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88927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设计者 孟启明教 学目 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3、品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感情。4、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情。教学难点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思想教 法朗读法 引导法 学 法反复诵读、品味、讨论交流教 学准 备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 学环 节学 生 活 动教 师 导 学备注一、复习导入。1、背诵以前学过关于苏轼的诗 。1、指名背诵 。2.集体背诵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了解诗意。1、读古

2、诗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指名读古诗,正音。3汇报生字:疑和凝区别。开展我会组。4、小组合作流利地朗读古诗。5、自由读古诗,思考诗中主要写了什么?1、自由读 题西林壁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2、指名读古诗,正音。3、学习生字。 5、自由读古诗,思考诗中主要写了什么?三、读出诗的韵律美1、听老师范读,画出节奏。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自由读古诗。1、范读古诗。2、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四、读懂诗句,感悟诗理1、回顾如何读懂诗句。(学法尝试:要读懂这几句诗,可以想一些办法。诗句下面有一些词语的注释,读一读注释, 也

3、许会有帮助;书上还有插图,看一看插图,说不定会受到启发,还可以与同学讨论讨论。)2、按照:“学法尝试”中的思路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力争读懂诗句。3、集体交流。 从插图中,了解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景。4、感悟诗理。(1)看课本插图,思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想象诗人心理活动的变化,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指名回答。1、自由读古诗,读懂诗句。 3、集体交流。 4、感悟诗理。(1)读诗句(2)出示课本插图,思考。 四、知识拓展,深化感情1、结合你的生活事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感觉?2、生齐背此诗1、 口语训练。2、齐背古诗。作业1、背诵古诗,并默写。2、完成课堂作业3、针对这首古诗中的名句,选择一句,写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受。板书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