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279560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344 大小:25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4页
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4页
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4页
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4页
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3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 (一)、考试说明: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的形象一般分为: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2、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 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如李清照声声慢 杜甫登高 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如江雪 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木兰辞氓 (三)、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二、典型例题 (2023年全国)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3、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要求: 1、自主完成本诗歌鉴赏题。 2、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3 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即什么特点,什么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

4、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5、、典型意义。 5、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明确答案: (步骤1)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步骤2)一二句写冬至佳节,诗人远在邯郸的客店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三四句落笔对方,推想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 会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步骤3)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高考再现,赏析指导:(2023高考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

6、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诗中刻画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风。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 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什么形象 包括身份、特征)答题用语:诗歌写出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特点)的什么(类别)形象。 如:诗歌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结合相应诗句简要分析(具体分析上一步的判断依据) 3、形象的意义(概括作者在该形象上寄托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

7、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三、课堂精炼 (09全国卷)(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 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位不畏艰难困苦,指挥将士们奋勇杀敌、豪情万丈的将军形象。前两句描绘的是秋初边关的清冷,也暗示了局势的紧

8、张。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后两句写将军士部署战斗、指挥将士奋勇杀敌的场面,和对胜利的满怀信心。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决心和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

9、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 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

10、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课堂小结:总结方法,让学生答题是有法可依 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技巧手法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紧扣要求,整理思路,按步骤组织答案。 资料储备: 常见艺术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11、。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

12、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更多资料详见解密高考P77 课后作业: 1、写出几个你学过的有关人物形象的古诗词作品 2、完成以下练习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

13、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试分析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又有点孤寂的诗人形象。众鸟之高飞,孤云之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诗人孤独生活只有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唯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表现世俗的无情,从而写出诗人孤独寂寞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

14、形象。概括特点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分析依据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指出意义(情感)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籙,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 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