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275026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一、学科教学计划制订应包括哪些内容? ?二、如何提高备课的质量? ?三、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哪些? ?四、教学反思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应注意哪些事项? ?六、课外辅导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七、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八、如何提高复习指导的效率? ?九、如何开展考试考查? ?十、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问答题和参考答案一、学科教学计划制订应包括哪些内容?学科教学计划制订应包括哪些内容:1、学期教学总体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2、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以及补充、增删、改进、重组内容的处理意 见)。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思想状况

2、、知识水平、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等)。4、主要措施(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进措施)。5、教学进度及xx课时进度安排。6、单元(课组)、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安排。二、如何提高备课的质量?1、备课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标 准和实施建议,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熟练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和理o、备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2.主要媒体。教师要认真通读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把握教学内容,明确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题例,弄清题例的设置意图,熟悉解题思路

3、、解题关键和解题格式。要认真查阅教学参考资料,合理使用教学辅导资料,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3、备目标。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的依据, 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尺。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分类并有机融合,既要全面、具体,又要贴近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要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目标表述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教学目标要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4、备学生和学法。备课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 和个性差异,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

4、习态度、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知 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成绩变化的情况,还要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使课堂教学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尽可能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备学法,就是从现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出发,确定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5、备过程和教法。备过程、备教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 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选用便于学生接受、理解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坚持以教

5、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突出以学为主,要精心设计提问,创设情景,激起疑问,引起动 机,启发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学生经过思考,推出新的结论,获得新的知识;要通过分析、推理、解释、类比、辩证等方法,使学生突破难点,提炼思想观点。6、备德育。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政 治、思想、道德、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审美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把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做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7、备教具。教师备课时,要确定课上需要的教具(如音像材料、挂,图、 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6、实验仪器、电教仪器等).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保证演示效果。8、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简明扼要、美观大方。三、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有哪些?1、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课程表,不得私自调课、停课。2、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到相应的教室或其他相应的地点等候上课,督促学生 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书籍、作业、文具。有学案的要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3、教师必须按时上下课,课上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如果课后学校安排有 眼保健操,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待做完后再离开教室。4、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边讲边看, 要做到脱稿讲课。5、教师既管教又

7、管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对违反课堂常规 要求的学生要及时地提醒,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更不准停止学生上课。6、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形 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技能。7、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制定计 划、预习、听讲、复习等一般的学习方法和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法。8、课堂教学要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做到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 明确;课堂结构合理,疏密适度,衔接自然。9、教师讲课要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简练、生动。10、板书清楚工整,科学、规范,条理性强、重点突出。11、演示正确、有序、清楚;能够正确使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

8、先进的 教学设备。12、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能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四、教学反思内容包括哪几方面?教学反思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写好教学后记。反思的内容为:1、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是什么。2、课堂教学当中发生的事件的真实发展过程。3、某一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及其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对策。4、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5、对 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师生之间的精彩对话。6、授课之前对本节课的计划或期望与实际的教学情景之间是否存在差 距。.7、本节课对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8、本节课令你印

9、象最深的是什么。9、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10、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最失败的地方在那里等等。五、作业布置与批改应注意哪些事项?1、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 择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和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作业形式,倡导分层作业和合作式”作业。2、作业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紧扣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选 择难易、数量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作业的重点是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同时,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等要明确、统一、具体,严禁重复性作业和机械性作业训练,杜绝体罚性作业训练。3、

10、教师对布置的要精心选择,提倡当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外不留书面作 业;对所布置的作业必须教师先做一遍,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然后再布置。要注意适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4、作业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并对所有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指导 意见准确、恰当,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工整,批改符号大小适中;提倡面批面 改作业。5、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和帮助,鼓励、指导其按时完成作 业。对作业马虎拖拉、缺交、抄袭等现象要及时提出批评教育;对错误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作。6、教师要专备作业批改”摘记本,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对独创性的见解和 有代表性的错误应

11、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7、作业要及时讲评,要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要鼓励先进 学生,启发和帮助后进学生,不得挖苦、讽刺学生,不得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六、课外辅导如何做到因材施教?1、课外辅导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分类指导。对优异学 生,要教给学习方法并重点辅导其自学;对后进学生,要注意开发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做到因材施教。重点做好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类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2、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 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3、兴趣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拓展类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 特长

12、。.4、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学习压力,注重学生健康心 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七、如何进行实验教学?1、实验要做到精心准备,科学演示,手脑并用,总结方法,注重实效。2、教师要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 ,在每学年或 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题,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有效,做到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0%。3、教师要关注实验和教学的关系,精心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确定 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并在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熟悉实验过程,以保证实 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3、实验前教师要

13、讲清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实验或分组实验。实验以 2人一组为宜,有条件的学校安排单人实验操作。学生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严格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4、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要根据学校的实 际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场所和时间,提供学生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倡教师开展探究式实验活动,提倡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科学活动。5、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的问题和 经验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教师要

14、布置实验必需的作业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和评价。八、如何提高复习指导的效率?1、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 知识系统,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要突出重点知识与重要思想和方法的复习。2、知识梳理。根据复习学案(教案)上设定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跟 踪辅导,指导学生填充知识网络树,对中等难度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较差的学生小组要进行帮助。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症结,教师可通过巡视、个别询问、师生交流等方法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

15、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分析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3、典型示例。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个别性问题个别辅导。通过有针 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针对重点再现知识点,巩固知识点。教师要在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基础上,点拨问题的解题技巧及解题方法、规律。4、拓展训练。教师针对单元重难点和易错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拓展 训练。教师要到学生中进行巡视,调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5、反馈矫正。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互阅互答,教师精讲点拨 等方式,求得全面达标6、课堂小结。训练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九、如何开展考试考查?1、学校要科学组织考试考查,要按照学科特点和有关规定组织考试考查,明确考试考查目的,科学合理地进行考试考查。要严格考试考查的过程管理,加强平时的检查和提问。按要求参与上级组织的调研性检测或学业考试。2、认真进行命题。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要注重学生的实际 ,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考试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功能。试卷不出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