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交往礼为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282613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友好交往礼为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友好交往礼为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友好交往礼为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友好交往礼为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友好交往礼为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友好交往礼为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友好交往礼为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备课材料 舒兰五中 胡晓岚一、 本单元地位本单元作为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最后一部分,既与前三个单元内容相衔接,又为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教学内容提供铺垫,是本册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材的核心内容1、往前看是“衔接”: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与父母、同学、教师交往,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交往,如何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而本单元是对以上交往品德的概括与升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目的是从道德层面来进一步内化学生的思想修养。2、往后看是“铺垫”:是指本单元所讲的各种道德,是八年级下册所讲的法律常识的基础,因为在社会结构中法律是底线,道德是上线。3、从内容上看是核心

2、:本单元讲述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竞争,如何心系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问题。既是交往品德与艺术的提升与内化问题,也涉及到如何做人的根本问题。因此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学问,也是本册教材的核心部分。二、本单元内容结构本单元由76页“怎样做诚信的人”的主题探究活动和七、八、九、十课两大部分内容构成。他的体系是这样的:先由第七课交往中的礼貌礼仪这一道德外在形式讲起,然后讲第八课如何面对竞争与合作这两种交往方式的道德要求,再讲第九课与人交往要宽容平等尊重,最后上升到第十课诚信做人,这种设计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同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综合。(具体教材体系详见教参193页)三、 具体内容分析(一

3、)主题探究活动本单元主题探究活动是一场辩论赛,放在开篇是要我们在单元导读的时候布置下去,将在本单元结束后进行,同时要强调这一主题探究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学好7、8、9、10课涉及的相关问题,并把他们串联起来,在论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礼貌礼仪问题,竞争与合作问题,宽容平等尊重等问题的认识,体验和锤炼处事的品德和艺术,最后达到诚信做人的目的。操作建议:(1)确定一个辩题,可以说选题是辨论的首要环节,也是辩论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选题问题上,我主张师生共同从社会热点和实际生活中选择,这样学生才能有话说,同时注意辩题要有可辨析、可争论的空间,对正反方尽可能对等。(2)围绕两个观点,要

4、求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除收集自己一方的材料,还要收集对方观点的材料,然后由全班同学每人写一篇2分钟的陈述词,作为基本材料,交给辩论队员整理并练习陈述,这样分工合作,既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做到了人人参与,也深入理解了本单元教材内容,为辩论准备了丰富的知识源泉。(3)设计三张表格:辩论能否有趣顺利进行,还要有激励监督机制,我经常以辩论活动名单表评委评分表观众选票三种表格的形式规定辩论的评价标准。辩论活动名单表规定了主持人、主辨队员、助辨队员、评委计分员、计时员、观众风采等若干等栏目,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在坐的每一位都是参与人,只是角色和分工不同而已,;评委评分表中我规定了“观点、内容、引例、语言表达、应变能

5、力、整体配合、仪态、时间把握、总体印象”等内容,评选委要逐项打分,每项满分10分,总分100分;观众选票中有“最佳辨手、最佳风度、最佳助辨观众”等项目,观众可以通过这一环节选出自己所认可的人。这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直接参与活动,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4)安排好四个阶段:A、陈述观点(限时2分):要求辨手旗帜鲜明,简单扼要提出自己的观点B、自由辩论,这一阶段是整个活动最为激烈的阶段,教师既要适时点拔,以防止出现离题、冷场等现象,又要抓住典型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全体学生都有事可做C、观众助辨,即观众可以就对方某一观点、某个事例进行辩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辨、善辨,让积极思维充满辩论过程D

6、、双方总结。这是辩论的尾声,由双方总结发言,要求主辨手既能批驳对方观点,又要重申自己观点;既要总结辨手们的观点又要总结观众的观点。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5)及时总结评价,论辨之后要由观众代表、评委代表、指导老师分别点评,教师自己点评以鼓励表扬为主,并组织评出优秀辩手,收获活动成果的同时,做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真正合一。(二)、具体课程内容分析1、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1)链接新课标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2)教学总体设想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充分利用活

7、动资源,让学生在场景中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礼貌,礼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要求和作用能力目标:在生活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以礼待人;能够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礼貌;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乐于以礼待人,通过礼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树立以讲文明礼貌为荣,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4)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在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懂礼貌;怎么样看待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习俗(要注意从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出发,在原有的基础上去建构去生成新的知识

8、和情感体验)(5)教学对象分析: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包括传统的交往礼仪;同时,现代的交往礼仪在一些青少年身上又没有植根。另一方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仪,缺乏礼貌(6)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引言,由一个故事导入,然后引出本课主旨。教学中可作为导入材料来用。第一框“礼貌显魅力”有两个目。第一目讲礼貌是尊重。有两层意思。其一,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教材通过活动来展开,让学生通过真实情景,分析“礼貌”与“不礼貌”行为

9、给交往对象所带来的心理感受,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其二,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教材进一步呈现开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列举身边待人有礼与待人无礼的事例,也就是让学生回归生活,剖析其中的利害得失,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是非,并进行概括;结合事例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感受;落脚点在于突破礼貌的益处这一重点,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第二目“谢谢”的魅力,主要讲礼貌的表现、礼貌的魅力。共有三层意思。其一,是由活动入手,引入正题,导出礼貌的表现。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服务员的微笑服务,分析礼貌的“魅力”所在。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仔细阅读故事情节,分析客人从

10、“大发雷霆”到“面有愧色”的心路历程,分析微笑服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作简短的小结,引导中要注意说明服务员的微笑服务与“迁就恶人”、“忍气吞声”是有区别的。其二,活动之后引出礼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关于礼貌用语。在语言文明方面,各种礼貌用语表达与分析是重点,它又体现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这一活动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找出四类常见的日常用语,强化学生的礼貌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运用基本的礼貌用语。关于态度亲和。这也是礼貌的重要表现。在态度亲和方面,既有理性分析,也在切身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境遇,表达当时的内心世界。这里安排的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体会态度和气的意义,并从反

11、面说明礼貌待人的必要性。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受“冷遇”的经历;说出当时内心的感受;计论“冷遇”的后果,特别是体验当时的感受以及相应的启示。关于讲举止端庄。这是礼貌的又一表现。教材的相关链接,对举止的要求作出简要介绍。其三,是对照自己找差距。教材通过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表现,肯定好的、改进不足,做礼貌的文明人。第二框“礼仪展风采”,主要讲礼仪的意义和基本的礼仪要求。共有两个目。第一目“因礼仪而优雅”,主要讲礼仪的意义。在如何看待礼仪的问题上,课文列举了学生不合礼仪要求的“反例”,试图让学生做出评判,由此说明礼仪是一门学问,在社会生活中有特定的要求。礼仪关系到人的形象,反映内心素质和

12、外在风貌。要使自己优雅,就要掌握坐、立、行等基本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实践和体验,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比较、评判。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讲明活动的基本要求;采取志愿的方式让学生表演,原则上每个人只能表演其中的一种;对各种表演进行评比,评选出最符合礼仪要求的表演,分析不合礼仪的动作错在何处;最后做适当总结。第二目“社交礼仪ABC”,集中介绍几种专门场合的礼仪要求。一是讲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的礼仪。教材从一个活动入手,引出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礼仪的资料;交流各自的经验,探讨与不同人见面时的礼节;说说各种见面礼节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活动让学生分别探究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的

13、礼仪。这种设计,意在通过学生设计礼仪,加深对礼仪的认识。在活动过程中,根据不同场景,让学生设计相应礼仪;可让学生分组交流;每组推荐一个学生在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适当总结。二是讲科学对待传统礼仪。教材强调:现代生活中的交往礼仪,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不断地学习。从弘扬中华美德方面,课文突出了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礼仪。为帮助学生开展这一活动,要让学生讨论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习俗;并对传统习俗中的礼仪问题进行评价;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分析、评价传统习俗中的礼仪。三是注意与不同民族人交往的礼仪。教材从民族大团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少数民族的礼仪风俗,并说明如何尊重这些风俗。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

14、让学生课前收集少数民族礼仪习俗的资料;课上交流各自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教材从民族大团结的角度进行总结。2第八课 合作竞争求双赢(1)链接新课标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养成团结合作和乐于助人的品质。(2)教学总体设想课堂教学法中,要积极设计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碰撞、争论、体验、从而体会竞争与合作的内涵,并自觉付之行动。(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意义、表现、做法,理解合作中竞争的目的和竞争中合作需要团队精神等

15、。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竞争的利与弊及妒忌的不良影响,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正确看待竞争中胜与败的能力,正确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最终形成敢于竞争和善于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使学生意识到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要积极参与竞争到合作,但要平等竞争。树立胜不骄、败不妥的良好心理、欢迎别人超过自己的大度心理、乐于与人合作的开放心态。(4)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学会合作,体会到宽以待人的快乐(5)教学对象分析目前,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不少学生并不善于竞争,一方面,不理解什么是竞争,把竞争理解成“你死我活”残酷无情、尔虞我诈等,概念上的模糊常

16、常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去竞争,即在竞争的方式上存在问题(6)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除引言外设计了两框内容。引言由动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事例导入,引出本课主旨。第一框“竞争?合作”分别介绍“平等竞争”、“合作共享”的基本要求。第二框“合作!竞争!”分别介绍如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第一框由两目组成。第一目“平等竞争”。主要探讨以下五个问题。一是社会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教材以一个活动切入,要求学生探讨竞争的表现,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影响。二是分析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以及竞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三是以竞争过程的“忌妒”为活动内容,引出良好的竞争意识和不良竞争意识的表现。四是交代竞争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