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28707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昆虫学重点考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农业昆虫学:研究农业害虫及其环境、害虫防治的理论及技术、,是防减虫灾的科学2. 农业昆虫:能引起农作物或农产品受害或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小动物,多指有害 昆虫和螨类,也包括蜗牛和蛞蝓3. 虫害:当害虫危害农作物、农产品及农业生产时就构成了虫害4. 虫灾: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某阈值,造成的损害或损失超过一定水平时,就形成了灾 害,即虫灾。5. 经济阈值:害虫种群达到某一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防治害虫密度继续增加到经济受害 水平。6. 防治指标:通常我国把经济阈值作为防治指标,常用害虫密度和损害率来表示7. 经济损害水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损害允许的虫口密度8. IPM:根据生

2、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 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9. 植物检疫:为预防和延迟植物病虫害在它们未发生的地区定殖而对货物的流通所进行的 法律限制10. 农业防治:建立最优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害虫作物环境天敌间关系,综合利用 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天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 展的环境条件,抑制或杀灭害虫,以达经济安全有效控害,获得优质高产作物的目的。11. 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生物、天然产物及其它生物技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使之不成灾 的防治方法。12.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除害虫,控

3、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1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和器具机械防治害虫的方法14. 害虫生态对策:害虫种群进化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15. 危险生育期:最有利于害虫入侵危害,作物自身抵抗力最弱,受害后对其生长、产量影 响较大的作物生育期。16. 地下害虫: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近地面根 茎的一类害虫。17. 杂粮作物:除稻类、小麦之外的其他粮食。18. 害虫种群密度:作物上单位样方的发生量。19. 偶发性害虫:个别年份因自然控制力量被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治理措施不当致使害 虫种群数量爆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20. 关键性害虫:不防治情况下,每年

4、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损害水平,对资源产量造成相 当损害的害虫。21. 蚁螟:二、三化螟的初孵幼虫22. 干母:越冬蚜虫卵孵化而出的若蚜与成蚜。23. 作物抗虫性:植物对某些昆虫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能力,是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24. 地下害虫: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近地面根 茎的一类害虫。25. 农业害虫:是指能引起农作物或农产品受损害,或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小动物, 多数情况下是指有害昆虫和蠕类;有时亦将其他有害动物如蜗牛、写面等包括在内。26. 害虫:取食对于人类来说具有价值的植物的植食性昆虫27. 经济受害水平: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损害允许的

5、害虫密度。也就是说,超过这一允许水平和密度,经济就要受到损害。28. 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生存的影响29. 不选择性:寄主由于物理的或化学的特性,害虫不选择去危害的现象30. 全周期型蚜虫:在年生活史中,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均有的生活史类型。31. 不全周期型蚜虫:在年生活史中,只有孤雌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的生活史类 型。32. 再猖獗:农药使用后,引起害虫再次大发生的现象,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原 来防治的对象再次发生,二是原来的次要害虫由于失去自然控制力而再次发 生33. 抗生性:寄主作物由于具有某些化学的或物理的特性,当害虫取食后生长发 育不良,存活率降低,寿命缩短的现象34

6、. 初期性储粮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初期,主要为害原粮的一类害虫。35. 作物抗虫性:植物对某些昆虫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能力,是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 填空题1. 虫灾的防治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阻断跟随连与生态控制)。2. 从田间危害状可以区分稻纵卷叶螟与稻弄蝶类,其中稻丛卷叶螟常常形成(虫苞)而稻弄 蝶类形成(苞虫)3.3R问题被称为化学防治综合症,主要指(残留Rosidue),(害虫的再猖獗Resurgence),(抗 性 Resistance)4. 水稻螟虫以幼虫钻蛀危害,初孵幼虫成为蚁螟,蚁螟侵入水稻的关键生育期是(分蘖期) 和(孕穗期)。5. 柑橘星天牛主要蛀食柑橘的(成年树主干基部

7、、主根)而褐天牛主要蛀食(成年树主干、 主枝)。6. 玉米螟危害玉米稻的关键生育期是(心叶期)和(穗期)。7. 转 Bt 基因抗虫棉主要是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植物的抗虫性机制上属 于(抗生性)8. 柑橘吹棉蚧的最有效天敌是(澳洲瓢虫)9. 落叶果树食心虫主要危害果实,而梨小食心虫还可危害(嫩梢)。10. 我国植物保护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1. 从田间危害症状可以区分稻纵卷叶螟与稻弄蝶类,其中稻纵卷叶螟常常形成(卷苞),而 稻弄蝶类形成(叶苞)12. 昆虫的主要分布型主要有(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嵌纹分布)13. 柑橘星天牛主要蛀食柑橘的(主干基部,主根),而褐天

8、牛则主要蛀食柑橘的(主干,主 枝)14. 从棉花的受害状来看,可将棉花害虫大致分为(钻蛀类)(吸食类)(食叶类)三类选择题1柑桔粉虱和柑橘黑刺粉虱在系统分类上属(A)A.同翅目 B.双翅目 C.膜翅目 D.鳞翅目2. 二化螟的食性(C)(三化螟单食性)A.单食性 B.多食性 C.寡食性3. 以下几类害虫哪个不属于棉花钻蛀类害虫(C)A.棉铃虫 B.金刚钻 C.玉米螟 D.棉小造桥虫4. 桃蛀螟在系统分类上属鳞翅目(B)A.夜蛾科 B.螟蛾科 C.卷叶蛾科D.小卷叶蛾科5. 根据金针虫危害方式,通常将其归为(C)A.食叶害虫B.蛀杆害虫C.地下害虫D.蛀果害虫6. 稻纵卷叶螟在系统分类上属(D)

9、A.鞘翅目B.双翅目C.膜翅目D.鳞翅目7棉铃虫卵多产于(B)A.棉田杂草上B.嫩枝,嫩叶等幼嫩部分C.叶柄上D.老叶背面8.三化螟以(B)在作物或野生植物茎干或穗轴内越冬A.卵B.老熟幼虫C.蛹D.成虫简答题1、简述玉米螟发生与环境关系、为害特点、习性及防治关键 玉米螟在我国从北到南每年发生1-7代,发生危害程度与以下环境有关1) 虫源: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幼虫危害大2) 气候:发育适温15-30,相对湿度60%以上,湿度和雨量是最主要因素3) 寄主:种类、品种、长势、生育期、播种期、栽培制度影响4) 天敌:很多,重要的寄生蜂:玉米螟赤眼蜂等;寄生蝇:玉米螟厉寄蝇

10、幼虫:群集在卵壳附近,共5龄,有趋糖,趋触,趋湿和负趋光性,潜藏为害(心叶)4 龄厉蛀入雄穗柄和雌穗的生节茎内。(食叶: 1龄(食叶内,留下表层).2龄“排孔”食花.3 龄为害雄穗,9-6龄下移。(3)钻茎:“折雄” “风折枝”蛹:多在为害处化蛹。成虫: 昼伏夜蛾有趋光性、飞翔、扩散力强、较强性诱反应。成虫产卵高度选择性,在50cm以下 玉米高粱上不产卵。产卵干叶背靠中脉两侧。 越冬: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生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为害特点:对玉米的危害最大,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的叶肉,保留下表皮。玉米螟主要以幼 虫蛀茎为害,蛀食玉米心叶、茎秆和果穗,破坏茎秆组织,严重时茎秆遇风则断;2 龄幼虫 集

11、中在心叶肉为害,钻穿玉米叶卷,当心叶展开时,呈现整齐横死排孔或孔洞,称“花叶”;3-4 龄后吸食其他坚硬组织,幼虫还可蛀食籽粒,并引起籽粒腐烂变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 质。为害症状(1)苗期为害造成枯心(2)喇叭口期取食心叶,形成一排排小孔(花叶)(3)抽 穗后,钻蛀穗病和茎秆,遇风被折断(蛀秆)( 4)穗期雌穗为害,嫩粒遇损引起霉烂 防治策略:贯彻综合防治原则,将越冬防治与田间防治相结合;心叶期防治与穗期防治相结 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防治玉米与防治其他寄主作物相结合。(1) 农业防治: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源基数;积极选育和引进抗螟高产品种;设置诱集 团;齐泥收割;人工去雄(2)生物防

12、治:赤眼蜂灭卵,利用自僵菌治螟利用苏云金杆菌(3) 化学防治:心叶期防治,穗期防治(4)诱杀成虫2、简述危害柑橘害虫的主要害螨及其为害特点、控制技术 柑橘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螨目常见的有叶螨总科叶螨科的柑橘全爪螨、柑桔始叶螨; 瘿螨总科瘿螨科的柑橘锈螨、柑橘瘤螨 为害特点柑橘全爪螨,别名柑橘红蜘蛛1) 成、若、幼螨群集于叶片、嫩芽、果实上刺吸汁液2) 叶片呈现灰白色小斑点3) 严重时全叶灰白,大量落叶和枯梢,影响树势和产量 柑桔始叶螨,别名柑橘黄蜘蛛1) 成、若、幼螨群给予叶背主脉、支脉、叶缘危害2) 叶片呈现黄色凹斑,常有丝网覆盖3) 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 柑橘锈螨,别名柑橘锈壁虱1)

13、成、若螨群集于叶片、嫩枝、果实上吸食汁液2) 叶片黄褐色至黑褐色3) 严重时大量脱落4) 果实被害状:黑褐色,粗糙,布龟裂细纹;皮厚味酸果小劣质 柑橘瘤螨,别名柑橘瘤壁虱 常群集危害春梢、芽、叶、枝、柄等部位,形成胡椒颗粒大螨瘤 防治策略:从橘园生态系统全局考虑,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使用农药,保 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1) 农业防治 1、冬季结合整枝修剪2、在柑橘园种植豆科植物,改良柑橘园小气候, 又有利于捕食螨等天敌的繁衍和补充食料,提高天敌对害螨的自然控制作用 3、水肥管理(2) 检疫措施:柑橘瘤螨属国内检疫对象,能随苗木或培穗的调运而传播(3) 生物

14、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天敌(4) 化学防治:掌握关键时期降低早期螨量基数,控制后期猖獗。冬卵孵化盛期,螨 未上新梢叶片为害时喷第一次药。3、虫害为什么会发生,防减虫灾的主要途径首先:虫源 其次:存在有利于害虫生存、繁衍的条件,或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从而使有效虫源 繁殖到足以发生灾害的群体数量。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1. 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2. 生态控制1) 直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恶化害虫生存条件、降低害虫种群数量2) 控制田间生物群落4、棉铃虫为害特点、习性及防治 为害特点:蕾、铃期的钻蛀性害虫。初孵幼虫先食嫩叶,形成缺刻或孔洞,取食嫩尖造成无 头棉;2 龄后钻蛀蕾铃,蛀孔较大,孔外有

15、粪苞叶张开变黄,造成蕾铃花大量脱落或烂铃 生活史及习性1. 以蛹在土中越冬,第2 代其才进入棉田危害2. 成虫习性1) 昼伏夜出2) 趋向蜜源吸食花蜜3) 趋光性和趋化性4) 趋向杨树枝把5) 趋表性:一般喜产于嫩尖、嫩叶3. 幼虫习性1) 初孵幼虫取食嫩叶2)钻蛀危害,2 龄后钻入嫩蕾取食花蕊3)转株为害:3 龄以上相互残杀4)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防治 防治策略:强化农业措施,压低越冬基数;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棉田内外,主治 兼治结合。农业防治实行秋耕冬灌,减少越冬基数U(2)麦收后及时中耕灭柱,降低成虫羽化率合理调整件物布局:如扩种高粱或晚玉米,可避免棉铃由集中为害棉花u(4)选种转眦基因抗虫棉:例如新棉33血35B.取抗3Z1等(5)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长匚6)适时间苗、定苗、整枝、打顶,并圧时销毀=(7)种植诱集作物:每朋了昭棉圧种植早熟玉米100-150株,能减少棉花上棉铃虫的落卵量匚1.简述水稻害虫发生为害特点与类型(1)蛀茎类害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台湾稻螟和褐边螟)(2)为害叶片类:吸食汁液和刮食叶肉的。如稻飞虱类、稻叶蝉类、蝽类、稻蚜和稻蓟马等; 咬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的:稻苞谷虫类、稻眼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