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778583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科植物的栽培管理摘 要:本文从栽前准备、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 了木兰科植物的栽培技术。关键词:木兰科;栽培1 种植地点的选择将适应性较差、喜冷凉湿润的种类布置在沟谷或山坡下部近水源 的地方,切忌长期积水。并根据每个树种的最大冠幅来决定种植地点 及密度,大乔木的株距通常为610 m。多数木兰在全日照或部分遮 荫条件下生长较好,遮荫太多则会影响生长和着花。2 土壤要求木兰要求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因此,树穴至少 应相当于土球的两倍。在种植前,应对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其中最 重要的是增加有机肥,如堆积沤过的家禽畜粪便及腐烂的树叶、锯屑 等。3 移栽与定植移栽与定植应在其

2、休眠期内进行,一般在11月至翌年4月间, 盆栽植物则可随时移栽。胸径在10以上的大苗最好提前半年至1年 预先断根,等其长出大量须根后再进行移栽与定植。提前准备好大树 穴,肥料和其他添加物与土壤充分拌匀。定植深度以土球顶部低于穴 边25 cm为宜。定植后用竹竿或树杆支撑牢固。4 抚育管理4.1 灌溉浇水移栽定植后,最重要的管理是适当浇水。可在树干基部周围盖上 一层覆盖物如稻草、尼龙薄膜等,以保持土壤潮湿和减少杂草生长。4.2 除草定植一段时期后,需进行除草和树干周围表土层松土,但不能过 深,避免表土层浅根被锄头和铁铲损伤。最好不要用除草剂进行除草。4.3 施肥定植一段时期后,可增施一定量的化肥,

3、但应避免施含有石灰成 分的化肥。应尽量在春季和夏季施肥。北方7月底之后应停止施肥。 施肥时最好施在冠幅所能达到的范围边缘上,不要太靠近树干基部。 木兰科植物也可以进行叶面施肥。4.4 修剪通常木兰科植物不需要修剪,但对畸形的植株应该作必要的修 剪。嫁接苗的萌生条也应及时剪除。另外还应剪除不符合造型的顶枝。 弱枝、枯枝和病枝也应剪除。5 病虫摘自: 害防治5.1虫害5.1.1白兰丽绵蚜。大量发生时寄主主枝干上布满灰白色粉末状 蜡质分泌物,生长势弱,叶黄枝枯。其中春秋两季发病较重。防治: 保护天敌,避免在天敌活动盛期喷药;钻孔注药,视树径大小, 在树干基部周围钻孔,孔要深达木质部,灌注内吸性强的药

4、剂,通过 药剂输导至受害部位杀死害虫;直接喷雾防治。5.1.2考氏白盾蚧。发生时叶片出现黄斑,植株生长衰退甚至落叶。防治:做好苗木检疫;在成虫孵化盛期和末期,可用优乐 得、氧化乐果、速扑杀、喹硫磷等约剂喷杀。5.1.3 木兰青凤蝶。其幼虫取食嫩叶、嫩梢;随着虫龄的增长, 取食逐渐由叶缘延伸至叶片中部,严重时叶脉也被食光。防治:人 工捕捉卵、幼虫和蛹;保护天敌;在各代幼虫发生期可用敌敌畏、 敌百虫和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5.1.4咖啡木蠢蛾。寄主广泛。第1代成虫发生在3、4月,第2 代发生在8、9月。防治:在蛀孔内灌注敌敌畏、敌百虫等药液; 及时剪除虫枝,集中烧毁。5.1.5蛴螬。金龟子的幼虫,

5、在木兰苗圃中主要有华脊鳃金龟、 红脚绿丽金龟等。防治:育苗播种前,用呋喃丹处理土壤;发现 蛴螬危害时,可用敌敌畏、敌百虫、氯丹等药剂稀释后,浇灌根部; 消灭金龟子。5.2病害5.2.1苗立枯病。症状:木兰幼苗受害后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 逐渐扩展成凹陷病斑,严重时环绕全茎,致使幼苗枯死。一般在低温 阴雨、土壤粘重条件下,病害严重发生。防治:播种时,采用无病菌的新土、砂土或消毒土;做好排 水,合理遮阴,适当施磷、钾肥;发病时可喷药剂防治。5.2.2根腐病。症状:植株矮小,叶色变黄,自下而上脱落,侧根少甚至细根腐烂或消失。防治:避免土壤积水;病初可用多 菌灵、敌克松、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病株根部可

6、用12%石灰 水浇灌。5.2.3炭疽病。症状:幼叶、嫩枝边缘先感染发生。幼叶产生黑 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形成浅灰褐色或紫褐色枯死斑。防治:清除枯 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发病期间可用药剂喷雾防治;应重视苗 期和幼树的防治。5.2.4黑斑病。症状:多危害幼苗或幼树,受害后叶片产生紫黑 色小病斑,后逐渐扩展为褐色至黑褐色斑块,斑块边缘有轮纹,中央 呈灰白色,严重时造成落叶。防治:发现病叶立即剪除烧毁;增 施磷、钾肥;发病期间可用药剂喷雾防治;(4)注意苗期和幼树的 防治。总之,木兰科植物的栽植技术与其栽培环境及气候因子有着密切 的关系。应做好宜林地的选择,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合理地使 用药剂以及保护自然天敌等综合措施,才能使木兰科植物生长良好。(责任编辑张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