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274987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动物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动物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感受到动物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增强环保意识。教材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是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过程。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

2、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加之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动物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 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教学重难点1. 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

3、子等方面的作用。2.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板书设计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传粉2.传种四、某种动物数量过大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旧知识导入】教师: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大家回忆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生产者在生态 系统中起什么作用?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生:生态系统组成包

4、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所有的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可以为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提供有机物。教师:作为消费者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又起着怎么样的作用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445页,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为什么有关专家呼吁要保护麻雀?麻雀少了,农作物的收成有更好吗?生:没有(随便回答)教师:麻雀不只是吃农作 物,它还是许多害虫的天敌,虽然麻雀平时多食谷类,对人类有害,但在生殖季节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间接地保护了庄稼,如果把麻雀都消灭了,那么农业害虫就会大量增加。2.兔子数量的增加

5、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狼的数量减少了教师:狼的数量减少了,兔子就可以生活得更安心,繁殖越快,同时草原上的草被兔子吃掉了,在这里草,兔子和狼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生:吃与被吃的关系。教师: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称之为食物链狼是否可以滥捕乱杀?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生: 狼也不可以滥捕乱杀,如果狼被大量消灭,因为从草野兔狼这条食物链可以看出那么草食动物兔的数量就会剧增,结果是牧草被大量食用,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加速了土地沙漠化。食物链中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的。教师: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大量灭杀,就会使这条食物链发生断

6、链现象,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控。 教师:我们不能随意灭杀动物,那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地增长?为什么?生:是不能无限增长的(随意回答)教师:我们可以从一条简单的食物链来分析如:草吃草的昆虫吃虫的鸟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生:1).草多时,吃草的昆虫数量也随着增多。2).吃草的昆虫增多了又使吃昆虫的鸟类数量增多。3).昆虫数量的增多,使得草大量被吃,数量下降,而吃昆虫的鸟的数量增多。4.)鸟类的增多和草的减少,又使得昆虫的数量下降,进而使草的数量得以恢复。教师: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

7、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板书:1.生态平衡在生 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板书:2.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是充当消费者的角色,消费者是如何获得有机物的呢?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植物利用的?这一过程中动物起什么作用?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吃的东西要经过消化和吸收很快就可以将有机物分解

8、,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和一些无机盐。如,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等,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植物的粪便或者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二氧化碳、各种无机盐等,最终被植物利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中,哪一种方法快呢?(举例)生:前一种方法快。在这一过程动物促进了有机物的循环利用。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板书: 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我们可以根据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过程的理解,用一个图解来表示(请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植物 动物遗体 分解者 遗体和排泄物无机环境除此之外,动物还帮助 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板书:三、帮助

9、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大家看看书本46页的彩图,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1.丸花蜂和蜜蜂在在吸食花蜜,采集花粉时对植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苍耳的果实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很远的地方,这对植物有什么作用?3.榛睡鼠的储食行为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生:1.帮助植物传粉。2.苍耳的果实可以勾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被带到很远的地方,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3.榛睡贮存的果实和种子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萌发,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很好,以上事实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有利于扩大植物地分布范围。很多时候动物对植物产生积极作用

10、,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如课本46页下面的彩图图-22。:动物的作用如此之大,在生活中,对于有益的动物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危害较大的动物我能必须设法控制,同学们思考有哪些控制害虫的方法呢?大家想到很多,有些很好。为了保护环境,应该尽量不用农药,现在人们正在探索“生物防治”这种新途径防治害虫,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7页,并回答:什么时生物防治?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讨论 后回答引进益鸟,捕食害虫喷洒农药,毒杀害虫培养害虫的天敌,用有益昆虫防治害虫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 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通过对生物界中动物作用的分

11、析,不难看出,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与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互相影响和制约的整体,所以我们人人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分析题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马是否牛肥马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又是牛马的主要食物。请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回答:1.假若鹰数量较多时,_减少,_增多,_生长旺盛,牛马因食物充足而牛肥马壮。2.假若鹰被人类大量捕杀或因其他原因

12、大量死亡时,_会大量增加,_会大量减少,_就长不好,牛马会因_不足而瘦弱。答案:1.田鼠蜜蜂三叶草2.田鼠蜜蜂三叶草 食物课件说明:课件名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背景信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设计意图:把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整合到课件中,按教学过程呈现给学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探究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从而对生物圈中的动物,形成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方位地调动眼、耳、脑等器官,增强学习效果。结 构:课题、提纲、问题探究、小结、达标测评、结束语等。操 作:放映、点击鼠标。“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

13、用”课后反思 萍乡四中 王志刚本节课是八年级生物中探讨动物的作用一课,教材内容不多,素材平淡,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真研读课标之后,认为利用这一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目标,在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研读生物新课程标准,对教材顺序进行合理调整。1、将动物能帮助传粉、传播种子作用提前按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对生活中动物的作用认识较多,首先打开他们的思路提出多方面的认识,然后我采用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拓展,让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为避免学生只 进行浅表思维,我选取视频动物能帮助传粉、传播种子将学生认识引向深入。2、引导学生上升到生物圈高度,认识动

14、物能促进物质循环学生在认识事 物的过程中,有时可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体会到某些动物的具体作用,对动物对 整个生物圈的作用认识有一定的困难和疑惑,我借助生物圈号实验失败原因,首先肯定没有动物,人类无法生存。然后我展示有鱼、草的生态瓶与只有草的生态瓶生活状态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对促进物质循环作用,再用视频动物能促进特质循环将疑惑迎刃而解。3、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作用这一难点放在较后位置,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并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目标上。为避免过分纠缠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细节,我采取让学生讨论案例得出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动物都很重要,然后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食物链的环环相

15、扣将教学推向高潮,顺利突破难点得出动物有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并以链的断裂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人类随意干预就会造成引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为渗透动物的保护打下伏笔。二、选取合适的新闻资料对教材资料进行拓展,修改并完善书本讨论题。我用“欧美国家竞相引狼入室”的新闻引发话题,只提供给学生事情的前因,让学生推测后果,与事实相吻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麻雀事件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态度。对资料中动物数量关系的变化,只以一条典型食物链略作分析,得出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认识即可。三、从身边入手,从生活入手,提升保护动物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动物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反思自身和身边所见所闻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视频观看人类对待动物的虐待行为,激起学生的公愤,及时让他们寻求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将保护动物的意识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最后我就目前还未有定论的“野生动物狩猎权的拍卖”问题,提供给学生相关背景资料,由学生自己思考作出明智选择,对学生意见我未给予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但给学生一个导向:不论持何种观点,都必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动物,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本节课后,自我感觉离我预设的理想效果还有一段距离,除了临场发挥不够好;媒体声音太小;音乐未能顺利播放影响效果等问题外,感到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