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277760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分析一、 超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云桌面的使用体验超融合是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云端超融合所交付的不仅是软硬一体的超融合方案,更是一套完整的云平台服务:用户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就能够得到完整的云服务。超融合平台为云桌面提供了更灵活、更可靠以及更高性能的支撑平台,对云桌面的使用体验提升提供了更好的支持。二、 网络设备行业基本情况网络设备是指构建整个网络所需的各种数据传输、交换及

2、路由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接入点和光缆等。网络设备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硬件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上层应用。网络设备行业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影响着社会信息化进程,行业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运作方式,对社会生产、商业运作模式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网民数量增长,互联网设备接入数量快速增加,同时,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在内的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进一步带动全球互联网数据流量不断增长。根据IDC发布的数据,全球数据总量由2019年的45ZB将增长至2025年的175ZB,

3、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40%。在此背景下,数据流量的高速增长推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IDC数据统计,2016年全球主要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无线产品和路由器,下同)市场规模为4449亿美元,2021年上升至542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3%。其中,2021年交换机产品市场规模为307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0%;无线产品为7646亿美元,同比增长2040%,路由器为15860亿美元,同比增长650%。聚焦国内市场,政策扶持是推动网络设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鼓励和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并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2015年,

4、国家相继出台互联网+宽带中国等一系列政策,激发了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浪潮;2020年,国家提出新基建战略,倡导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强劲动能。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国家发改委将在2020年制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并实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重大工程,将在全国布局10个左右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释放消费潜力,加速5G网络建设和场景应用,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的相关政策文件,推进5G、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网络设备作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支撑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内市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网络设备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且增速高于全球市场。根据IDC数据统计,预计2026年我国主要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7056亿美元,较2020年相比增长653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4%。三、 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驱动交换机产品架构的开放式创新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需要较多数量的交换机,对交换机产品的兼容性及开放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云计算市场不断发展

6、,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加速,在此背景下,软硬件解耦的白盒交换机市场得到迅猛发展。白盒交换机将硬件与软件分离,下游数据中心客户可选择为交换机安装外部操作系统或在交换机厂商已提供开放式操作系统基础上开发上层应用软件,并实现对交换机的统一部署与维护,极大提高数据中心运维效率。四、 网络设备行业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未来网络设备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受益于信息化程度加深带来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将受益于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带来行业持续的更新换代。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网络设备需求。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即将迈入

7、5G时代。网络设备作为信息化技术的基础架构,将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IDC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网络设备市场规模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交换机和无线产品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信息化空间巨大,市场增速高于全球。我国不断在产业政策层面鼓励与支持信息化水平提升,相继推出宽带中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鼓励信息消费等举措,在过去出现了明显的信息化建设浪潮。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道,我国信息化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2016年位居全球第25位,但距离全球发达国家仍有一段距离。伴随我国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网络设备行业也将直接受益。根据第三方数据,到2020年,我国企业级交换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

8、达到385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302%;无线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503%。预计中国的网络设备市场规模整体增速高于全球市场。网络设备不断升级,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传导到硬件设备层面,尤其是数据中心市场。数据流量的增长将驱动主流网络设备不断升级,一般来说3-5年便会更新换代一次。目前数据中心网络正从10G以太网逐步向25G以太网升级,以网络设备中最主要的交换机来说,在主流的叶脊架构下,叶交换机升级为25Gbps,脊交换机升级为100Gbps。未来还将持续向100Gpbs/400Gbps升级,产品持续的更新换代将驱动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五、 云计算及数据中心产业高速

9、发展带动网络设备市场增长数据中心是为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提供的特殊基础设施,其上游包括IT设备、电力及制冷设备等基础设施,下游服务于云计算厂商、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的数据流量需求。全球互联网数据流量不断增长推动了云计算产业发展,从而驱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的增长,并进一步带动上游IT设备等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其中交换机作为不可或缺的核心组网设备之一,其增长动能也将与数据中心行业保持一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市场的8%,同时,美国企业上云率已达85%,欧洲国家企业上云率也已接近70%,而我国各行业上云率仅为40

10、%。上述差异高于两国之间在经济总量、互联网流量等方面之间的差异,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云计算行业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追赶效应将促使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发展,并带动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IDC数据统计,预计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3,200亿元,同比增长288%,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六、 网络设备产业链芯片是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芯片约占原材料成本的40%左右,目前全球高端芯片主要依赖于进口,供应商包括Broadcom、Marvell、Realtek、Cavium、MTK等等。各芯片厂商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并通过兼

11、并重组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力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未来随着芯片厂商的竞争加剧以及程度的提升,将有利于网络设备厂商。七、 网络设备行业与白牌化趋势,逐步改变竞争格局与中国网络设备市场参与者一直较为稳定,以交换机来说,全球市场主要参与企业为思科、华为、HP、Arista、Juniper和新华三。根据第三方统计,上述6家企业在全球交换机市场的合计市场份额为8090%。国内企业级交换机市场的主要参与企业为华为、新华三、思科、星网锐捷和迈普技术,上述5家企业在国内企业级交换机的合计市场份额为9170%。然而与白牌化趋势不容忽视,有望逐步改变行业竞争格局。信息安全政策频出,网络安全内涵延伸。近十年

12、来,全球网络安全事件频发。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安全军备竞争。我国关于信息安全的政策频出,2016年甚至将信息安全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政策与产业链需求双重驱动,有望加速发展。虽然我国信息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然而中国信息安全一直存在三大黑洞: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这3个层面的安全也就成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核心所在。最近中美经贸摩擦,再次给国内产业链敲响警钟,环节已经严重威胁到相关企业供应链安全,并且对企业经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国产化趋势已经刻不容缓。在国家强力政策及产业链需求的快速推动下,网络设备的有望迎来加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需在核心软硬件层面实现自主可控。网

13、络基础设施作为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是最底层信息安全的保障者。我国当前已经在网络基础设施层面,如光纤光缆,光模块等领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然而在更高端的领域,如若关键信息在链路层直接被窃取转发,即交换机、路由器、无线设备等产品,那么再完善的信息安全产品也无法保障安全。目前国内交换机市场以第一类和第二类产品为主。例如交换机来说,产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进口交换机,即产品的交换芯片、CPU和操作系统均采用国外品牌,并在国外开发生产;第二类是国产交换机,即产品在国内开发生产,操作系统属于自主可控,但核心芯片有一样或者多样采用海外进口;第三类是自主可控交换机,即核心软硬件,如操作系统、交换芯片和CPU

14、的核心均属于自主可控,同时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等均由国内厂商完成。目前市场上交换机主要以第一类进口交换机和第二类国产交换机为主,第一类产品厂商主要为思科,第二类产品厂商主要有华为、新华三、星网锐捷、迈普等。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产品均尚且无法形成真正的自主可控。自主研发SDKAPI接口可加入安全检查逻辑,规避了国外通用芯片API和保密调用方式访问的安全漏洞,对需要芯片配合实现的恶意窃取行为方案启到屏蔽作用,间接保护了信息安全。规避了扰乱控制层信息非法行为的可能,不存在恶意的固化硬件逻辑,无法通过国产CPU下发窃取信息指令到芯片,规避了需要CPU配合的信息窃取行为。内存是系统运行过程中保存程序指

15、令和程序计算结果的器件,本身没有数据处理、编辑和发送相关的固化处理逻辑,目前未发现安全隐患。网络设备厂商紧抓机遇。然而三类产品替代难度也是循序渐进。短期来看,国产交换机替代进口交换机有望进行。根据产业链草根调研,国内大型云计算厂商、政府、金融、电力、石油等高端企事业客户均有不同程度的倾向使用国内企业产品的意愿。长期来看,实现核心软硬件的完全自主可控在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网络设备厂商也一直在践行自主可控的道路之上,例如新华三把自主可控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已经研发国产交换芯片,并携手紫光集团、龙芯,打造基于纯国产CPU和服务器的完全自主可控产品。在的大趋势下,国内网络设备厂商有望化挑战为

16、机遇。八、 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设备行业应用领域广泛网络设备是用于连接网络,维持网络数据传输功能的物理实体。网络设备是互联网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属于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架构产品。网络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与日俱增。基本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交换机、路由器、无线接入点(WAP)、网关、集线器、网桥、网络接口卡(NIC)、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光纤收发器、光缆等等。其中交换机和路由器是最主要的产品。网络设备应用领域广泛。网络设备按应用领域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消费者网络设备、企业网络设备、数通网络设备和电信网络设备。消费者网络设备主要针对家庭及个人消费市场;企业网络设备主要应用于非运营商的各种行业应用市场,包括政府、金融、电力、医疗、教育、制造业、中小企业等市场;数通网络设备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市场,用于实现数据中心内部及互联之间的传输;电信网络设备主要应用于电信运营商市场,用于搭建核心骨干网。应用领域从前到后,解决方案的复杂程度、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