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伦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74670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科研伦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学科研伦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学科研伦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学科研伦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学科研伦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科研伦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科研伦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科研伦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 谢欣一、医学科研道德概述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而在医学科研领域当中,它所波及到的伦理问题更敏感、更锋利,由于它直接波及到受试者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步又波及到人类整体的健康利益,因此在这个领域当中的科研就拥有独特的规范。随着医学的高科技发展,可以说医学科研伦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注重,并且逐渐走向完善。它是保证医学科研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 (一)案例分析“黄禹锡事件”韩国前首尔大学专家黄禹锡领导的科研小组在 年 月和 年 月先后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研究论文,称她们在世界上初次用卵子成功哺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以及运用 11 名不同患者身上的

2、体细胞克隆出胚胎干细胞。这一研究成果 为全世界癌症患者带来了但愿, 由于持续不断推出世界性的科研成果,黄禹锡名声大振,被不少韩国民众捧为领导韩国将来的民族英雄,韩国政府授誉其韩国最高科学家荣誉,韩国政府向其研究小组提供数百亿韩元用于研究。 年年终,黄禹锡神话的破灭了,有媒体披露她的研究小组,接受下属女研究员卵子用于研究,并向提供卵子的女性提供酬金违背了伦理道德,随后她的研究小构成员指出 年论文中有造假成分,说 年 月,黄禹锡在美国实验室发现从韩国带去的1 号干细胞照片清晰度不够,黄禹锡随后给助手打电话说:“其她干细胞照片也行,寄来清晰的照片。”此后,有关虚假照片刊登在 年美国科学杂志上,作为其

3、论文的一部分。 黄禹锡还涉嫌批示研究组在 年刊登于科学杂志的论文中捏造有关干细胞数量、干细胞 DNA分析成果、畸胎瘤的形成、类胚胎体的形成和适应性免疫成果等多种数据。 年 1月,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刊登调查报告,认定黄禹锡科研组刊登的论文都是采用编造的数据。真相大白,黄禹锡不得不宣布辞去首尔大学专家的职务。这一案件直接反映出的伦理问题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论文图片和数据造假,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权大基研究员的证词表白,黄禹锡不仅只是捏造照片,还下达指令伪造了用于委托检查 DN的干细胞样品;二是卵子来源违背伦理规定,黄禹锡逼迫下属女研究员提供卵子用于她的实验,并且向提供卵子的女研究员提供了每人 15

4、万韩元的酬金。 事实上,从“卵子风波”到“造假风波”,我们可以看出,黄禹锡违背了科研道德最主线的两个方面:即求真的学术道德和求善的人本道德。科研道德是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中应当遵循的伦理规范的总称。老式上,人们讲到科技道德重要是指科学研究的内在伦理,即科技人员应当遵循的普遍的科学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遵守和捍卫科学技术的客观真理性,规定科技人员为科学负责,使其科技活动指向求真,保证其成果具有可靠性、精确性和有效性等。黄禹锡事件中的“照片风波” ,对干细胞照片造假,违背了求真的学术道德。科学的确是老诚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实事求是是社会的普遍原则,更是科学家的道德底线。 科技道德尚有另一种重要

5、方面,这就是科技必须遵循的求善的人本规范或人本道德。科技人本道德体现的是研究主体对人、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旨在增进人的福利,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命伦理学家提出的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等生命伦理学原则就是这种人本道德的体现。黄禹锡研究小组的过度取卵、违背下属意愿取卵、用金钱购买卵子、不进行真正意义的知情批准等行为,不仅违背了赫尔辛基宣言,也是对科技的人本道德规范的严重违犯。按道理说,科技要以人为本,科学“作恶”比科学“作假”应更为严重。(二)医学科研的含义 科学研究是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及人自身的运动规律和本质联系进行摸索的结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社会和人

6、自身。科学研究涉及两大类: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多种物质和现象,例如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都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自身和多种社会现象,例如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都属于社会科学。医学科学研究工作是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 医学科学研究是以动物和人体为研究对象,以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为重要研究内容,揭示人类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摸索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制,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摸索性实践活动。 巴浦洛夫在研究胃反射的时候,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没有喂食的时候,狗也会分泌胃液和唾液。例

7、如,在正式喂食前,如果狗看见饲养者或者听见饲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唾液。巴浦洛夫觉得,这应当是狗 “意识到”进餐时间快到了,之后她就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巴浦洛夫设计了这样一种实验:在喂食之前先浮现中性刺激 铃声,铃声结束后来,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测狗的反映。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狗会竖起耳朵来,并不流口水,吃到食物才淌口水。通过几轮实验之后,只要一浮现铃声狗就会立即分泌唾液。 很显然,狗对声音做出了反映。巴浦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 “ 条件反射 ”,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 “ 条件刺激” ;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开始溢出这种简朴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纯生理反映称为

8、 “非条件反射 ” ,将引起这种反映的刺激物 食物称为 “非条件刺激 ” 。 在这个实验中,选择的实验对象是狗,实验内容是在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状况下,狗唾液分泌的状况。研究目的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对狗唾液分泌的影响机制。 (三)医学科研的特殊性 研究对象复杂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成果最后是为人服务的。人不仅具有形态学、生理学等生物学的属性,并且还具有语言、思维、人际关系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因此,对人的性质、规律、现象单纯地用生物医学的规律、模式和还原措施是很难阐明和解释的。可以说,人类的生命现象是世界万事万物中最难结识和把握的现象,它的变化,它的互相联系和作用是非常微妙的,在很大限度上

9、我们对人的生命的本质、生命规律的结识还是非常浅显的。 例如机体的某一种机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要研究某一特定因素对这一机能的影响,就但愿其她的因素保持固定。在人体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对动物,无论是整体、离体或试管实验中,这都比较容易做到。拿实验条件来说,实验室可以严格控制实验室的温湿度、光线、声音、动物的饮食、活动等,而临床上很难对病人的生活条件、活动范畴加以严格控制,病人对药物治疗以外的其她护理工作的反映、对医务人员的信赖限度及合伙限度更是实验室中所不存在的问题。再例如临床上平时不易遇到的疾病,应用动物实验可以随时进行研究,使人们得以对这些疾病有进一步的结识,例如放射病、毒气中毒、烈性

10、传染病等。以放射病为例,平时很难见到,而采用实验措施在动物身上可成功的复制成造血型、胃肠型、心血管型和脑型放射病,大大增进了对这种病的研究。但动物实验的成果存在种属差别,不能把动物实验的成果直接应用到人体上。 . 研究措施多样生物医学研究不同于其她科学研究之处在于有独特的研究措施,最常用的措施有临床观测、动物模拟实验、人体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和心理测验等。 例如,霍乱病因的发现是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典型的例子。 54 年,伦敦霍乱爆发。当时,许多医生相信霍乱和天花是由 “ 瘴气 ”或从污水及其她不卫生的东西中产生的有害物所引起的。而斯诺通过调查证明霍乱是由被粪便污染的水传播的,她觉得霍乱是由一种能

11、繁殖的由水传播的活细胞所导致的。她提供了一份流行病学文献,证明了霍乱的流行来源于百老大街的水泵。还推荐几种实用的避免措施,如清洗肮脏的衣服、被子、洗手和将水烧开再饮用等。 183 年,科赫到埃及和印度去调查霍乱爆发流行状况,她和她的同事一起发现了霍乱病原菌是外形像逗号似的的霍乱弧菌,并发现这种细菌可以通过水食物衣服等途径传播,这一点和斯诺的结论是同样的。斯诺觉得霍乱和受污染的水有关,完全是基于观测所得的资料。她也被视为公共卫生研究流行病学领域的先驱。 3.研究程序啰嗦 由于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在研究过程中,许多实验和观测受到限制,不适合直接作用于人体,因此要采用模拟措施,建立动物模型,当确证对

12、人体无害,才干用于人体。这样必然导致研究程序啰嗦。医学上有些重要概念的确立只有通过动物实验才干作到,临床上是主线作不到的。 例如,有关神经与内分泌的关系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0 年代临床观测到下丘脑损伤可引起生殖、代谢的紊乱,尸体解剖与动物实验都强烈地提示下丘脑也许通过度泌某些激素调节垂体前叶的功能从而控制许多的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如果这一现象能得到肯定,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将得到决定性的支持,但是耗费了 40年时间,人们却无法找到下丘脑调节垂体物质。直到上世纪 70年代两组科学家分别用 10多万个羊和猪的下丘脑提取出几毫克下丘脑的释放激素,而仅需注射几微克此类激素就可导致垂体分泌大量激素,这才

13、最后拟定了下丘脑对垂体激素调节的新概念,由于下丘脑释放激素的分离、合成,为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变化了许多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措施。如果不用动物下丘脑而企图由几万个人的下丘脑提取释放激素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甚至于是不也许的。可见医学研究发展到目前,某些工作非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不可,因此也就导致了研究程序的啰嗦。 4. 研究周期较长 对人的研究虽然是设计的非常抱负,虽然在实验室里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实验周期也是较长的。由于它比非生命现象和其她生命现象的研究干扰因素要多,可反复性验证困难,容易使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可控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这样就直接导致研究周期延长。例如我们研究疾病,疾病

14、自身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在实验室里研究是一回事,在人的身上研究又是另一回事,在人身上的疾病也许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受到自身文化背景、心理状态、经济条件以及情绪,甚至周边人的言谈举止,都也许对这个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个研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直接导致研究周期的延长。 例如巴里 马歇尔与罗宾沃伦由于合伙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被授予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项研究在 19 年彼此相的时就已经开展了。由于缺少人体实验对象, 182年的一天,马歇尔吞服了大量的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试图让自己患上胃溃疡,五天后浮现了冒冷汗、进食困难、呕吐、口臭等症状,十天

15、后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自己的胃粘膜上果然长满了弯曲的细菌,之后使用抗生素治愈了胃溃疡。在幽门螺杆菌被发现之前,多数科学家觉得胃内是无菌的,由于胃里有非常强的酸,细菌会被杀死,消化性溃疡是由情绪性的压力及胃酸所引起,只可以以反复性的治酸性药物来治疗,因此当马歇尔初次提出胃里也有细菌,并且也许是导致胃溃疡的原凶时,几乎全世界都不赞同这个观点,可这两位科学家用二十年的时间不断反复实验和假设,终于证明了这一点,诸多之前不赞同的科学家也逐渐意识到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和胃溃疡的罪魁祸首,从此困扰人类近年的的消化性溃疡病不再是久治不愈的致残性疾病。 5. 个体差别较大、变异限度不同 人类个体在形态、生理、精神等

16、方面差别较大,以及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导致机体变异限度也不同,因此要在医学科研中获得完全一致的研究样本是很难的,必然影响实验成果。例如药物的个体差别,不同病人对同一种药物的反映存在着量与质的差别,虽然病人的年龄、性别和生活条件完全相似,对于同一剂量的同一种药也也许有不同反映。(四)医学科研道德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 医务人员除了要完毕防病治病的任务,还肩负着医学科研的重任。医学科学研究是医学科学发展和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本,道德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伦理支持。道德崇高的医学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一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奉献,否则就违背了医学科学的初衷。因此,医学科研道德不仅为医学科研把握方向,并且为医学科研提供强大的动力。随着医学的进步,在医学研究中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这引起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