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认定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87222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时认定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时认定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时认定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时认定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时认定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研修学时认定制度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 的积极性,规范管理,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任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 120 学时、在职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 360 学时”的要求,特制 订本制度。一、校本培训活动 校本或片区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参培者交心得, 登记培训内容、培训者、培训时长,按1 小时计1 学时,主讲人与参 培者按 4:1 计学时。二、集中培训活动 学校派出在校外培训、进修、业务活动等,由培训单位出示证明, 本人交学习心得,予以登记学时,未注明学时的按实际活动天数每天 计 8 学时。参加国省市县组织的远程网络培训,按培训机构的证

2、件登 记学时。三、校本教研活动(一)校内教研活动 校内教研活动应该有考勤、有活动记录。组织者和参加者每次均 计 1 学时。承担公开课者,需提交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登记教学课 题,计 4 学时。(二)片区教研活动 策划组织者,交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计4 学时; 承担公开课者,一次完整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设计、实施、 研讨、反思四个环节,交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登记教学课题、讲 课时间,计 6 学时;参与教师,交研讨发言稿或心得,登记参与主题和时长,一次完 整的参与计2 学时。四、研修成果1、反思研究成果: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育教学叙事、教育随 笔,内容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反思能就事论理,一篇

3、字数600 以上, 计 4 学时。2、课例研究成果:(1)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结构步骤)(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评价 设计,一篇字数 800 字以上,计 4 学时。(2)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 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内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 件,计 10 学时。(3)教学案例。教师上交独立完成的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 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一篇字数1000 字以上,计4 学时。(4)教学课例。这是经过一课多上至少是“一课二上”主题研修 活动之后叙写的“课例”。教师上交课例的内容包括:教学设

4、计、教学 实施、教学反思,改进设计、二次实施、再次反思、存疑或困惑等, 计 8 学时。以上成果,每人限1 篇。3、教育科研成果:(1)论文或报告。教师独立完成的论文或报告,格式内容符合 要求,一篇字数 2000 以上,在县级以上获奖,登记题目、类型、获 奖等次,分别按一、二、三等奖计12、8、4 学时,在正式教育期刊 发表,省级以上或市级分别计16、12 学时。同篇只计一次最高等次, 每学年认定 1 篇。(2)校本研修学时登记,小学每学年(7 月)登记一次,包括 教师信息总表、学时登记表及汇总表、认定学时的原始资料等;通过 登记督促当年没有完成80 学时的教师在假期补修。当年需要晋升职务的教师,带上相关资料和继续教育证书,当年 到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登记并报区教育局审定后予以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