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83705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自查情况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东南镇中心小学食品安全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防止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维护正常教学、训练秩序,我校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现将我校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组织机构健全 建章立制 措施到位1、 学校成立了由曹海龙任组长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小组,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加强了对学校突发事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学校“预防”工作制度完善,制定了一系列学校食堂安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制度等。2、完善健全

2、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项工作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坚持“日查登记制”、“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双查制”,定期分析学校的隐患,加强研究,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3、和班主任签订学校管理责任书,班主任为本班第一责任人,要对本班学生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工作责任到人,保证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问。4、全体教师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有专人管理(分管领导:王玉,具体管理责任人与验货登记人:吴兴旺 苟大雄),坚决贯彻执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方案,不得向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食品,不容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中毒及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5、加强了对学校食堂、水

3、源等重点场所和部位的安全监管工作,并定期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 二、严格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自查表的要求检查食堂工作1、确保了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学校每期要求从业人员开展健康检查,及时审查和办理健康证,对检查中发现问题且不能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学校按相关要求及时办理辞退。 2、注重食堂的环境卫生 学校值班人员每天负责对食堂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有防护其滋生条件的措施,保证学校食堂有足够通风,排烟的设施,垃圾和废油脂的处理一律按要求处置。3、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认真做好了食品留

4、样、食品试尝工作。 ( 2)、把好“消毒”关。厨房里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煮消毒,学生餐具每天按时放入消毒柜进行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 ( 4)、把好使用食品添加剂关。学校食堂除了在做馒头、包子时按标准使用外,其余食品在烹饪过程中均未有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食堂人员每天做好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详细记载。 三、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 1)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卫生室、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 ( 2)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校门流动摊点的食品流入学校;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奖惩力度。 ( 3)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监控力度,禁止学生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副食、饮料等商品。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经费不足,导致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不够标准。( 2)、学校食堂人员都是临时工,待遇少,工作积极性低。总之,要持之以恒做到上述几条,才能杜绝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一定在以后工作中再接再励,把本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东南镇中心小学2016年12月8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