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71888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起草人(签字):系主任(签字):教务处长(签字):主管院长(签字):二一四年五月二十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学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普通高等教育,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食品营养及检测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从事食品加工、营养咨询服务、食品营养分析、食品检验、健康管理、安全管理及营销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

2、能型专门人才。三、职业能力分析(一)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表1 典型工作岗位及其素质、能力要求岗位名称典型工作任务素质与能力要求营养配餐员1营养配餐设计与功能评价 2食谱编制与菜肴烹调1膳食调查、评价及干预能力2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检测应用能力3膳食类型与平衡膳食配餐的设计能力4营养食谱分析及功能评价能力5平衡营养食谱的编制能力6健康人群的营养方案制定和配餐设计能力7特殊人群的营养方案制定和配餐设计能力8各类疾病患者的营养方案制定和配餐设计能力9运用适合的营养配餐软件进行辅助设计能力公共营养师1营养配餐设计与功能评价2营养指导3营养咨询、营养调查等1营养信息的查询能力2熟悉与营养相关的医学、生

3、理学、卫生学等基础知识的能力3营养项目问卷调查设计的能力4社区营养教育项目设计的能力5具备与食品营养相关的食品加工能力6膳食调查结果计算和评价的能力7膳食平衡指数(DBI)应用和评价能力8社区营养调查、干预、监测、教育等营养管理的基本能力健康管理师1保健食品营销2特殊人群的营养指导3食疗保健4健康管理1执行国家有关食品与营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2领会中医食疗指导思想以及食物治疗的基本原则的能力3中药食疗的辨证施膳能力4保健食品市场调研和信息搜集的能力5保健食品市场策划的能力6特殊人群的保健营养品产业的初步策划能力7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的健康进行评估,为个人或群体提供健康指导能力8对群体或

4、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能力食品研发助理1参与功能性食品开发2新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设计3新产品的检测和评价1新产品配方设计能力2产品工艺流程设计与改进的能力3生产设备选用能力4产品成本核算能力5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6功能性因子应用的能力食品检验员1产品品质控制与质量检验2食品营养成分分析1执行国家法规与标准的能力2贯彻食品质量体系的能力3质量控制文件编制的能力4质量控制过程的组织与协调的能力5产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判断及解决能力6功能性食品质量检测的能力食品生产管理员1生产计划、工艺文件编制2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协调1制定生产计划的能力2工艺文件编制能力3生产过程的组织

5、与协调能力4生产卫生条件的管理能力5分析安全隐患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6对食品品质初步鉴定的能力7无菌生产车间环境的控制与管理能力性因子应用的能力(二)知识、能力、素质总体要求表2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知识、能力、素质综合素质专项能力分项能力1.基本素质与能力1.1政治及思想品德素质1.1.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1.1.2 具有刻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1.1.3 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1.1.4 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精神 1.2身体素质1.2.1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素质 1.2.2 常见球类、田径、体操等运动技能 1.3心理素质1.

6、3.1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协调能力,面对困难解决的能力1.4文化基础1.4.1具有基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基本表述、写作能力1.5发展素质1.5.1具有较强的再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1.5.2职业生涯规划能力2.英语能力 2.1英语阅读能力 2.1.1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借助工具书能初步阅读本专业科技文献资料的能力2.2英语应用能力 2.2.1 简单英语会话能力 2.2.2 专业英语简单书写理解能力 3.计算机能力 3.1运用计算机基本能力 3.1.1 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3.1.2 具有WINDOWS操作系统及常见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 4. 职业岗位能力4.1食品基础知识应用能力4

7、.1.1食品检验技能基础知识 4.1.2具有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的能力4.1.3熟悉掌握有关食品与营养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4.1.4具备实验室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实验室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能力4.1.5具有国家及相关标准理解和执行的能力4.1.6掌握食品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和实际工作能力4.2食品营养知识应用能力4.2.1具备营养调查、营养咨询、营养配餐、食疗保健和营养宣传的能力4.2.2具有从事营养配餐功能和保健食品功效评价的初步能力4.2.3具有从事营养配餐功能和保健食品功效评价的初步能力4.2.4具有特殊人群基本护理的能力4.2.5具有营养配方设计和营

8、养膳食指导的能力4.3食品分析检测应用能力4.3.1食品质量(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的检测能力4.3.2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检测应用能力4.3.3具有应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的能力4.3.4具有对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成品成分分析与卫生检验的能力4.4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能力4.4.1具有良好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能力4.4.2食品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能力4.4.3具备从事保健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能力4.4.4具有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能力和编制分析报告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能力4.5健康管理能力4.5.1具有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的健康进行评估,为个人或群体提供健康指导的能力4.5.2具有对群

9、体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能力四、课程设置(一)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专业基础课程食品生物化学、基础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毒理与卫生、食品生产技术。(三)专业核心课程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公共营养技术、食品营养加工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微生物技术、健康管理技术。(四)专业拓展课程职业能力训练基础、特殊人群护理、医学营养基础、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食品掺伪鉴别检验、食品感官评定、食品质量管理。(五)实践

10、专项课程营养食谱设计周、职业资格技能训练、微生物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项目。(六)素质拓展课程市场营销、专题讲座、入学教育、军训、人文素质选修课。五、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3)教学进程安排采用一教学年分4小学期的形式,有利于项目化课程实施和实习的安排。专心-专注-专业表3 教学进程安排表六、主要课程介绍表4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介绍课程名称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代码Z14023授课学期4学 时96(64+32)学习目标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方法。正确和熟练地掌握食品理化检

11、验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常用仪器使用基本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方法。2、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解决食品工业生产中原料、成品、半成品的一般分析检测工作的能力。3、具有制定常规分析方案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析要求,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确定合理的操作步骤能对误差进行初步的分析,能对分析结果合理地进行计算。并能正确地评价分析结果的可靠性。4、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了解先进的分析检验技术

12、。主要学习内容1.食品理化分析的内容和方法;理化分析的性质和任务;食品理化分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2.样品的准备、制备和保存方法;预处理方法;分析结果的误差与数据处理方法;食品分析室的布局和建设;理化分析室的管理。3.相对密度、折光率、比旋光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密度瓶、折射仪、旋光仪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粘度、色度、浊度的含义和测定方法。4.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原理、水分干燥的条件、水分测定中试样处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恒重的概念;水分活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5.灰分测定的意义以及几种重要元素测定的操作方法;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的概念和测定方法;直接灰化法测定灰分的原理及操作要点。6.酸碱滴

13、定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操作要点;酸度计的测定原理;测定溶液酸度的方法。7.不同食品中脂类的测定方法;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的原理、设备、试剂选取等知识。8.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不同类型糖类的测定方法。9.蛋白质的分类、组成及测定意义;食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方法。10.维生素的概念,各种维生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和相关的知识;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1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几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及检测方法。12.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以及食品卫生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含量的规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学习建议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课堂教学形式应多

14、样化,可组织学生自学或开展课堂讨论,可采用电化教学或组织参观。课堂授课内容尽量注意与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验衔接。表5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介绍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代码?Z12019授课学期3学 时48学习目标通过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进行公共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了解人体及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与概念、熟悉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熟悉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具备简单的食品加工基础及食品卫生常识、培养膳食营养指导的能力等技能;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能进行营养宣传与教育,培养社区营养管理能力等。本课程在直接将课程标准与公共营养师考证标准对接,力争实现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后,直接考取公共营养师(三级)证书的教学目标。主要学习内容1、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2、了解人体解剖生理,掌握食品消化吸收过程,熟悉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3、掌握营养学基本原理与概念;4、能根据不同的人群生理特点,了解其对营养需求的不同;5、熟悉食物的分类及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特点,了解加工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