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2717057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的饲养与管理畜牧学课程论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牧学课程论文 猪的饲养与管理 姓名:专业: 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3关键词3引言31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32厂址的选择与布局33猪的营养需要44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55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66种母猪的饲养管理77仔猪的饲养管理118肥育猪的饲养管理14致谢.15参考文献15摘要:本文的重点,将介绍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等)、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了解猪饲养管理的全过程,认识通过改善猪的饲养管理,达到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 饲养,猪场,猪舍,设计,规划引言: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搞好养殖业是相当有发展前景的,本文将自

2、己和指导老师的养猪经验和相关文献,介绍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等)、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了解猪饲养管理的全过程。1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 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现代养猪的形式、内容、任务等有不同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养猪有如下基本特点。11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专业化的要求,将猪群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殖母猪群、保育仔猪群和生长肥育猪群。繁殖母猪群又包括后备母猪群、配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和分娩哺乳母猪群。12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按“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要求组织生产。首先是按一定繁殖间隔期组

3、建一定数量的分娩哺乳母猪群,通过母猪(包括后备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育等工作,以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猪只数量的需要。年出栏13万头的肉猪场,通常以7天为一个繁殖间隔周期,即每隔7天组建一批分娩哺乳母猪群。13是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又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各工艺流程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用猪舍。专用猪舍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肥猪舍(生长肥育猪舍)等,通过工程技术的处理,这些专用猪舍一般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猪只对环境条件的需要。14是拥有优良遗传素质、高生产性能的猪群和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拥有严密的兽医卫生制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符

4、合环境卫生要求的污物、粪便处理系统。15是能均衡地供应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种配合饲料,按饲养标准配制各类猪群所需的饲粮,实行标准化饲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全年有节律地、均衡地生产出既定数量和规范化的优质产品。2.场址选择与布局2.1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2.1.1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2.1.2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超过20度。2.1.3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具备就地处理和消纳粪污的条件。2.1.4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2.1.5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

5、风向,位于村镇外居民区的下风向处。2.1.6场址距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小于2000米。2.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2.2.1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2.2.2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50-100米)。2.2.3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肥育舍。2.2.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

6、叉。2.2.5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向偏东、西30度以内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7-12米为宜,相邻两猪舍端墙间距以不少于15米为宜。2.2.6建筑布局紧凑,应节约用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3.猪的营养需要为了维持猪的生命与健康,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并能用同样的饲料生产更多的猪肉,必须合理地为猪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满足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3.1能量猪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猪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7、于饲料中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猪把这三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燃烧”(生物氧化过程),释放出热能用来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猪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靠碳水化合物,当热能原料过剩时,猪能把它转变成脂肪储存体内;相反,如热能原料供应不足时,猪体内储备的脂肪甚至蛋白质也可被动用来作为热能供应。3.2蛋白质蛋白质不仅是猪体组织、器官、肌肉、皮毛、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在维持生命过程中,它还以激素和酶的形式广泛地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和代谢过程。猪对物质的消化、吸收、转运过程是由各种酶、载体完成的,缺乏这些特殊蛋白质,会引起猪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死亡。蛋白质也是猪体组织更新所需的原料,无论处于生长还是维持

8、状态,体组织蛋白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合成和降解,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氨基酸损失,因此需要从外界摄入蛋白质以进行补充,当摄入蛋白质超过维持需要时,则作为合成各种动物产品的原料。动物没有贮存蛋白质原料的功能,过量摄入的蛋白质可转化成糖元或体脂作为能量贮备。由于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不能由脂类、碳水化合物或其他营养物质代替,猪要维持正常的生命、生长发育和繁殖就必须从饲料中获取一定数量的蛋白质,以满足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合成蛋白质的需要。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可分必需氨基酸(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够,必须从饲料中获取的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猪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

9、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共10种。3.3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猪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一些元素不仅在骨骼中大量存在,在其它体组织中含量也较高。在动物体组织中一些矿物元素含量较为稳定,它们广泛地参与着动物体内多种代谢活动,是多种酶的激活剂或组成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组织细胞的渗透性和组织兴奋性,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可引起特异的生理功能障碍和组织结构异常。根据矿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可分常量元素(占0.01%以上)和微量元素(占0.01%以下)。常量元素包括钙、磷、硫、钾、钠、氯和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碘、锰、钴、硒和铬等元素。3.4维生素维生素是

10、维持猪的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是形成动物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它们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因此,又称维生素为生物活性物质。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其作用非其他营养物质所能替代。维生素供应不足,会产生严重的缺乏症,给生产带来损失。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是指能溶于脂肪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是指能溶于水中的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3.5水水是重要的营养成分,机体对水的需要比对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更重要。水具有多重功能

11、,它是体液的组成成分,是营养物质的溶剂和传输媒介。此外,水在体温调节、维持体液的离子平衡、排泄废物、润滑关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猪所需的水来自饮水、饲料水及体内代谢水,饮水是最重要的来源,一般为所需水量的85-95%。因此,水对动物是必不可少的养分。4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饲养后备种猪的目的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4.1后备种猪的选择4.1.1后备种猪的选择要点身体健康,无遗传隐患 后备种猪要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的个体,后备种猪一定要来自无任何遗传隐患的家系。 体型外貌的选择 后备种猪的体型外貌应具有品种特征,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

12、体躯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的要求。 繁殖性状的选择 繁殖性状是种猪的重要性状。后备种猪应选择那些产仔数多、哺育能力强、断奶窝重大等繁殖力高的家系。后备种猪应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如后备种公猪应选择睾丸发育良好,左右对称且松紧适度,阴筒包皮正常、性欲高、精液品质良好的个体。后备母猪要有正常的发情周期,发情征状明显,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的个体。 生长发育或肥育性状的选择 后备种猪生长发育性状或全同胞的肥育性状是选择后备种猪的依据,包括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两方面。后备种猪应选择本身和全同胞肉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 胴体性状的选择 对于后备种猪本身只能在6月龄时用仪器测量背膘厚度和

13、眼肌面积,以此来表示本身的背脂和瘦肉生长情况。胴体品质是通过屠宰其同胞来获得,多用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脂肪率和肉的品质等多项来衡量。后备种猪应选择胴体品质良好的家系。4.1.2后备种猪的选择时期 2月龄选择 主要选留大窝中的优良个体。窝选是在父母亲都是优良个体的相同条件下,从产仔数多、哺育好、断奶和育成窝重大的窝中选留发育良好的公母仔猪。 4月龄选择 主要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有突出缺陷的个体。 6月龄选择 后备种猪6月龄时,各个组织器官已有了相当发育,优缺点更加突出明显,可根据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性成熟表现、外生殖器官的好坏、背膘厚薄等性状进行严格的选择。 配种前选择 后备种

14、猪在初配前进行一次挑选。淘汰个别性器官发育不良、性欲低、精液品质差的后备种公猪和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4.2后备种猪的饲养(1)营养水平 对于后备种猪的饲养要求是能正常生长发育,保持不肥不瘦的种用体况。适当的营养水平是后备种猪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过高、过低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和营养物质含量应根据后备种猪生长阶段不同而异。要注意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特别要满足矿物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供给,切忌用大量的能量饲料喂饲,防止后备种猪过肥影响种用价值。(2)饲养方式 后备种猪宜采用“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即后备种猪在培育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采取高营养水平饲养;培育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采取低营养水平饲养。(3)饲喂技术 后备种猪的日粮有精料型和青粗料型两种,后备种公猪以精料型为主,体积不宜过大,以免喂成草腹,影响以后配种。后备种猪日粮喂给量,育成期应占体重的2.5-3.0%,体重80千克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