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275316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一、单项选择 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 B. 月坛C. 天坛D. 地坛 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 黄帝B. 仓颉C. 太史籀D. 许慎 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 高士奇B. 钱学森C. 茅以升D. 竺可桢 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A. 太甲时期B. 武丁时期C. 盘庚时期D. 祖辛时期 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A. 春秋B. 战国C. 秦代D. 汉唐 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A. 宗法制的确

2、立B. 分封制的确立 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A. 荀子B. 董仲舒C. 刘禹锡D. 张载 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 A. 王阳明B. 王艮C. 李贽D. 颜均 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A. 汉朝B. 曹魏C. 隋朝D. 唐宋 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 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3、. 白居易 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A. 八尺B. 十二尺C. 十六尺D. 二十尺 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帕米尔高原D. 蒙古高原 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A. 九品中正制B. 汉代察举制度C. 门阀士族制D. 世卿世禄制度 15.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 DBDBD DACDA ACCBA二、多项选择题1. 东晋以后,佛教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有()A. 道安B. 道生C. 鸠摩罗什D. 僧肇 2.

4、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三母德”)是()A. 仁B. 义C. 礼D. 信 3. 历史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 吐蕃人B. 匈奴人C. 契丹人D. 羌人4. 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即()A. 相反而成B. “趣时”C. 利而不害D. “生生”与“日新” 5. 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A. 祭祀后土B. 居住方式C. 建筑格局D. 建筑仪式 6. 韩非子主要是把哪些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出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A. 孔子的“仁”B. 商鞅的“法”C. 慎到的“势”D. 申不害的“术” 7. 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A. 河

5、南战役B. 上党战役C. 河西战役D. 漠北战役 8.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最著名的有()A. 广州B. 福州C. 泉州D. 上海 9.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或叫“三大纲领”)是()A. 在明明德B. 在明人伦C. 在亲民D. 在止于至善 10. 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A. 知易行难B. 知轻行重C. 行先知后D. 知先行后1.ACD 2.ABC 3.AD 4.ABD 5.BCD 6.BCD 7.ACD 8.ABCD 9.ACD 10.ABCD四、判断改错题1.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从传统社会重视子嗣的情况

6、看,婴儿降生,是家族的喜事,因此,诞生礼不包括诞生前的求子仪式和以后的养育仪式。()答案:“不包括”改为“包括”。2.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是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的。所以说,广大地域决定了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3. 在山西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片宽平的汾河谷地,这里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据说夏禹时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夏禹时”改为“尧舜时”)4. 20世纪是战争与破坏的世纪,是一个革命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5. 中国传统文化是自成一统的,在整个漫长

7、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封闭的、排他的。()答案:“一直是封闭、排他的”改为“封闭、排他只是一段时间,从总体看,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封闭的、排他的”。一、单项选择题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 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论语雍也 D荀子不苟3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A气候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国际条件 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A温带气候 B亚热带气候 C高原气候 D海洋气候 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A“天” B“地” C

8、“天下” D“地上”6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B采集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C手工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7司马迁的史记中,“五帝”的谱系是()A神农氏、有巢氏、黄帝、高辛和尧B有巢氏、黄帝、高辛、尧和舜C黄帝、颛顼、高辛、尧和舜 D黄帝、高辛、神农、尧和禹 8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的年份是()A公元前717年 B公元前727年C公元前737年D公元前771年 9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A夏代B殷商 C秦代D汉代 10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于()A农商经营B行商经营C坐商经营D官商经营11使

9、用狗拉爬犁的民族是()A汉族 B回族C傣族 D赫哲族 12北魏设在洛阳宣阳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的地方名叫( )A四夷馆B十三行C国宾馆D迎宾楼 13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至少是在()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 D18世纪 1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15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的是皇帝的()A行政权B财经权C司法权D军政权 1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称为( )A行卷B公卷C投献D八股文 17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10、A分封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8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 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人是()A战国荀子B唐代刘禹锡 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张载 20原始道教最初称为“五斗米道”,又叫()A天师道B正一道C全真道D一贯道 21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A胡旋B凉州C绿腰D霓裳羽衣舞 22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A周公B孔子C孟子D董仲舒 23秦代统一的文字是()A大篆B金文C隶书 D小篆 24首次提出“六书”的著作是()A史籀篇 B仓颉篇 C说文解字 D急就章

11、2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A陈独秀 B孙中山C章太炎D胡适CACBC DCDAB DABBC DBBAA DCDCB二、多项选择题 2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 B雕塑 C书籍D筷子E衣物 27“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的提出者或出处各是()A管子B管仲 齐民要术 D贾思勰 E绎史 28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高潮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外,还有()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之际 D明朝 E清朝 29下列人物中,以治水闻名的有()A大禹 B神农C李冰D崔寔 E李斯 30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有()A信仰标志B仪礼标志C体型标志 D职业标志

12、E情感标志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ACAC DCDAB DABBC DBBAA DCDCB 二、多项26.BC 27.CD 28.BC 29.AC 30.ABD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曹魏时期选拔官吏的方法是()A.九品中正制 B.察举 C.科举 D.门第 2.中国最早的国家法律为()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3.“儒户”出现在( )A.唐B.宋 C.元D.明 4.“三纲”一词最早见于()A.论语B.春秋繁露C.孟子D.朱子语录 5.中国古代整个教育程序的最终阶段( )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 6.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为( )A.亲亲B.尊尊C.宗法制D.伦理道德 7.

13、中国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美誉的画家是( )A.顾恺之 B.曹不兴C.吴道子D.阎立本 8.“文以载道”命题的提出者是()A.韩愈 B.柳宗元C.周敦颐D.荀子 9.古代汉字正字的总结之作为()A.颜氏字样 B.五经文字C.复古编D.康熙字典 10.“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反映的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是( )A.诗言志 B.尚意追求 C.尊崇自然 D.文以载道 ADCBD DBCDB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家国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 )A.生产互助 B.认祖归宗C.生活互助D.基层民主E.姻缘关系 2.隋唐时期国家最高政务机构为() A.六部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E.内阁 3.中国古代人生礼俗包括( ) A.拜年 B.诞生礼 C.成年礼 D.婚礼 E.丧礼 4.原始宗教包括( )A.上帝崇拜B.阴阳五行说C.祖先崇拜D.鬼魂崇拜E.占卜 5.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的与生俱来的母德是()A.仁 B.义C.礼D.智 E.信 6.中国戏曲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A.分工细腻 B.高潮迭起 C.角色模式化 D.动作虚拟化 E.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