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校本课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75540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5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校本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物理校本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物理校本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物理校本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物理校本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校本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校本课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城中学物理校本课程一、课程开发背景: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 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 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 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 究和实验工作。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 关于物理知识的仁爱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 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百不见,从而造成了实际生 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

2、活,勇于探究 ,学以 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方法,积极组织引导 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 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二、课程开设指导思想:校本课程首先要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这也是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根本指导思想。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 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爱好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个 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贯穿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 色的具有延续性的课程体系。三、课程开发目标 :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

3、以致用,促进发展” 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 1 )知识与技能: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 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 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 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 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第一课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

4、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 迷。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幺在乘坐过 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 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实际上,过山车的 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 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如果能亲身 体验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 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次同物 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 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 你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 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 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 和乘坐者的反应。在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 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

5、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 这时起,带动它沿着轨道行驶的惟一的发动机将是引力势能,即由引力势 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 第一种能,即引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是由于它的 高度和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来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处于最高点 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 降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它不会消失,而是转 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能。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 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康城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生

6、活中的物理 这就是为什幺要设计成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要低的原因:过山车 已经没有上升到像前一个小山丘那样的高度所需要的机械能了。过山车最后 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 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 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引力作用于过山车中部的质量中心的缘 故。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产 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质量中心正在加速向下。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 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甩出去。车 头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它的质量中心在“身后

7、”,在短时间内,它虽然 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质量中心越过高点被引力推动。到达“疯狂之圈”时,沿直线轨道行进的过山车突然向上转弯。这时, 乘客就会有一种被挤压到轨道上的感觉,因为这时产生了一种表观的离心 力。事实上,在环形轨道上由于铁轨与过山车相互作用产生了的一种向心力。 这种环形轨道是略带椭圆形的,目的是为了 平衡引力的制动效应。当过山 车达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事实上它会慢下来,但如果弯曲的程度较小时, 这种现象会减弱。一旦过山车走完了它的行程,机械制动装置就会非常安全 地使过山车停下来。减速的快慢是由气缸来控制的。第二课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

8、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 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 方便实用,下面分别介绍自行车的有关原理和其中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一)自行车的有关原理一、车体设计原理A:手把连接前轮的转向机制是轮轴的运 用,一般女装车手把大多比较宽,就是因为把 “轮”的半径加大,可以更省力,骑起来很优 雅.B:剎车把手是一个简单的杠杆,使用者 用很小的力就可对剎车片产生很大的压力.C:前剎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车轮减速,同 时在接地点产生向后的摩擦力来使车体减 速.以前轮夹式剎车和传统后轮轴心的盘式剎 车来比较,对同样大小的剎车压力而言,前者 因力臂较长,会比后者有较大的力矩,效果较 佳.D

9、:接地的轮胎也是靠摩擦力使车子前进,剎车也是同样道理.E:轮轴中央用滚珠轴承加黄油来减少摩擦,提高传动效率.F:踏板是轮轴的运用.G:前后齿轮是利用链条传动的齿轮系 统,因为前大后小,所以费力而省时,可以 把车子加速到很快.H:后齿轮传动给后轮是一种作用力施 在轴上的轮轴系统.I:有些座垫下方是以弹簧为避震器, 是弹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为弹簧秤外,另 一大用途.J:新型自行车有些装上油压避震器,是帕斯卡原理的运用.二、为何自行车刚骑动时手把会不自觉转动?自行车基本上是两点着地,骑动时可以不倒下是因为两轮滚动时产生水 平方向的角动量;当车子几乎静止时角动量消失了,质心要通过底座(人和 车体在地面

10、的投影)的机会非常少,不可避免就要倒下,此时若转动手把就 会产生垂直方向的角动量,使车子保持平衡,这点和飞盘转动时可以保持平 稳飞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为转动不是很完整,方向又一再改变,所以一 般不能撑很久三、变速原理设前齿轮半径a、后齿轮半径b, a/b的比值愈大,可以愈省力,但省力 一定较费时,所以车骑得不快,一般在起动时会把a/b调小一点,比较容易 克服最大静摩擦力,之后再把比值变大一辆十段变速的自行车有两个不同 半径的前轮,后面有五个,以共有十种组合四、剎车原理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急剎车车子可能向前翻倒先考虑前轮剎死的情 形:此时以前轮着地点为支点,因车子有向前的惯性(人车的质心明显在

11、支 点右上方),很容易有向前翻的情形发生;那后轮剎车的情形又如何呢?如果 后轮剎死了车子的惯性一样向前,但此时前轮对地面的压力会增大,相对减 少后轮的下压力,所以翻车的机会较少,当然若是向前的惯性实在太大,车 子一样会以前轮为支点旋转而使后轮会上跷综合以上可知:自行车最好不要单独剎前轮,若只有一个剎车系统应装 在后轮,当然两轮一起剎车最理想不论用那一轮剎车,前轮的下压力一定 会增大,后轮的一定减少,所以前轮的剎车摩擦力比后轮的大所以在机车 或汽车上,效果较佳(当然也较贵)的碟式剎车装在前轮,后轮再装鼓式剎车, 此即常在汽车广告中听到的”前碟后鼓”,但注意使用的前提是前后剎车一定 同时作用,以免

12、翻车(二)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图1和图2是两种常见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 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具体来 分析一下ffl 1轻便口行车圧2山览口帝平一、力学知识1. 摩擦方面(1) 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 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 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 便.(4) 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 大摩擦力,(5) 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13、是自行车前进的动 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 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 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 S=2 X 10Cm X 5cm=100X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6.5 X 104Pa.(2) 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3) 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 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

14、温度一定时,气体 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 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 轮轴方面(1) 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 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2) 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 为一个省力杠杆.(3) 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4. 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 惯性方面(1) 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 它有惯性.(2) 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 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

15、惯性而向 前飞出去.6 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 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 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 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3) 如图4所示,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 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7声学方面(1)自行车的金属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 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 动而引起的.8齿轮传动方面(1)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 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 的角速度为3,则有

16、V = 3R .二、热学知识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 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 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三、光学知识一不遽明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 设计很巧妙,组成如图6所示,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 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 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 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 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 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