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75345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模拟真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增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档的动机。【解析】布鲁纳的认知构造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构造。【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代此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来。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体为( C )。

2、A.世纪代此前 B.19世纪8年代C.9,0世纪代此前 .0世纪80年代2.“印度狼孩”的事实阐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尚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小朋友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4( B)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和认知构造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后目的是增进学生对学科构造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加涅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A.学习爱好和教师的期待 .学习爱好和远大的抱负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抱负 D.

3、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逆向负迁移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A.词汇学习 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浮现进步的临时停止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C)。A.克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措施协助学习,这种学习方略属于(D )。A.组织方略 B.精细加工方略 C资源管理方略D.复述方略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的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

4、思维状态.思维起点11.品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体现出来的心理特性和倾向,它是(D)。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因此这种行为属于逼迫行为,选B。【解析】领略属于理解。【解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解析】问题行为是一种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均有也许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解析】品德是稳定的心理特性和倾向。【解析】画线是复述方略,是认知方略的一种。【解析】在练习中期浮现进步的临时停止现象,在心理学上称

5、高原现象。A.焦急 B.逼迫行为 逼迫观念 D逼迫恐惊3.领略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复杂记忆 D.理解1.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B )。.对象不同 .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 都是一种教育性概念5.原则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合用于大规模范畴内评估个体(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构造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爱好B忠诚C.热爱D爱好【解析】比纳量表,又称比纳一西蒙量表。17世界上最出名的智力量表是(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编制。

6、.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8( C )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原则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解析】题干为自我强化的概念。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 B外部强化 C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A.认知构造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学习目的和态度2.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 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言语在心智技能中的作用。【解析】认知构造、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 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D.变化

7、动作方向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分).学与教互相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错在一起?(B)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管理过程2根据控制、成熟的规定、小朋友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DE)A专制型B.开放型 C.说服型 .放纵型 .民主型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ABC)。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C.消退 .惩罚 E.分化与泛化4.班杜拉觉得,行为的成果因素就是一般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BDE)。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5.如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构造

8、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解析】桑代克和贾德是初期迁移理论的重要代表。A.桑代克 B.贾德C.安德森 D加特纳 E.吉克【解析】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ABCD)。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如何骑车7.心理学家安德森觉得,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DE)。A动作的定向阶段 B.认知阶段【解析】在选项BDE中,应当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解析】AE属于专家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略。【解析】复述方略和精细加工方略是认知方略。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E.自动化阶段.一般来说,元认知方略可分为(CDE)。.复述方略B.精细加工方略 筹划

9、方略 .监视方略 E.调节方略9.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BCD)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协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提供多种变式,增进知识的概括.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构造 E.结合具体学科,专家思维措施10.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AC)。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分,共10分)1 逼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她不想考虑的事情。.教师的教学方略涉及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措施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_教学环境的设立以及师生互

10、相作用的设计等。3测量重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原则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成果拟定为一种量值,以表达学生对所测问题理解的多少。4.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才干、品德等决定的。5.教学环境涉及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波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6.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 场依存。.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8.形式训练说觉得,迁移是 无条件的、 自动发生的。9.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感性概括 和 理性概括。10.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的分类的重要根据 知识

11、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分).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持久的变化。.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毕其她活动的影响。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分)1教师如何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答: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

12、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合用于同类课题。()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限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适宜过迟,而应适时。2.简述发明性与智力的关系。答:研究表白,发明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朴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有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低智商不也许具有发明性;(2)高智商也许有高发明性,也也许有低发明性;(3)低发明性的智商

13、水平也许高,也也许低;(4)高发明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答: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和倾向。 一方面,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规定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毕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结识与行为的统一。4.简述心理健康的原则。答:(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5)人格

14、构造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5.简述教师的特性与职业成就的关系。答:(1)教师的认知特性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表白,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体现的清晰度有明显的有关;教师解说的模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有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她们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有关。(2)教师的人格特性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有鼓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她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3)教师的盼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觉得教师的盼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盼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六、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题分其18分).论述应当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的培养:(1)运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运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足运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对的指引成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答:青年期的心理特点,重要表目前四个方面: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社 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