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的爆发性增殖及其防控对策与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83462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葫芦的爆发性增殖及其防控对策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葫芦的爆发性增殖及其防控对策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葫芦的爆发性增殖及其防控对策与措施(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葫芦的爆发性增殖及其防控对策与措施 作者:陈郁敏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5期【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水葫芦自然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和爆发性增殖的危害,分析了其 形成灾害的原因,提出了防控与整治的对策和措施以及综合开发利用的多种途径。【关键词】水葫芦灾害对策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1901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 推广,后因其营养价值不高(鲜重中95%是水)和配合饲料的普及而逸为野生,且脱离人们的控 制任其疯长,在南方许多地方大量滋生蔓延,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大灾害,成为绿色水 妖”。它阻塞江河、影响航运、危及防洪、污染水体、增加淤积、破坏生物多样性,不仅造成 了严重

2、的生态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各地为此投入大 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整治而难寻根除之法。据统计,目前水葫芦在我国18个省(市、 区)肆虐,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80-100亿元。我省各地河道河网、引水渠道、水库库面 (包括发电水库和供水水源点)、水闸闸前等,均不同程度生长着水葫芦,约1.5万处、3万 h必。水葫芦已被列为世界10大害草之一,国家环保局已把它列为首批最危险的16种外来入 侵物种之一。因此,了解水葫芦自然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水葫芦泛滥成灾的原因进而提出 其防控与整治的对策与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水葫芦的生物学

3、特性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假水仙、洋水仙等,学名:Eichhorniacrassipes (Mart.)Solms .,英 文俗名为Waterhyacinth。属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凤眼莲属 Eichhornia。水葫芦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密生多数细长须根;叶基生,莲座式排列,叶片卵形、倒 卵形至肾圆形,大小不一,宽约4 12cm,光滑,叶柄基部带紫红色、膨大呈葫芦状的气囊;有着紫 色亮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兰色的扇型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绿叶杯 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株能够漂浮在水面;花茎单生,中部有鞘状苞片,穗状花序有花6 12朵; 花被6裂,紫蓝色,上部的裂片较大,在蓝色的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外面的基部有腺毛;雄蕊3长 3短,长的伸出花外,花丝不规则地结合于花被内子房长圆形;蒴果卵圆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