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83367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复习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复习(七)复习内容制定人完成时间家长签名八上综合 三、解答题(本题8小题,共52分,解答22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1、(6分) 按要求作图(每图2分)(1)如图甲所示,光线AO入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如图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 B甲 乙 丙22、(9分)如下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l0:l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2)轿车从A

2、地到B地的速度;(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23、(3分)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cm。温度计的计数为 24、(5分)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即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

3、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5、(6分)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

4、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问题;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 的距离(选填“光源”或“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5、cm。(2)(4分)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右图所示,要看到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B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C、等于20cm D、大于20cm烛焰透镜光屏(3)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右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4)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5)(2分)小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

6、屏,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同学们对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7、(8分)下列图甲所示的是等大的圆形纸被剪去的扇形大小不等的剩余部分。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准备研究纸锥下落的快慢。(1)(3分)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 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下落至地面的 ,或

7、测出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 ,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2)(2分)小华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和纸锥的轻重有关,并打算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的关系,发现参照图示方法做成的两个纸锥的轻重不同,为了使纸锥的轻重相同,只有剪刀、圆形纸和胶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甲A乙B(3)(3分)小华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该空2分)28、(5分)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热 管如图A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图A 图B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B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变成蒸气,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高温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回答下列问题:(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9、(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 “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 (本小题三个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停止“制冷”开始“制冷热量 温度 高于低于)答案:物理复习(七)三、解答题21、按要求作图略22、(1)0.5h(2)100 km/h(3)0.7h23、1mm,5.25左右,924、(1)表面积 (2)AC(3)表面积,不正确,水的质量(多少)不同(合理就给分)25、较黑暗,蜡烛B,像和物的大小不能,虚,不变26、(1)光屏,10.00(2)B,A(3)下(4)向上(5)D27、(1)A,时间,距离(2)被剪去的扇形用胶水沾在纸锥内侧 (3)先变大后不变 0.1628、(1)汽化,液化(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