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检疫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868874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害检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病害检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病害检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病害检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病害检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害检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害检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传播,或确保这些有害生物得到官方控制而采取的所有措施。2.风险:由于自然和人为行为导致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评价生物学或其他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4.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指在本国或本地区广泛分布,没有被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5.限定的有害生物: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或者有但尚未广泛分布的,即没有达到生态学极限或正在被害方进行控制的且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6.检疫性有害生物: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分布未广且正在

2、被害方控制的,对本国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7.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存在于供种植的植物中且危及其预期用途,并将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为受到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8.零风险:零允许量。只要农产品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除非彻底除害并绝对安全,否则不允许进口。9可接受风险:通过一系列检疫措施来管理风险,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确保贸易顺利进行。10有害生物: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系或生物型。11.生物入侵:指任何一种生物体进入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区,并能繁殖延续自己的种群。12.十数定率:一旦外来物种抵达一个新的环境或引种到

3、新的地区,它可能会定殖或者逃逸到栽培、圈养、养殖环境以外的环境,变成为野化种群,进而扩散甚至成为有害生物。外来种偶见种群:概率10% 偶见种群定殖种群:概率10% 定殖种群外来有害生物:概率10%。可见一个地区所有外来种最终能成为有害杂草或害虫的概率只有约千分之一。这一规律成为“十数定律”。是研究生物入侵的主要参考。13.阿利效应:种群过小或种群密度过低可能是种群脆弱,成为“阿利效应”。14.时滞现象:是指入侵物种在一个新的地区建成种群以后,其分布区或迟或早都会开始向周围扩散。15.风险评估:确定有害生物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并评价其传入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有关潜在经济影响的过程。16.风险管理

4、:是指评价和选择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风险的决策过程。17.原始样品:是以垛为单位,从各垛位(散货按扦样比例)按要求开采件数,对每件随机或等量提取的样品。18.复合样品:以批为单位将提取的多个原始样品在混样布上加权混合均匀称复合样品。19.转基因植物(GMC):应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在其中整合表达和传代,而创造出新的植物。20.样品量:从整批货物中抽样,一份样品的重量或体积就叫样品量。样品数:从一批货物中抽几份样品,就叫做样品数。批:具有同一品名,同一商品标准,以同一运输工具,来自或运往同一地点,并有同一收货人或发货人,被称为同一批货物。件:在一批货物中,每一个独

5、立的袋、箱、筐、桶、捆、托等成为“件”,散装货物不存在“件”以1001000Kg一件计算。二、填空1.植物检疫时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重点针对的是植物的流通环节。通过检疫达到阻止危险性的额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和扩散的目的2.植物检疫的特点:强制性、预防性、地域性。3.农业项目的风险:自然风向、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行为风险、技术风险、评估风险。4.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程序:风险分析启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5.有害生物分为:非限定的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6.限定的有害生物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的有害生物。7.植物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病原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植原体和螺

6、原体)、病原病毒、杂草、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生物等。8.阿利效应是绝大部分入侵物种传播到适当的生境后不能建立有效繁殖种群的原因。种群大小对引入物种种群的入侵成功起关键性作用。9.时滞现象的分布区面积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均有三个时相:初始建立相、扩散相和饱和相。10.入侵的速度和途径:人流和物流的大幅度增加无疑将生物区系的物种交流加速。1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目的是为了国家植保组织制定检疫法规,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采取必要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2.国家质检总局采用定性、定量或者两者结合的方法展开风险评估。13.风险评估是整个PRA工作中最终制定决策的关键。14.货物按包装和运

7、输的规格,通常有分立个体和散料两类。15.抽样一般是建立在“批”的基础上,是在“批”的范围内展开抽样的。16.依样品提取和混合缩分制备过程,分为原始样品、复合样品、保留样品和工作样品。17.保留样品,将全批货物之复合样品分成四份,按对角或平均棋盘格方法缩分,使复合样品最后形成2.53kg左右,将此样品再一分为二,留一份做保留样品。另一份为工作样品,约11.5kg,供完成植物病害检疫,洗涤镜检,余下部分做昆虫、杂草籽、螨类、线虫等检查。18.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的原则: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19.转基因植物的风险管理有宽松型和严厉型。20.随机抽样并不等于随便抽样,货物的上、下、中层,堆垛的四周

8、都要兼顾到。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和随机布点或分层随机取样法。21.抽样,应分别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或分层设点等方法抽样。检查,对种子过筛检查,对苗木、接穗、块茎、果实等仔细检查根部、枝条、茎杆、皮层内外、叶片、芽眼和果实表面、果梗等部位有无害虫各虫态及蛀孔、虫道、虫瘿;有无病害症状、肿瘤、菌瘿、杂草籽等。22.植物病原物检验检疫常用的方法有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现场检验:直接检验:适用于检验具有明显症状的植物材料。检查真菌、细菌及线虫。过筛检验:用于检疫粮谷、种子、油料、干果和生药材中的真菌和线虫等。实验室检验:比重检验法:种子、粮谷、豆类中的菌瘿、菌核和病籽粒。染色检验法

9、:线虫、细菌。洗涤检验法:真菌、线虫、细菌。解剖检验法:线虫、真菌。保温萌芽检疫法。试植检验:病毒、真菌。分离培养检验法:真菌、细菌、线虫。生理生化测定:细菌。致病性测定:细菌、真菌、病毒、线虫。过敏性反应测定:细菌、病毒。噬菌体检验:细菌。指示植物鉴定:病毒。物理方法检测:病毒、细菌。血清学检验。真菌:直接检验,过筛检验,比重检验,洗涤检验,解剖检验,保温萌芽检疫,试植检验,分离培养检验,致病性测定。细菌:直接检验,染色检验法,洗涤检验,分离培养检验法,生理生化测定,致病性测定,过敏性反应,噬菌体检验,血清学检验。病毒:孢子萌芽检疫法,试植检验,致病性测定,指示植物鉴定,物理方法检测,血清学

10、检验。线虫:直接检验,过筛检验,染色检验法,洗涤检验,分离培养检验法,致病性测定。23.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处理多选用热力和微波处理24.在植物病原菌检验中,常用的革兰式染色和鞭毛染色法,此外,染色检验法还适用于检验植物组织中的内寄生虫,其方法是在烧杯中加入酸性品红乳酸酚溶液,加热至沸腾,加入洗涤的植物材料,透明染色13min后取出用水冲洗,然后,转移到培养皿中,加入乳酸酚溶液褪色,用解剖镜检查植物组织中有无染成红色的线虫。三、简答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是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在新的贸易体制运行中,可以保持植物检疫作为一种正常手段的技术壁垒作用。强化植物检疫对贸

11、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对农产品的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须遵循的原则:答:以科学为依据。遵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准则和建议。透明、公开和非歧视性原则。对贸易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等原则。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启动风险分析。答: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植物检疫部门首次向我国提出输入某种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申请的。某一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植物检疫部门向我国提出解除禁止进境物申请的。因科学研究等特殊需要,国内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需要引进禁止进境物的。我国检验检疫机构从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上截获某种可能对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或者生态环

12、境构成威胁的有害生物。国外发生某种植物有害生物并可能对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或者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或者对有关植物检疫措施作重大调整。其他需要开展风险分析的情况。4.建立检疫性有害生物应当考虑以下因素答: 有害生物的分类地位及在国内外的发生、分布、危害和控制情况。具有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具有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的可能性。5.植物检疫的重要性:答:(1)引种(2)主权(维护国家利益)(3)外贸(4)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6.评价潜在经济影响应当考虑的因素:答:(1)有害生物的直接影响:对

13、寄主植物的种类、数量和频率、产量损失、影响损失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传播和繁殖速度、控制措施、效果及成本,生产方式的繁简及对环境的影响等。(2)有害生物的间接影响:对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影响、费用和投入需求的变化、质量变化、防治措施对环境的影响、根除或者封锁的可能性及成本,研究所需资源以及对社会等的影响。7.风险管理措施包括:答:提出禁止进境的有害生物名单,规定在种植、收获、加工、贮存、运输过程中应当达到的检疫要求,适当的除害处理,限制进境口岸与进境后使用地点,采取隔离检疫或者禁止进境等。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答:(1)定性PRA:以系统分析及建模为手段,以尽可能科学的方法来模拟显示情况,

14、主要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以抽样研究为基础,用统计学的观点来对风险进行评价。一般采用非概率等数学模型来研究个边或局部的特征及对规律进行分析,其结果用风险高、中、低等类似等级指标来衡量风险大小。(2)定量PRA:利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根据时间和空间上的各个风险事件,病根据事件间的关系建立函数,通过模拟来定量描述风险。其结果采用概率值等具体数字来衡量风险大小。9.检疫处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建议处理必须符合检疫法规的规定,在保证危险性有害生物不传入传出过境的前提下应:(1)尽量使处理所造成的的损失降低到最小。(2)建议处理应彻底,达到完全杜绝有害生物传播的目的。(3)简易方法应安全可靠,不造成中毒事

15、故、无残毒、不污染环境、不降低植物存活能力和植物繁殖材料的繁殖能力,不降低植物产品的品质、风味、营养价值,不有损其外貌。(4)对于不能进行除害处理或除害无效的,坚决做停运、退货或销毁处理。(5)凡涉及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农药管理、商品检验以及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理措施,应征得有关部门的认可并符合相关规定。10.在确定建议处理原则时,应考虑下列情况:(1)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危害及传播途径等状况(2)传播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寄主植物,植物产品状况。11.检疫处理的种类:答:化学处理:熏蒸处理、药剂处理。物理处理:干热处理、热水处理、蒸汽处理、微波处理12理想熏蒸剂应具备的特点:答:(1)作用迅速,毒杀有害生物效果好。(2)不溶于水(3)有效渗透和扩散能力强,吸附率低,易于散毒。(4)对植物和植物产品无药害,不降低植物生活力和种子萌发率.(5)不损害熏蒸物的实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不腐蚀金属,不损害建筑物。(6)对高等动物毒性低,无残毒。(7)不爆炸不燃烧操作简便13几种常见的熏蒸剂:环氧乙烷:散毒容易,适用于熏蒸原粮、成品粮、烟草、衣服、皮革、纸张、空仓等。对植物有药害,能严重降低小麦等禾谷类种子以及其他植物种子的发芽率。氯化苦(CCl3NO2):三氯硝基甲烷。别名绿化苦味酸。对眼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催泪。易被多孔性物质吸附,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