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82610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考点导航】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都不是商品。商品必须用于交换,自己消费和无偿供他人使用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特有属性。考点2:货币的本质(A)(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本质:一般等价物。考

2、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B)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能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即WGW);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买和卖可以分离;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

3、币,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考点4:信用卡的功能(A)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够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考点5: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 100 单位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的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亦然。考点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是什么: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4、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为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怎么样: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冲A演练】 单选题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农民自产自用的蔬菜 阳光 商店里卖的衣服 民用电、自来水 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A. B. C. D.2.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而

5、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必须经过 A.劳动 B.消费 C.交换 D.生产3.李某在大公司上班春节前夕,他领了2500元的工资,用其中的1240元为自己购买了一部手机并拿出200元存了定期储蓄这里的货币执行的职能有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A. B. C. D.4.诗经卫风氓中有“抱布贸丝”的说法。对这种贸易方式认识正确的有: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 这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在这种方式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A. B. C. D.5.商品交换的本质是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6、6.货币出现的标志是A.物物交换 B.以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C.出现了金银等贵金属商品 D.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7.端午节时,一些食品商和星级酒店推出了售价高昂的“鲍翅粽”、“鲍鱼粽”、极品粽子礼盒等应节商品,一个粽子标价500元,这500元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现实的货币 观念中的货币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A B C D8.马克思称由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惊险的一跃”,如果不能成功实现这一跳跃,那么摔坏的将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里的“惊险的一跃”是指A.商品被生产出来 B.商品生产者成功地把商品销售出去,实

7、现商品的价值C.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D.商品的质量好、适销对路9.王某领取了3000元的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奥运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80元,实际支付60元。这里,3000元、80元、60元的货币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10.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商品,是因为A.它是特殊的商品 B.它是一般等价物 C.它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它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是现实中的货币11.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天然是金银,这与金银本身的 特点是分不开的

8、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和携带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久藏不坏、价值不变A. B. C. D.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 B. C. D.13.货币出现以后,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财富代表。人们崇拜货币是因为 A.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由金银来充当的C.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14.货币产生以后,商品交换表现为商品流通,即“商品一货币一商品”。这一公式表明在商品流通条件下买和卖这两种行为是同时进行的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价值的大小由货币来衡量 商

9、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 A. B. C. D.15.在我国境内,人民币具有合法的流通使用地位,一切以货币来计算的债权、债务、经济业务、劳动报酬等都要以人民币为计价和支付工具。这说明A.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它的流通使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B.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具有法定强制流通力,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拒绝使用C.人民币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 D.惟一有权发行人民币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16.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纸币的面值(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

10、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A. B. C. D.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带来中国的全融市场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据统计,目前我国发卡银行己有二十多家,北京市全面启动刷卡消费无障碍工程。到2008年,全市90的商户能够受理银行卡,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左右。据此回答17.信用卡的迅速发展表明A.信用卡是银行发给个人以便利其购物的凭证 B.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为一体C.使用信用卡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 D.使用信用卡安全方便,可使资产增值18.使用信用卡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在我国A.凡属中国公民都能够在

11、银行领取信用卡 B.银行只将信用卡发给有一定收人的个人C.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的任何一个营业机构提取现金 D.信用卡只能在和银行签有合约的消费场所使用19.如果现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715元人民币,而过去100单位外币能兑换815元人民币,这说明外汇汇率 ,人民币 。 A.升高 升值 B.跌落 升值 C.升高 贬值 D.跌落 贬值20.我省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A.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B.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C.不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D.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等费用 判断题21.

12、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B22.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B23.纸币能执行货币的所有职能。B24.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B25.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量。B2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27.商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28.纸币都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B29.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发行量和购买力。B30.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B 探究题25.河北三鹿集团生产的著名品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三聚氰胺,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随后的市场专项检查显示,有多家企业产品也检出了三聚氰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1)从经济学角度看,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质量指的是什么?(2)企业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