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79466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美术课程具有_性质,是学校进行_的主要途径。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四大学习领域。3、新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_、_、_三个维度进行表述的。4、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国家制订了_、_、_三级课程管理政策、。5、美术又称_、_、_。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_功能_功能和_功能。6、图案纹样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_纹样和_纹样。7、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_教材,新教材观是_教材。8、透视法又称_,常见的焦点

2、透视有_透视和_透视两种。9、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_和_两类,就活动特征而言,前者更倾向于外化,后者更偏重于内化。10、最早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为中心的传神论的画家是_时代的_,其代表作品有_、_。11、张择端的名作_是一幅被誉为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_。12、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石窟是_、_、_和_。13、中国古代园林可分为_、_、_三大类型。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具体可包括()等。a、绘画、工艺b、雕塑c、摄影d、电脑美术e、产品设计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a、后印象派之父b、现代绘画之父c、印象派之父d、当代绘画之父3、在塑造美术形象的艺术语言中

3、,线条、形体、明暗色调属于美术的(),而夸张、变形、对比,寓意、象征、抽象则是指()。a、艺术手法b、表现形式c、表现手段d、艺术规律4、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a、罗马式建筑b、拜占庭式建筑c、哥特式建筑d、拉丁式建筑5、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a、能解读身边的美术现象b、能运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念c、能熟练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如地描绘对象d、能自主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审美趣味6、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a、封建文化b、市民文化c、宫廷文化d、贵族文化7、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a、王洽b、张璪 c、王维d、张彦远8、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4、()a、红、黄、蓝b、红、绿、白c、绿、黄、紫d、黄、绿、白9、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a、形体结构b、光线明暗c、光色变化d、意象效果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记为对,记为错)1、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2、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指达芬奇、提香、拉斐尔。()4、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5、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6、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7、新印象主义又称为分割主义或点彩派,代表画家

5、有修拉、梵高等。()8、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9、印象主义这一名称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故莫奈有印象派之父之称。()10、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书四种书体。()四、简答题(10分)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五、分析题(14分)以下是针对牵牛花一课拟定的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请试用新课标理念分析两者的异同。教学目标一:1、初步认识牵牛花的生长规律,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画出其基本特征。2、通过课件了解牵牛花的相关知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发现、讨论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同形

6、态,学会描绘观察到的事物。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积极参与表现活动。教学目标二:1、初步了解牵牛花的生长规律,并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2、在观察、触摸中进行感官体验,认识、感悟牵牛花的生命形态之美。3、对牵牛花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六、图形表达题(每题8分,共16分)1、请把以下两组图形进行补间变化,即补充其间的五个过渡形。见例子。例:12、请对美术二字进行三种不同的装饰设计。 参 考 答 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人文美育2、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国家地方学校5、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7、视觉艺术认识教育审美6、单独连续7、教用8、远近法平行成角9、创作欣赏10、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11、清明上河图风俗画12、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13、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风景园林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1、abcde(一空)2、b 3、c a(两空)4、c 5、a bc d(一空)6、b 7、b 8、d 9、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 3、 4、5、 6、 7、8、9、10、四、简答题参考答案(10分)答: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1分)。其内容应包括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1分)美

8、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1分)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分)。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1分)。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领或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2分)。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1.5分)。五、分析题参考答案(14分)答:不同点:两套教学目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套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表现(3分),第二套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对植物生长

9、的感官体验的培养,重引导学生进行主观感受的表现(3分)。相同点:1、两套教学目标的拟定都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特征(3分),具有可测性(1分)。2、两套教学目标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2分),同时又注重了学科间的综合性(2分)。六、图形题参考答案(每题8分,共16分)(略)1、2、(略)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32分)l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_ 、_ 、_ 。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 。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_ 设计的。 4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

10、四个学习领域。5宋代有两位父子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米点山水”,父亲大米名叫_,儿子小米名叫_。 6画家_的素描画_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斗争场面。 7._是现代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之一,专门研究色彩视觉心理的新兴学科。 8中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要旨“六法”是指_ 、_、_、_、_。 9西方绘画中多用透视来虚拟性地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大多采用_透视来表现。 10虾是国画大师_所作,他画的虾在“_”与“_”之间,重墨突出了虾眼、省略了一些虾腿。 11中国古代瓷窑影响最大的是在宋代的五大名窑:_窑、_窑、_窑、_窑、_窑。 12流水别墅是_建筑师_的代表作。 13云南丽江纳西族

11、创造的文字_被称为活的象形文字,是“书画同源”的体现。14青铜器饰以饕餮纹,是我国_制时代青铜器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色彩三要素指( )。 A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B红、黄、兰 C色相、明度、纯度 D原色、问色、复色 2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 A画山水序 B林泉高致 c画山水赋 D历代名画记 3李公麟创作的动物画珍品是( ) A牧马图 B五马图 c五牛图 D照夜白 4荷兰一位善于应用局部光照明暗对

12、比的画家是 A哈尔斯 B蒙德里安 C鲁本斯 D伦勃朗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判断对错,对的请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北京故宫建筑群应用对称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皇权思想。 ( ) 2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蒂斯。 ( ) 3单色的绘画就是素描,因此,用一种水彩色或水粉色画出来的画也是素描。 ( ) 4超现实主义与超级写实主义同属一个艺术流派。 (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色调 2美术 3后印象主义 4墨分六彩 五、画线题。(将有关联的作品和作者用线联起来,每画正确一根线计1分,本大题计8分。) 田横五百士 亨利?摩尔 掷铁饼者 波提切利 溪山行旅图 丢勒 创世纪壁画 范宽 赛纳河 徐悲鸿 国王与王后 米隆 四使徒 米开朗琪罗 春 马约尔 六、论述题。(本题计8分): 请你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