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82392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1教案 长春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时,把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品质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经过,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反映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词语,结合画面想象当时的情形,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精神。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

2、的高尚品德。4.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等。(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共有9个,其中,“翱”“恩”均为韵母自成音节;“狱”是整体认读音节;“搏”是圆唇音,教学时,应指导学生读准确。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僵”“甸”“迅”这三个字字形较难掌握,可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进行记忆。“挣”字是个多音字;“坠”字是翘舌音;其他的字可联系熟字或用部件组合法记忆。2.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将自己置身于文中描写的场景去感受体会,以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

3、指导读第2自然段时,要体会小扬眉的高兴心情,读出愉快的感受;在指导读飞机遇险的段落时,要抓住“猛然”“厚厚的”“冻僵了似的”“沉甸甸”等词句,要读出情况危急、令人担忧的心情。3.阅读教学本课的教学程序可以这样设计:激疑导入初读探究合作评议朗读感悟总结创新。(1)激疑导入。新课伊始,教师根据语文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疑:飞机遇险了,情况怎样?该怎么办?结果呢?当学生处在这些疑问中,教师由此导入新课。(2)初读探究。在初读课文阶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特别是“降落伞包”的作用。并把课文中表现周恩来同志临危

4、不惧的地方画下来。学生边默读边思考以上问题,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周恩来同志的高尚品质,为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作铺垫。(3)合作评议。这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合作过程。学生把自己初读课文的情况带到小组中交流,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为解疑,互为促进,产生良好的互动作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抓准思维点,引导学生读、画、思、议,从而自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如:第3自然段课文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周恩来同志听到哭声后,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用“”在文中画出有关词语。这又说明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画边议,教师辅以点拨,抓住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语言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从中领悟出周恩来同志在生死攸关之际,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可贵精神。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小扬眉此时的内心想法,感受周总理对晚辈的关爱。(4)朗读感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引读、评读、录音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且读出感情。4.活动提示(1)“读一读”。这一练习提供了10条词语,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可先引导学生熟读这些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然后再练习书写,以加深印象。(2)“读一读,比较下列各组词语有什么不同”。这一练习提供了数量词及数量词的两种叠词形式,即ABB

6、式和ABAB式。数量词的叠词表达的是复数的含义,极言其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感受体会。(3)“结合课文及提示,填一填,你体会到了周总理怎样的高尚品质?”这一练习可在教学中进行。表格分成“遇险前”“遇险时”“脱险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出了周总理和小扬眉的各自表现,第二阶段需指导学生填出:周总理:临危不惧,让出伞包,鼓励小扬眉;小扬眉:急得大哭,不知所措。脱险后大家的表现是“一片欢腾”。从遇险时周总理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生死攸关之际,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可贵精神。而小扬眉的表现,更加衬托出周总理对晚辈的关爱。脱险时,“机舱内一片欢腾”。从“欢腾”这个词,

7、感受飞机上的人们为周恩来同志高贵品质所倾倒的情景,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这一练习对于突破教学重点、领悟课文中心具有重要的作用。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表现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那么如何从文章的表述中体现出这一精神,学生们说起来、体会起来会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具体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反衬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上入手,例如文中第五自然段遇险时周恩来同志的动作、语言,可让学生反复读,并画出后小组加以讨论,体会周恩来在生死之际舍己救人的可贵品质。相关资料1.时代背景本课描写的事情发生在1946年1月27日,周恩

8、来同志从重庆飞回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当时正在重庆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情况。为了赶回重庆出席31日政协的闭幕会议,周恩来同志不辞劳苦,29日又启程从延安飞往重庆。但由于途中气候变化,飞机只好在西安降落,滞留一夜。1月30日上午,飞机从西安起飞去重庆,同机的除周恩来同志的随行人员和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外,还有叶挺将军的11岁小女儿扬眉。她是去重庆迎接她爸爸出狱的。飞机在进入秦岭山脉上空时,遇到寒流,飞机处于极端危险之中。后来,飞机冲出冷气团的包围脱险了。由于考虑到在当时的天气情况下,飞越秦岭有困难,飞机又返回西安。当天下午,飞机冒着浓雾,从西安飞到重庆。2.周恩来简介周恩来(

9、18981976),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投身于五四运动。1920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同年8月,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他和毛泽东同志等一起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同志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长期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并领导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同国民党

10、政府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和毛泽东一起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底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47年随毛主席转战陕北,参与解放战争的领导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同时还担任党和国家许多重要职务。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他的崇高品质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人民心中,他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衷心爱戴。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78岁。周恩来逝世后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治丧委员会。根据总理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11、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一个降落伞包 3教案 长春版教材简析:这篇课文继续了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时,把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品质即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经过,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反映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4.学习通过具体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人物的

12、品格的方法。2.知道成语故事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 引入:1.同学们,有关周总理,你都知道哪些?(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2.敬爱的周总理在一次乘坐飞机前往重庆的途中由于飞机遇到冷气包裹,情况十分危险。在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周总理却义无反顾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伟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恩 派 顾 皖 狱兀 汹 舱 负 搏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惹 僵 甸 坠 缓 措 讯 挣读一读:惹人喜爱 坚贞不屈 千山兀立

13、不知所措 冻僵 斧劈刀削 搏击长空 波涛汹涌 沉甸甸 坠落 从容沉着 鼓励 慈爱 恶劣 危险多音字: 重 降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卡片。3.小声读课文,整体感知。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呢员外,还有小扬眉。中途,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急,机长命令跳伞,小扬眉没有伞,周恩来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赞扬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4.快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2):周恩来从延安乘机到重庆去。第二部分(3-6):飞机遇险,周恩来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第三部

14、分(7):飞机脱险后,机舱内一片欢腾。5.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一)遇险前 (二)遇险时 (三)遇险后三、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教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理解词语“气候恶劣”,并用它造个句。说一说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学习文章开头语言简练,交代清楚的特点。看出周总理是怎样的人?2.课文是怎样描写小扬眉的?为什么要写小扬眉?她为什么那么高兴。读第二自然段时,要体会小扬眉的高兴心情,读出愉快的感受。理解“坚贞不屈”。3.简单介绍叶挺将军。四、小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周总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飞机遇险了,情况怎样?该怎么办?结果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

15、课时:一、 引入:1.认读生字卡片:惹人喜爱 坚贞不屈 千山兀立 不知所措 冻僵 斧劈刀削 搏击长空 波涛汹涌 沉甸甸 坠落 从容沉着 鼓励 慈爱 恶劣 危险2.快速读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谁把伞包让给谁?说出文中三个小标题。二、研读课文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6自然段(遇险时)。2.从哪儿看出危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千山兀立”“猛然”“波涛汹涌”“从容沉着”。3.指名回答:强烈的冷气团,包上了厚厚的冰甲,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落,匆匆掠过。4.这些句子,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5.这一自然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为下文周总理让伞包埋下伏笔。)6.再读飞机遇险这一部分,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小题,结合课文及提示,填一填,你体会到了周总理怎样的高贵品质?遇险时:周总理:( ) 小扬眉:( )7.当周总理听到哭声后,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你在读中体会到了周总理的什么高尚品质?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回答。(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从摇摆不定的过道”“几步跨到”“迅速解下”“敏捷地替小扬眉背上”-说明他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时的伞包就是生的希望,此时此刻,周总理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这是何等的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啊!8.细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