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基本关系》材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82547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合的基本关系》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集合的基本关系》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合的基本关系》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的基本关系》材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集合的基本关系教材分析一 内容结构 (1)通过日常生活实例,感受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一部分的关系。教材选取班级同学组成集合,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有理数都是实数这三个例子,感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引入抽象概念,了解子集的意义。教材直接给出两个集合包含关系的概念,进而引出子集的概念,以及如何表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为下一步接受真子集的概念做铺垫。 (3)初步建立Venn图的表象。为了直观的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教材引出Venn图,即用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集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给出集合之间关系的直观表象。 (4)结合数轴表示数集的关系。教材利用两个数集关系的表示方法,说明数

2、集的表示常借助于数轴。二 教学目标u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集合间包含关系的意义;(2) 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和意义;(3) 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4) 会利用画Venn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u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分析集合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 引导学生用数学化的思想表示日常问题;(4)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和归纳的思想方法。u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 培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维方式;(2) 个体与集体之间,小集体构成大社会的依存关系;(3

3、) 发展学生抽象,归纳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三 地位与作用 标准关于“集合的基本关系”内容有这样的要求:“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该内容就是为具体落实标准而设立的。 经历了中考,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数学思想。高中学习的第一个数学概念就是集合,第一节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接下来很自然的就应该学习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所以学习这一节学生已经有了心理基础。 通过对这一节知识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了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含义与基本关系是高中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点之一,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四 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集合”概念的引入是借助生

4、活中许多例子开始的,所以在讲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时不能仅局限于书上的三个实例。可以借助中国地图,各个省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来说明。2 直观认识,逐渐深入 在给出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的定义后,由Venn图直观的表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集合的关系。之后我们不要仅限于直观的研究,进一步看数集之间的关系及表示数集的最好方法。3 结合知识,探究学习 有子集,真子集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采用传统的教师教授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教师的点拨,引导,强化,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习的内容。4 总结归纳 讲解,分析例题后,教师应对本节课做一下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重点是子集,真子集的概念。难点是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的区别。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的理解。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第5题,计算集合子集的个数,对学生深入理解子集的概念有很大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