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79794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摘要汕头的教育水平居于全省的前列,每年都为各大名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然而,实 际上各中学的布局不尽合理,为此,我们通过对市区中学布局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以 汕头市区为例,结合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寻找适合与本城市中学布局的 有效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和措施。关键词中心城区 澄海区 人口分布 中学 学校布局 区位一、背景近年来,汕头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得到落实,进一步 深化,惠及面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政府与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汕头教育的投入继续增加,教学 环境不断改善,各中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尽管如此

2、,由于汕 头市内各地区地理、历史以及文化上的差异,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各地区人口的数 量及人口的增长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与不尽合理的规划分布。因此我们选择了“汕头市区与澄海区学校布局与人口分布”这个课题,以汕 头市区和澄海区的中学为例,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从而对全市进行研究 讨论和分析。二、现状与实例(一)图表分析图1:汕头市区部分学校分布成德业付汕头机回长江公寓文玉兰中学龙湖村竿平区文棘百欣中学龙湖区鑫湖美华龙人厦吾花形K眼付蜘物步行街池头市长平东型 +lL 回交聿怀中学否;:家私广场南敦广株隆园汕头君号 大酒店汕头市民政局至海湾入酒初汕头市地席局池头市 印珠中学汩头市 金砂

3、中学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卡留宣值金平区汕共市第 十一中学 汕头市f 光华小学夕时代广场表1:汕头部分区面积和人口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人口737658 人337406 人271986 人706239 人面积108.7平方公里103.6平方公里134.9平方公里345.2平方公里图2:澄海城区部分学校分布内粤海酒“3文澄乍中学园玉偶古育东湖丹II园下警珂强学校文寸华警华侨 又学校.澄海区+华协医院女华侨小学如东门京华侨中学澄海区遇海花园5店%渲弗京 门喝立中学又澄海实验学校金II圆小区澄海实验高级中学澄海区 中医医院|揪)51 |(二)举例分析例1:于调整澄海城区中学教育布局的征询书为进一步整合

4、和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 的普及提高,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区教育局针对当前城区中学教育 布局的现状和问题,拟于2010年秋季对城区中学布局进行调整。为增强决策的 科学性,现特向社会各界人士征询意见和建议。澄海城区现有户籍人口 24.3万人,设置中学12所,包括:澄海中学、华侨 中学、实验高中3所高级中学;凤翔中学、莱芜中学、澄华中学、汇璟中学4 所完全中学;实验学校、南翔中学、北秀中学、坝头中学、兴华中学5所初级中 学。在上述中学中,澄海中学、华侨中学、实验高中和实验学校为区直属中学, 面向全区招生;城区完全中学高中部面向城区三个街道和上华镇招生,在校普

5、通 高中学生3291人;完全中学初中部和初级中学分别招收学校所在街道的初中学 生,在校学生12987人。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目前我区城区中学教育布局存在几个突 出问题:一是除区直属高级中学外,城 区其他普通高中均设于完全中学之内,布点分散,规模小,办学效益较低。二是城区初中办学条件滞后,办学水平不均 衡的状况明显存在,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质量亟待提高。三是澄海 实验学校改制时间紧迫。澄海实验学校创办于1998年,2004年经批准改为由澄 海区宁冠园开发有限公司承办,资产国有,按照民办机制收费。根据广东省教育 厅等六个部门关于清理规范义务

6、教育阶段改制公办学校的意见(粤教基 200945号)文件精神,澄海实验学校应列入改制范围,恢复公办性质,按公办 学校的管理办法管理和收费。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区城区中学教育布局应当着手进行调整,并实现以下 目标:第一、在继续办好澄海中学、华侨中学、实验高中等城区直属高级中学 的同时,通过对城区其他中学布局的调整,在澄海实验学校和城区完全中学中, 选择一所可容纳城区三个街道和上华镇高中学生就读的学校,办成区域性直属高 级中学,切实提高城区高中办学的规模效益。第二、通过对城区中学教育布局的调整,实现完全中学的高、初中分离,改 善初中办学条件,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进程,促进初中均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7、和教育质量。第三、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妥善对澄海实验学校实施改制,办成公办学校, 促进我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例2::汕头市实验学校改制高中汕头市实验学校恢复公办体制,并从今年即2010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中一年 级新生,计划招收10个教学班共500人。根据国家、省关于清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公办学校的有关要求,有关方 面已经完成了市实验学校体制转换的相关工作。经报市政府同意,市实验学校恢 复公办体制,办成普通高中。按照该校招生计划,2010年秋季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10个教学班,每班50 人。其中,音乐、美术特长班各 1班共100人。本着就近入学原 则,招生范围主要面向金平区、 龙湖区,以及已在学

8、校周边购房 且具备走读条件的各区县学生。 同时,学校将于3年内严格控制 择校生比例,制定奖学金制度, 对优秀学生给予适当减免学费 的奖励。按计划,市实验学校的 办学规模定为48个高中教学 班,学生总数2400人,实行公办收费、全部走读制度。据了解,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金山中学、汕头一中、华侨中学3所学校, 每年将各派出3名高级教师,组成教学专家团,到市实验学校支教,充实该校教 学力量。同时,从高中管理、师资培训、校园建设等方面,给予该校帮助和支持。 市教育部门力争用5年时间,把市实验学校办成普通高中名校,争创国家级示范 性普通高中。法就近入学的问题突出。三、问题分析(一)汕头市普通中学分布存在

9、的主要问题:1. 中学空间布局不合理,地区间就学压力不均衡。中心区有的区域中小学校配套过度密集,有的区域中小学校配套严重不足, 形成中小学校服务半径远近不均匀的状况,造成学生无法就近入学的问题突出。2. 中学生均用地区域分布不均衡,老城区学校生均用地不足。从现状来看,每名学生平均用地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基本达标。但是在老城区, 中小学校学生平均用地低于标准,特别是一些居住人口密集地段的学校班级人数 高达70多人,生均用地仅为6-8 m2左右,用地极为紧张,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 定的标准。3. 部分学校为筹集办学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利用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地域优势, 通过买卖等方式,将部分用地改为商业用房

10、,从而筹得资金,却造成了教学用地的 紧缺。4. 校点布局与人口分布比例不调。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校点布局分散,学校规模小,办学成本高, 学生少,办学条件和质量较差。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不均衡。主城发展很快,教学质量上升很大;主城周边 学校发展相对较差。5. 大量人口东移,使老城区的相当部分楼房呈现“空巢”或“半空巢”状态,不少 旧楼房不是住着一两个老人,就是被出租给外来工,教育需求越来越少。而同时, 不断涌向新城区的“东飞”人流,则让新城区原先的教育资源不堪重负。据新城区 的5所中小学校透露,近3年来,他们几乎是年年增班扩大招生人数,但仍难以 解决学位紧缺的矛盾。某中学开办3年,学生人数

11、就增至3000多人,其中,新 生班级竟达10多个。(二)成果分析1. 造成校点布局与人口分布、地域不协调的原因在于:由于历史的原因,“粗放型”办学思想造成办学规划较差,加之城市发展比农村 快,资金投入面向城市是必然,因此,造成农村学校办学困难。同时,随着计划 生育孩子减少、部分家长为追求高水平教育而择校,使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无生源, 而部分学校容纳不了学生的情形显现出来。现在路修好建好,不用多少时间就可 以进城,导致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到城里就读。涌入主城学校后给主城学校 造成压力。2. 造成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在于:一是学校自己建设与发展上跟不上时代要求,学校越办越差;二是后期教育

12、投入给学校带来不均衡的因素;三是办学条件限制。如某中学沿着“构和谐、提质量、扩规模、增效益”的工 作思路,教职员工同心同德,辛勤耕耘,导致周边大量学生涌入该中学,周边学 校生源减小,教室,寝室闲置,而该中学校舍不够,宿舍是教室改建而成,条件 差;这样又会导致我们已有的好生,家庭条件好的转入市区、城区,形成恶性循 环。这些都体现出我市办学规划没有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性。3. 造成教育格局的不合理在于:很大程度是由于“孔雀东飞”,老城区人口大量的东移,而该地教育资源未能有效 补充“供给”,让新城区原先的教育资源不堪重负而造成的。新城区的土地开发利 用,房子建起来了,卖出去了,学校却没有配套建成交付使

13、用。所以,严格上讲, “入学难,难入学”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学位紧缺,而是教育地域资源的不均衡引 发的相对性学位紧张。四、结论(一)中学布局主要影响因素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 基础教育作为人们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和个人发展的基础条件,关涉“学生” 家庭和社会的切身利益。实现基础教育发展的效率、质量和机会公平,是现代化 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中学布局应与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相适应,而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又涉及 到城市的发展、城市的人口及居住规模等等。因此从目前来说中学布局还存在着 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人口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发展规模、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学规模

14、大小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学校寄宿制的利弊等等。(二)总结,提出措施1. 城市的人口发展趋势及居住空间的迁移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多少关乎着学校的数量和规模。而中小学生是 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数量。因此人口的 发展趋势对中小学校未来的社会需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的聚集进一步又带 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造成城市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居住空间会随着城市发展 不断转移。城市中学与居住空间应保持相对应,每所学校和所服务的一定地域的 居住人口之间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加 大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2. 基础教育要均衡化发展。基础教育是教育

15、的基础,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公平的教育敏感领域。基础教育 均衡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教育公平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拓展,这不仅 是现实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反映,也是人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美 好理想,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数量和质量同时 发展,关键是中学发展均衡。它不仅关系到中学布局的均衡,而且还关系到学校 的教学质量的均衡,因为优质的教学质量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所遭遇到的“择 校热”的主要动力。反之,由于“择校”而导致城市基础教育布局混乱,有的学 校人满为患,而有的却招不满生源,并因此而导致学生上学距离加大,给城市交 通等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社会和经济正向城市化发展,大中城市扩展,小城镇建设,人口迅速向 城镇集中。由于受教育意识提高和就业的驱动,要求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机会分 配均等,这在城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心城区在大规模扩展,人口积 聚增加,旧城改造,新居民区建设,居民分布加速变化,使原来就欠缺的教育资 源正承受着极大的冲击。3. 学校布局合情合理。教育现代化必须提倡现代化办学,规模办学可以发挥城市的集聚作用,提高 办学效益。学校布局要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就是在改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