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751222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二、单选题。根据新

2、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

3、、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 B、 C、 D、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12年级要多认少

4、写。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 B、 C、 D、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朗读 分角色读。 表演读。默读 A、 B、 C、 D、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合作精神 创新意识 参与程度 探究精神 A、 B、 C、 D、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 B、 C、 D、 一、填空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5、课程 。 2、 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 阅读 ”、“ 写作 ”(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

6、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5、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

7、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 原有的经验 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 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 主体已有的经验 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

8、导学生 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9、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5、 “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 、 方法与过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

10、乃至 三维 的目标都 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 27、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效果 ,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

11、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

12、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13、。 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2、体验学习: 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

14、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

15、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1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1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