式差异论40十三、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43十四、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评价45十五、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47十六、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50十七、 目标设定的含义53十八、 风险图谱57十九、 风险分析的方法58二十、 风险应对策略65二十一、 风险应对

2、策略的选择75二十二、 产业环境分析76二十三、 必要性分析78二十四、 发展规划79二十五、 法人治理结构85SWOT分析97(一)优势分析(S)971、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97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97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12.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

3、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029.9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853.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62%;建设期利息44.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9%;流动资金1131.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49%。(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29.94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196.70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833.24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96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7405.9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

4、(NP):1606.55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8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14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205.27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8000.00约12.00亩1.1总建筑面积12676.35容积率1.581.2基底面积4560.00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1.702总投资万元5029.942.1建设投资万元3853.702.1.1工程费用万元3358.33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10.122.1.3预备费万元85.252.2建设期

5、利息万元44.912.3流动资金万元1131.333资金筹措万元5029.943.1自筹资金万元3196.703.2银行贷款万元1833.244营业收入万元9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405.926利润总额万元2142.077净利润万元1606.558所得税万元535.529增值税万元433.4210税金及附加万元52.0111纳税总额万元1020.9512工业增加值万元3413.7713盈亏平衡点万元3205.27产值14回收期年5.14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5.8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782.93所得税后二、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广义的公司治理原则包括

6、有关公司治理的准则、报告、建议、指导方针和最佳做法等,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建立一套具体的公司治理运作机制,维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公司治理原则可以帮助政府对本国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框架进行评估、改进,也可以为上市公司(甚至是非上市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提供指导、借鉴,还对股票交易所、投资者和其他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中起作用的机构提供了参考和建议。公司治理原则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其目的不在于制定详细的国家立法,而是为人们提供某种参考。比如政策制定者在审查并制定反映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法律和文化环境特色的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时,可以

7、公司治理原则为参考;再如市场参与者,可以参考公司治理原则制定自身的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原则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应根据环境的重大变化不断重新对其进行审查。为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地位,公司必须不断创新并使自己的公司治理状况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公司不断满足新的需求,抓住新的机遇。同样,政府有义务制定一个有效的规范框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使市场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能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做出反应。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成本与收益的比例,自己决定是否采纳这些原则。三、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针对公司治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公司治理准则,旨在帮助其成员及非成员评估

8、和改善其经济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中国各级监管部门也相应出台了相关指引和要求,包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2年1月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完善公司治理。为了满足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质量的关注,各国与各组织纷纷推出了公司治理原则。直以来,OECD公司治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都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国际标准。2002年,OECD公司治理指导小组对原则进行了重新审议,目前的原则是体现各成员及非成员公司治理挑战及经验的范本。原则是一个灵活的工具,提供了适用于各个国家

9、和地区特殊情况的非约束性标准、良好实践和实施指南。(一)确保有效公司治理框架的基础为了确保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需要建立一套适当且行之有效的法律、监管和制度基础,以便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私有的契约关系。这种公司治理框架,通常是以一国特殊的自身环境、历史状况以及传统习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由法律、监管、自律安排、自愿承诺和商业实践等要素所构成的体系。其具体要求如下。(1)建立公司治理框架应该考虑到它对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市场的信誉度的提高、由它而产生的对市场参与者的激励机制以及对市场透明度和效率的促进。(2)在一个法域内,影响公司治理实践的那些法律的和监管的要求应符合法治原则,并

10、且是透明和可执行的。(3)一个法域内各管理部门间责任的划分应该明确衔接,并保证公共利益得到妥善保护。(4)监督、监管和执行部门应当拥有相关的权力、操守和资源,以专业、客观的方式行使职责,对它们的决定应给予及时、透明和全面的解释。(二)股东权利与关键所有权功能公司治理框架应该保护和促进股东权利的行使。在此方面除了确保股东基本权利的行使外,还应当获得有效参加股东大会与涉及公司重大变化的决定,并得到相关方面的通知。此外,公司应当披露特定股东获得与其股票所有权不成比例的控制权的资本结构和安排,允许公司控制权市场以有效和透明的方式运行,为所有股东行使所有权创造有利条件。(三)平等对待股东资本市场的一个重

11、要因素是,投资者确信其所提供的资本会受到保护以及不受公司管理者、董事或控制性股东滥用或不当挪用。公司治理框架应当确保所有股东(包括少数股东和外国股东)受到平等对待。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有股东应能够获得有效赔偿。原则中规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应当在此方面实现:(1)同类同级的所有股东都应享有同等待遇;(2)应禁止内部人交易和滥用权力的自我交易;(3)应要求董事和主要执行人员向董事会披露,他们是否在任何直接影响公司的交易或事务中有直接、间接或代表第三方的实质性利益。(四)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关于确保外部资本以权益和债务两种形式流入公司,因此公司治理框架应承认利

12、益相关者的各项经法律或共同协议而确立的权利,并鼓励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创造财富和工作岗位以及促进企业财务的持续稳健性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五)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公司治理框架应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所有重要事务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绩效、所有权和公司的治理。一个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推动真正透明的产生,这是以市场为基础公司监控的关键特征,也是股东得以在充分信息的基础上行使股东权利的核心。一个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资本市场吸引资本和保持信心。信息披露也有助于加强公众对企业的组织和活动、公司政策和绩效以及公司与所在社会关系的理解。(1)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至少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

13、及经营成果;公司目标;主要的股份所有权和投票权;董事和主要执行人员,以及他们的报酬;重要可预见的风险因素;与雇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关的重要问题;治理结构和政策。公司应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其怎样运用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管理结构和公司政策的披露,特别是股东、经理层和董事会成员之间权力的划分,对评估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很重要的。(2)应根据高质量的会计标准、金融和非金融披露及审计标准,对信息进行准备、审计和披露。(3)在准备和提交财务报表时,为提供外部和客观的保证,年审应由独立审计员进行。(4)信息传播渠道应当使用户公正、及时、费用合理地获得有关信息。(六)董事会的责任董事会是在股东大会上由全体股东选出

14、的董事所组成、代表股东的利益和意志、执行公司业务的常设权力机构,董事会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负责,向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报告工作。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中心组成部分。董事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质量。论及董事会的责任,必然涉及董事会向谁负责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董事会应向股东负责。董事会是由股东选举和任命的、接受全体股东的委托、承担受托责任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当然要向委托人负责。从另一方面来看,股东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作为公司的权力机构也应向其所有者负责。从法律角度考察,以“董事会应向公司负责”的表述更为恰当。其一,董事会绝不仅仅是一个受托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董事会承担着设定公司目标,制定公司战略、计划和政策等责任。如果董事会仅向股东负责,当出现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不一致时,董事会的决策可能会使公司丧失良好的发展机会或失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恶性并购就是一个恰当的说明。其二,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在法律意义上,股东并不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与全体股份有所不同”。1909年,英国上诉法院在关于留声机和打字机有限责任公司诉斯坦利的判决中明确规定,公司既不是股东的代理人,也不是他们的托管人。大法官巴克利勋爵否决了认为在实践中股东可以被视为其公司的观点。同时,他认为:“董事不是服从某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