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776421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父爱之舟 导学案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父爱之舟同步练习 思维导图知识梳理父爱之舟这篇 散文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 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 ,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 人感动不已。过关演练一、单选题1.下列对父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B. 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 C. 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2.理解句子,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 ) A.使紧 B.非常接近,空隙极小C.事情非常急D.经济不宽裕(2)父亲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A.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B.给人加恶名

2、C.不值得,吃亏D.受到不公平的待遇3.下列对课文题目“父爱之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爱之舟,的“舟”指的是姑爹的小船,文章多次写到它,是全 文的线索B. 这条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这条船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 望,体现了文章的主旨C. 这条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爱与希望,也体现出父亲的艰辛 D. 这条小船是姑爹的渔船,突出了父亲和姑爹的关系和睦4.下列每组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 茧子B. 高跷C. 启迪庙会主席嫁妆春蚕不屑上邀客践冤枉恍惚恍恍惚惚恋恋不舍摇撸二、填空题5.填写近义词朦胧-_艰难-_委屈-_节省-_快乐-_启迪-_嘲笑-_明显-_6.补充本课出现的

3、词语,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结结_ 人_人_ _层层 千变_ _不舍 恍恍_(2)与结构相似的词语有:_。词语的反义词有:_。(3)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_的心思。(选 词填空)7.读拼音,写字词。(1)他 xin ki_炕 x_,从下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 (2)这里的 s chu_ 非常漂亮,很多人下了订单。(3)他还没 b y_就在这里做 jin zh_,非常辛苦。 8.辨字组词。订_糖_钉_塘_盯_唐_三、现代文阅读 9.课外阅读兼_署_廉_著_歉_暑_陪_赔_倍_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

4、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1920 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 20 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

5、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 了全部往返路费。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1932 年 5 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 月 29 日这天,华沙的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

6、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 么热爱,那么尊敬!(1)联系课文,解释下面的词。著名:_默默无闻:_(2)按分好的段落,写出段意。(3)文章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4)选择正确的答案。课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邀请欧班老师到家里作客和把老师推上主席台两件 事,这件事说明了:( )居里夫人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居里夫人成为世界名人后,仍然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 居里夫人不爱摆名人架子,待人礼貌。(

7、5)居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别人尊重时,为什么首先想到欧班老师。 10.课外阅读。父亲的画面(节选)刘墉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 在眼前。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父亲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 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

8、中,“踏雪无痕”和“浪里 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b b)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 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 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 , 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

9、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 才打。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 会再去叮我儿子!”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yn yn) 红的血迹(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 , 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 子!“这句话中划线的词语“气候”的意思是( )。A.时令,节气。B.天气。C.结果,成就,前途。D.人的神态风貌。(3)短文一共描述了五件与父亲有关的画面,其中_

10、、_、_ 、_这四个画面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_ 这个画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4)父亲对“我”的宠爱,母亲不无抱怨,甚至认为“我”可能因为父亲的宠爱而成不了气候。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待父亲对“我”的 这种宠爱的。(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提示: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 析。)四、综合题1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与“我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是 (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B.我要钱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D.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2)这是我第

11、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 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这里的“新滋味”具体是指_。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新滋味”,请举一个你自己的事例。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 A2. (1)D(2)C3. D4. B二、填空题5. 模糊;节约;困难;愉快;冤屈;启发;讥笑;清楚6. (1)实实;山;海;密密;万化;恋恋;惚惚(2)无拘无束;千篇一律(3)7. (1)掀开;席(2)丝绸(3)毕业;兼职8. 订造;兼职;陪同;糖果;部署;钉子;廉价;赔偿;鱼塘;著名;盯 住;道歉;一倍;唐代;暑假三、现代文阅读9. (1)有名;不出名,不为人知道。(2)第一段:概括介绍居

12、里夫人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重时,首先想到自己少年时代的欧班老师。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取得成就后,给欧班老师写信,邀请老师到法国自己家里做客,并热情款待老师,和老师亲切谈心。第三段:写居里夫人到华沙参加镭研究所开幕典礼时,亲自把欧班老师推上主席台,赢得在场的著名人物向她们热烈鼓掌、致敬。(3)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 (4)(5)因为欧班老师是教法语的,为居里夫人从小就打下良好的法语基础,为她后来长期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能。居里夫人的成功和欧班 老师的劳动是分不开的。10. (1)b;yn(2)C(3)玩滑梯;讲故事;教写字;打蚊子;看照片(4)一方面,给了“我”童年的快乐,保护了“我”作为儿童的天性;一方面,培养了“我”读书、绘画、写字等有关学习的兴趣,对“我”能取得 今天的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5)内容上: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表达“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结构上:照应开头。四、综合题11. (1)C(2)生活贫苦的滋味;父母为供“我”上学四处筹钱的滋味;独自在外求学的滋味;背负家里的希望与责任的滋味。我们一家人生活在农村,虽然不算贫困,但妈妈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