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837473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柱B正方体C三棱锥D长方体2如图,、是的切线,点在上运动,且不与,重合,是直径,当时,的度数是()ABCD3已知: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G、D,若AGC的周长为31cm,AB=20cm,则ABC的周长为()A31cmB41cmC51cmD61cm4如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C在正方形AEFG的边AE上,AB2,AE,则点G 到BE的距离是( )ABCD5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圆锥B四棱锥C圆柱D四棱柱6将1、按如图方式排列,若规定(m、n)表示第m排从左向右第n个数,则(6,5

3、)与(13,6)表示的两数之积是( )AB6CD7如图,矩形ABCD内接于O,点P是上一点,连接PB、PC,若AD=2AB,则cosBPC的值为()ABCD8有三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 ,3, 4 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 从中任取一张(不放回),再从剩余的卡片中任取一张, 则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 )ABCD9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y=x+2有两个交点,且两交点横坐标的积为负数,则t的取值范围是( )At Bt Ct Dt10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1如图,A

4、BED,CD=BF,若ABCEDF,则还需要补充的条件可以是()AAC=EFBBC=DFCAB=DEDB=E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b)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已知点(1,m)、(2,n )在二次函数yax22ax1的图象上,如果mn,那么a_0(用“”或“”连接)14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值_15如果抛物线y=ax2+5的顶点是它的最低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ODEF和四边形

5、ABCD都是正方形,点F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边DE上,反比例函数(k0,x0)的图象过点B,E若AB=2,则k的值为_ 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0),点B (0,1),过点A的直线l垂直于线段AB,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垂足为C,把ACP沿AP翻折,使点C落在点D处,若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所有满足此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_18如图,定长弦CD在以AB为直径的O上滑动(点C、D与点A、B不重合),M是CD的中点,过点C作CPAB于点P,若CD=3,AB=8,PM=l,则l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6、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260cm,AB130cm,球目前在E点位置,AE60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求BF的长20(6分)如图,在ABC中,ACB=90,O是AB上一点,以OA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D,与AB交于点E,连接ED并延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E=AF;(2)若DE=3,sinBDE=,求AC的长21(6分)如图,在ABCD中,AB=4,AD=5,tanA=,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B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中点C运动,过点P作PQAB,交折线ADDC于点Q,将线段PQ绕点P

7、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PR,连接QR设PQR与ABCD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R与点B重合时,求t的值;(2)当点P在BC边上运动时,求线段PQ的长(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3)当点R落在ABCD的外部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4)直接写出点P运动过程中,PCD是等腰三角形时所有的t值22(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2sin60tan45,b=123(8分)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BC,ADBC,点P为DC上一点,且APAB,过点C作CEBP交直线BP于E.(1) 若,求证:;(2) 若ABBC 如图2,当点P与E重合时,求

8、的值; 如图3,设DAP的平分线AF交直线BP于F,当CE1,时,直接写出线段AF的长.24(10分)如图,AB是O直径,BCAB于点B,点C是射线BC上任意一点,过点C作CD切O于点D,连接AD求证:BCCD;若C60,BC3,求AD的长25(10分)解方程(1);(2)26(12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BC,BD平分ABC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过点D作DEB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BC5,BD8,求四边形ABED的周长27(12分)如图,在AOB中,ABO=90,OB=1,AB=8,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交OA,AB于点C和点D,且BOD的面积S

9、BOD=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点C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的知识使用排除法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如图,由主视图为三角形,排除了B、D,由俯视图为长方形,可排除C,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知识,做此类题时可利用排除法解答2、B【解析】连接OB,由切线的性质可得,由邻补角相等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再由圆周角定理求得,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详解】解,连结OB,、是的切线,则,四边形APBO的内角和为360,即,又,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

10、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定理和性质来分析解答3、C【解析】DG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GA=GB,AGC的周长=AG+AC+CG=AC+BC=31cm,又AB=20cm,ABC的周长=AC+BC+AB=51cm,故选C.4、A【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B与GE的关系,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得BEG与AEG的关系,根据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H与BE的关系,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G到BE的距离【详解】连接GB、GE,由已知可知BAE=45又GE为正方形AEFG的对角线,AEG=45ABGEAE=4,AB与GE

11、间的距离相等,GE=8,SBEGSAEGSAEFG1过点B作BHAE于点H,AB=2,BHAHHE3BE2设点G到BE的距离为hSBEGBEh2h1h即点G到BE的距离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涉及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积式及四点共圆周的知识,综合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等积式及四点共圆的判定及性质求解5、B【解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由俯视图确定具体形状【详解】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矩形判断出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长方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四棱柱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找到几何体图形,属于简单题,熟悉三视图概念是解题关键.

12、6、B【解析】根据数的排列方法可知,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根据题目意思找出第m排第n个数到底是哪个数后再计算【详解】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由此可知:(1,5)表示第1排从左向右第5个数是,(13,1)表示第13排从左向右第1个数,可以看出奇数排最中间的一个数都是1,第13排是奇数排,最

13、中间的也就是这排的第7个数是1,那么第1个就是,则(1,5)与(13,1)表示的两数之积是1故选B7、A【解析】连接BD,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osBDC=cosBPC,又BD为直径,则BCD=90,设DC为x,则BC为2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x,再根据cosBDC=,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连接BD,四边形ABCD为矩形,BD过圆心O,BDC=BPC(圆周角定理)cosBDC=cosBPCBD为直径,BCD=90,=,设DC为x,则BC为2x,BD=x,cosBDC=,cosBDC=cosBPC,cosBPC=.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与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圆周角定理与勾股定理的应用.8、C【解析】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有2种情况,两次抽取的卡片上的数字之积为正偶数的概率是:.故选C.【点睛】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画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9、B【解析】将一次函数解析式代入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整理得出x22x+16t=0,又因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且两交点横坐标的积为负数,根据根的判别式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