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82388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与做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班级日常行为管理的做法与体会转眼间,已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四个年头了。在教学、教育工作当中,作为班主任要频繁地与自己所带班级的每位学生及其家长接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班主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下面是我作为年轻班主任,对过去三年自己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制订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集体是一个“模拟社会”,每个学生应是课堂社会的主人,班级社会的“公民” 。为此就应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个性,真正使他们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从而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为此我推翻老一套的班干部由老师直接任命的制度,在班上推行班干部选

2、举制度,实现把班级“政权”交还给学生自己。此外我在班上还实行 “小组负责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小组是由学生根据我的要求自由组合的,这些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值日小组,而且还要做到人人是组内的管理者,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既是组长,又是组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班级里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确立操作基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师生间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并且信任是理解的前提。从人格上来讲,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因此, 我在思想观念上实行转变,一方面告诫自己学生不是任意摆布的小孩,而是有独立人格的公民

3、,他们的权利要得到尊重。另一方面,我根据跟学生间的相处、了解, 研究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和需要,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发挥其潜在作用从而使他们自发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二、培养正确的舆论氛围。集体舆论是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言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正确、 健康的集体舆论对每个成员都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舆论,集体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扶正抑邪,发挥集体的优点,抵制不良思想习气的侵蚀,才能使集体建立良好的班风。平时, 我让班长专门负责登记班级的好人好事以及坏事,在每星期的品德课上进行表扬或批评教育,通过

4、这样的教育鼓励学生多干好事,从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三、运用正确言语与学生交流。小学高年级学生从其性格特点来说既有利于教育的一面,但也有不利于教育的一面,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思想较为早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常常容易造成对立, 使老师处在尴尬的境地。在我刚踏上岗位的第一个学期,有次跟位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闲谈时,他告诉过我,老师曾在班级批评要学会注意场合,不能自由进出老师的办公室,所以当他有不懂时想到办公室请教老师时却又怕会遭到老师的批评。这位学生的话使我几度深思:师生的交流,特别是与差生的谈话, 要更注意方法,有时简单

5、、直露的语言或不分场合的批评往往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所以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就要注意口头的表达,面对一个违纪的学生不能一味的批评,而是需用较些婉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劝说教育,较为常用的如 “你最近不是表现不错吗?今天怎么了?” “其实你是能改正的,前阶段表现不是很好吗?” 诸如此类的话语既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信赖,期待, 又能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教育的效果较为理想。四、要巧妙处理学生犯的错误和学生之间的磨擦。学生犯了错误,学生之间有了矛盾,班主任不能简单地批评,一味的批评,要问清原委,分析谁的责任大,化干戈为玉帛,并让他们握手言和。如我班的吴子健,我总是利用下课或是午休与其在校园里或是走廊里

6、边走边谈,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利于差生的转化。与学生谈话,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起平坐,给学生一个宽容的态度。即使谈话时学生出言顶撞,自己也要努力克制,冷静地加以处理。在前年的一节语文课上,我请黄泽文同学上黑板默写,他非但不去,而且大声喊叫“我不会,我不上去”,当时我非常生气,一时间自已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这样僵持了数分钟。我尽快地调整了自己的愤怒情绪,自圆其说:“课后请你认真复习这节课的默写内容,下回再请你”,过了几天我单独找他谈话, 在就像朋友间的闲聊中他承认了错误,并当场重新默写。这样的处理既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又给了学生改错的机会,不但体现了老师的宽宽的态度,也维护了差生的自

7、尊心。五、言传身教,以诚取信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因为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除了是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之外,还应当是学生道德行为的示范者。班主任的为人处世,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如果班主任与人为善,对人真诚,待人宽容,为人正直、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和态度为人处世。再好的语言,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实际行动,才更具有感召力,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负有教育训练的责任,需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应该自己做到,这样才是合理的。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同时,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师生朝夕相处,教师如果能为人师表,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看似不教是真教。这样,学生学有榜样,做有约束,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才算真正成功。总之, 要想带好一个班,班主任必须要有奉献精神,在各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对学生投入全部的感情,用宽广的胸怀接纳学生,耐心持久地做学生工作,一定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