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82241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 久久健康商城营养师讲座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

2、%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脑血管病病人怎样进行家庭护理?发生脑血管病后,除及时请医生诊治外,家庭护理也是的重要一环,家庭护理有以下几方面:1、家属要多方耐心关照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风病人常表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失望,家庭要经常开导病人,使之心情开朗,消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利于病情好转。2、注意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中风病人宜食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可让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过咸、过甜及辛辣、

3、油腻等食物,并应经常保持二便通畅。 3、要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家属要鼓励或帮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肢受压时间过久而发生褥疮。一般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还应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皮肤有轻度破溃时,可用滑石粉或涂些龙胆紫药水治疗。破溃严重或局部发黑,可在患处放置气圈,避免局部受压,并注意敷药,使之早日痊愈。经常更换体位,也有利于痰液咯出及改善肺部血液循环,故可有效地预防肺炎的发生。4、加强语言训练及被动活动患肢,促进功能恢复。当病情稳定时,家属应及早帮助病人进行语言训练及被动活动患肢。也可以自己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活动,防止瘫痪侧肢体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直,以促进

4、早日恢复语言和运动功能。脑血管病人为什么要注意口腔卫生? 脑血管病人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粘稠或因面瘫残渣易在病变侧面颊内停留,常导致细菌或霉菌感染,而发生口腔溃疡、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应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口腔护理。护理方法: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并用冷开水、1%双氧水、0.2%呋喃西林液或3%硼酸溶液作口腔擦洗。同时注意面瘫侧颊部粘膜的清洁,以免食物残渣滞留而发生口腔感染。如有口腔粘膜糜烂,可用1%龙胆紫涂抹,或用冰硼散、锡类散涂抹。口唇干裂可涂甘油或防裂油。如口腔粘膜及舌面上有片状或点状的白膜,提示霉菌感染,可轻轻拭去白沫,露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再涂上制霉菌素甘油或制霉菌素

5、麻油。此药可自己制作,将制霉菌素片压成粉状,拌在甘油或麻油中即成。有假牙的患者,每次吃过饭,要将假牙取下,用牙刷刷干净,待口腔清洁后,再带上,以免挂带食物。吞咽困难留置鼻饲管者,也必须注意口腔卫生,一般每日应清洁口腔两次。饮茶能预防脑血管病吗?饮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者会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茶叶具有清心明目、清热泻火、消食提神之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茶多酚、咖啡碱、茶碱、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烟酸等含量较高。茶多酚不仅可收敛、凝固细菌蛋白质,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并可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和提高其利用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

6、油三脂的浓度,增强微血管壁的韧性,从而减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饮茶所引起的兴奋作用,是咖啡碱的功效。由于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从而达到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茶叶中所含的茶碱,可以帮助溶解脂肪,有解腻减肥之效,并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利尿排钾的作用,故可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换言之,就是预防了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饮茶虽然对身体保健有一定益处,但一般不宜过多饮浓茶,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更不宜饮浓茶,否则,可能会诱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病情加重。.脑血管病有哪些先兆症状?脑血管病虽然起病急骤,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12天或前几小

7、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为“中风先兆”。脑血管病的先兆症状有哪些呢?一: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这是由于脑血管病供血不足,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二: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三: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四:意识障碍,表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

8、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五: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中老年人一旦有先兆症状出现,要特别警惕。此时,应让病人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必要时,应在病人平卧的情况下送医院诊治。肥胖是否会引起脑血管病?许多料表明,肥胖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出40%,突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86倍。为什么肥胖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呢?主要是因为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

9、动脉硬化。此外,肥胖者又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肥胖病人容易引起糖代谢失常,发生糖尿病。其机制是肥胖病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会造成饥饿感,使人的进食量增加,肥胖程度加重,进而使胰岛素的分泌相对不足更加严重,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可使小动脉玻璃样变,引起高血压而导致脑血管病。肥胖还容易引起高血压。有资料证明,身体愈胖,愈易患高血压。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体重指数均与血压升高成正比,而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由此可见,肥胖不可轻视,预防脑血管病应注意控制饮食,减少进食量及高脂肪饮食,增加活动量,减少肥胖的发生。急

10、性冠心病防治要纠正误区前急性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许多患者在防治上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救治的成功率。 急性冠心病患者的误区主要有三方面:1:认为心脏手术危险,很多人在紧急救命时仍不愿选择创伤小、疗效好的心脏介入手术,结果错失救治良机。 临床医学研究证实,急性冠心病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的救治效果最佳。目前,发达国家约9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在紧急救治时选择心脏介入等先进的手术治疗方法,使这一疾病的死亡率从30下降到5以内。而我国则有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仍然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从而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因此,急性冠心病患者应抛弃思想顾虑,力争及早防治,获得最佳治疗效果。2:在发生心绞痛等急性冠心病症状

11、时,把它当作一般的小毛病,认为稍作休息就能缓解,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3: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以为吃“速效救心丸”等普通药物就能挺过去,而不是及时赶往医院抢救,以至延误治疗危及生命;冠心病的防治一、一般防治 主要包括饮食、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戒断不良嗜好和相应的药物治疗。 1、安排合理的膳食,以预防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要避免多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 肥肉等)和含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如脑、肝、肾、心等动物内脏及蛋黄等)。 2、适当的体力活动。 3、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质血症和糖尿病。 4、戒烟。 5、药物防治心绞痛。 二、应急防治 冠心病人若经常有胸闷、胸痛症状,应常备硝酸

12、甘油、消心痛、心痛定、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夜间睡时也要放在容易随手拿到的地方。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含服1片硝酸甘油,含服后1-5分钟生效。为防止短时间内心绞痛复发,可随后再服1片消心痛。高血压病人或心绞痛伴有血压升高者,可口含心痛定1片,5分钟内开始降压,可持续4-6小时。中药比较常用的有:速效救心丸,能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当出现有胸闷、憋气、心前区痛等症状时可用,每次服4-6粒,急性发作时可服10-15粒,每日3次含服,一般在5分钟内心绞痛可缓解。冠心苏合丸,每次l丸,每日3次,口含或嚼服,起效时间较硝酸甘油慢,但缓解期长,心绞痛刚开始即服疗效佳。何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13、,一级预防的内容有哪些?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没有冠心病的人群进行对危险因素的干预,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其措施主要有: 一:控制高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应饮食清淡,防止食盐过多,多吃蔬菜、豆类等含钾高的食物及含钙高的食物,避免饮酒和肥胖,并适当运动,保持精神愉快。 二:降低血脂。较长时间的维持胆固醇于理想的水平,可达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或不加重冠心病的目的。根据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在生活中采取正确的措施。在膳食结构上,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多青菜、素食为主的优点,改变低蛋白、低钙、高盐的缺点,使总胆固醇水平保持在5.2mmol/L(200mg/dl)以下,对总胆固醇水平在6.24mmol

14、/L(240mg/dl)以上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降脂措施。三:增加体力活动。运动是最有效的健康手段。如能每日或至少隔日作2030分钟的中等程度的活动(达极量的50%70%)就能有效地增强心功能。四:戒烟。 五:调节A型性格。A型性格具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易激怒、缺乏耐心等特点。所以,A型性格的人宜针对性地采用心理调整、气功、太极拳等方法加以调整。为什么说脑动脉硬化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壁弹力层增厚,管壁变硬,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其发病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脂质代谢障碍,使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斑块,这

15、些斑块向管内凸出,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就像河流一样,若泥沙较多,天长日久,泥沙淤积,最终形成河流中断。脑血管因脂质沉积,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就容易发生脑血栓形成。另外,脑血管壁由于脂质积聚,内膜受损,结缔组织增生,变得脆弱,易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又易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可见,不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病,都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脑动脉硬化也是引起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过脑血管病是否还会复发?患过脑血管病是否还会复发,这是病人和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答复是肯定的。据报道约有 1/3的脑血管病人在5年内可能复发。脑血管病一旦复发,治疗更困难。有些病人常因反复发作而丧生,所以对脑血管病来说,应预防复发。那么,脑血管病为什么会复发呢?主要是第1次发病后,病情虽经治疗得到了控制,但引起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却没有完全消除。,这些病多属慢性疾病,彻底治疗是不容易的。经过治疗,一些易发因素,虽然一时得到控制,但病后若疏于继续坚持治疗,血压仍会升高;脑动脉硬化仍然缓慢进展;糖尿病、心脏病仍会依然存在,这些都仍然是引起脑血管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所以,脑血管病的复发问题应予重视,在恢复期除应积极采取各种康复措施外,还应注意治疗原发病,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性格与脑血管病有何关系?人的性格区别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