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71522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井与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变进线电缆隧道工程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监理审批:主审批: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顶管工艺,,,、项进施工工艺图,,,、顶管机选型,,,二、顶进设备安装,,,四、顶管中断间施工方案,,,五、出洞的技术措施,,,六、顶管机出洞,,,七、项进施工工艺,,,八、管节接口处理措施,,,,九、供电及照明,,十、通讯、监控,,,、项管进洞技术措施,,,,第三节项管纠偏,,,、纠偏装置,,,、实用偏技术,,,第四节顶进测量及控制,,,,、轴线测量方法,,,、顶进中顶管机前进趋势的测定,,, 第五节减阻措施,,,、压浆孔布置,,,、泥浆配制,,, 三、压浆方法,,, 第六节顶管质量保证措施,,

2、, 第七节安全技术措施,,,、项管安全抚摩,,,、顶管施工按全措施,,, 三、保护周围建(构)建筑及地下管线安全的措施,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五爱变进线电缆顶管施工,施工地点为五爱变 电所一浑河南岸,顶管采用直径3500mm、单节长度为2.5 米的钢筯管。管道安装采用D610mmX127mm直缝钢管。项 管全长70米。经甲方、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 定,工作井采用上海市隧道工程交通设计研究院顶管通用 图。图号:一号工作井:JG-02-01,长119m,宽9.1m,深 度 11.449m;二号工作井:JG-02-07,长 12.1m,宽 86m,深 度 14. 205m;三号工作井:JG

3、-02-012,长 13. 85m,宽L1.974m, 深度 16. 82m;四号工作井:JG-02-017,长 12.3m,宽 9. 5m, 深度22.76m,采用半人工半机械开挖方式。第二节顶管工艺一、顶进施工工艺图二、项管机选型本工程选用网格十字顶管机,挤压法,顶管机特点是: 结构简单实用,可操作性,施工快,适用性强,如遇暗滨、 弧石、硬土等处理灵活方便。主顶装置共有8只千斤顶,分四列布置,主顶千斤顶, 每只最大顶力400T,共3200T,满足设计顶力要求,主顶装 置上装有活动底架,安装在固定导轨上,全球调整轴线,同 时工具头装有微调千斤顶,顶管施工中可根据需要调节左 右,高低,控制轴线

4、及设计标高。网格挤压顶管机顶进时, 顶管机前方的挤压环切入土体中,使土体经挤压后进入其后 的网格,再进入土舱。土体经挤压后具有较好的自立性,在 网格支护下不会造成坍塌,顶进时只需挖除网格后土舱内的 土体,边出土边顶进,顶进中出土采用干出土,由人工运出 管道,放入井内的土箱中,吊地面弃土。三、顶进设备安装1、把地面上建立的测量控制网格引放至工作井内,并 建立相应的地面控制点,便于顶进施工时进行复测。2、工作井内测量放样,精确测放出顶进轴线。3、安装顶进后靠。后靠采用整块箱型结构钢后靠,与 井壁的接触面积大于8mX6m范围。以扩大井壁受力面积, 有利于工作井的稳定。顶进后靠的平面垂直于顶进轴线,后

5、 靠与井壁结构砼之间的空隙用砼填塞密实。4、安装主顶装置和导轨。先将它们大致固定,然后在 测量的监测下,精确调整它们的位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随即将它们固定牢靠。5、工作井内的平面布置。搭建井内工作平台、安装配 电箱、主顶动力箱,控制台等,敷设各种电缆、管线、油路 等。井内平面布置要求布局合理,保证安全,方便施工。6、地面辅助设备的安装及平面布置。辅助设备主要有拌浆系统、供电系统、电瓶车充电间等的安装及调试,此外 还有管节堆场、材料堆场、安全护栏等的布置。7、地面辅助工作及井内安装结束后,吊放顶管机,接 通电气、液压等系统,进行出洞前的总调试。四、出洞技术措施出洞的封门采用外封门,外封门用3

6、0#钢封门。钢封门 内外用防水玻璃布与防水涂料涂布,洞门内用两道30#钢封 门作横梁,与外封门及洞圈预埋铁焊接,外封门底部于洞门 300mm,插入由预埋铁件组成的楔形槽中,上部延伸至高于 地地面300mm,并与井体钢钢筋连接,防止工作井时脱落。出洞前,先在洞口处安装双层止水琮,其作用是防止顶 管机出洞时下面的水土涌入工作井内,其另一个作用是防止 顶进施工时压入的减阻泥浆从此处流失,保证能够开成完整 有效的泥浆套,两层橡胶止水板间可以压注触泥浆,使管节 一出洞便被泥浆包裹。为了防止钢封门拔除后洞外土体涌入顶管机密封舱,在 顶管机顶入洞圈前,用黄粘土填充密封舱,这样既能平衡顶 管机出洞时的部分正面

7、土压力,又能减小对洞口处土体的扰 动和地表沉降。出洞时可以利用工作井施工时的井点,降低洞口处的地 下水位,减小水头差,防止洞外工作水土涌入。五、项管机出洞1、先在预留洞内接长顶进导轨,并做好限位块。2、在洞圈内割除外封门钢横梁,在洞门内将钢板桩顶 松。3、将顶管机顶入止水带内,至顶管机羰部离外封门约 10cm时停止。4、拔除外封门。5、在测量监控下顶管机断续顶进,至主顶行程伸足。6、在顶管机尾部烧焊限位块,防止主顶千斤顶缩回时, 顶管机在正面主体作用下退回。7、缩回主顶千斤顶,吊放砼管节。8、割除限位块,继续顶进。、出洞后,顶管机和其后的第一至第三节砼管节用拉杆连 在一块,形成一个整体。顶管机

8、和砼管节连在一起后增加了 稳定性,对出洞后的一个阶段的顶进施工十分有利,同时也 便于在以后的顶进施工中对顶管机进行控制。六、顶进施工工艺出洞阶段结束后,即可进行正常的顶进施工。顶进时, 一般发问下主顶顶速是恒定的,随着土质的变化可能引起正 面压力的变化,当正面土压力高于设定土压力时,控制网格 做家务打开,使土压保持平衡,以免造成地面隆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覆土和土质情况及时调整设定土压力值,以利顶进的顺利进行。顶管机采用轴向出土。土块直接卸在土箱内,土箱装满 后,由电瓶车运出管道,到工作井内由吊车吊上地面弃土。 然后将倾空的土箱再放入井下,继续运土。一节管节顶进结束后,缩回主顶千斤

9、顶,拆除洞口处的 管线,吊放下一节近节,然后连接洞处的管线,不规则继续 顶进。在顶管机机头及管道内应放置应急照明灯具,保证断电 或停电时管道内的工作人员能顺利挤出。管道内的设备安装 和管线布置,可采用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固定,凡采用预埋件 固定的,就在砼管节生产前,将预埋件图纸提交给砼管节生 产厂家。七、管节接口处理措施管节接口处理是顶管工作的关键部分,保证做好接口部 分是顶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对组成接口的每一部份都必 须严格遵照有关规程的要求逐一分别严格制作。顶进前应对砼成品管、钢套环、橡胶密封圈和衬垫板从 尺寸、规格、性能、数量等均作详细调查,必须符合标准设 计图的要求。顶时前还必须在现场作

10、试安装,对不合格的砼 成品管应予以剔除。砼管接着的槽口尺寸必须正确,光洁平整无气泡。橡胶圈的外面和任何断面都必须质密、均匀、无裂缝或 凹痕等缺陷,橡胶国有资产应保持清洁、无油污,不能在阳光下直晒。钢套环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刃口无疵点,焊 接处平整,脚部和钢板平面垂直,堆放时整齐搁平。衬垫材料多多层胶合板,其应力一应变关系应符合试验 曲线要求,误差5%。粘贴时,凸凹口对中,环向间隙符合 要求。插入安装前滑动部位应均匀涂薄层硅油等润滑材料,对 橡胶无侵蚀性,减少摩阻。严禁使用其它油脂及肥皂水等润 滑剂。承插时外力必须均匀,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 管外,否则应拔出重插。顶管结束后,应按

11、设计要求在内间隙嵌以弹性密圭寸膏, 要求与二管口抹平。八、供电及照明本工程顶管施工用电采用380V低压输电。为了防止电缆线接头松动,接触电阻增加而影响供电质 量,我们使用中的电缆接头箱,既保证了接头质量,又可以 避免包扎受潮而产生的漏电事故。另外由于变压器到顶管作业点的距离较长,可能造成沿 途的电压降,为了防止不可预见发问的发生,我们还要安装 一套225A自动增压装置,当线路压降过大时,增压装置开 启,稳定施工用电电压,保证顶进设备的正常动作。顶时施工时,顶管机所需要电力由操纵平台上的电箱用250mm电缆直接输送到工作面,电缆采用三相五芯制,井口采 用航空接头,便于拆卸,管道内用接头箱进行电缆

12、连接,确 保使用安全。照明采用24V安全电压,由管道内电箱中的1KVA变压 器提供24V电源,每只变压器连接910只行灯进行照明, 根据顶进长度来决定使用变压器的数量。九、通讯、监控顶管施工必须保证信息交换渠道的申通,同时对施工操 作人员要进行监护,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设立了通 讯、监控系统。通讯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各联络点之间可以通知电话 自由通讯,在管道内空气潮湿,应使用防潮防爆的矿用电话 机,以保证通话质量。监控采用了两台监视器,分别对顶管机操作面的主顶操 纵台进行监控。这样地面人员能及时了解施工情况,发生问 题可以立即着手解决。为了解决传输信号长距离输送衰减的 问题,将信号通过放

13、大器放大后再送上地面,保证了图像清 晰。十、顶管进洞技术措施为保证顶管机能顺利进入接收井预留洞,在离接收井 15m左右时要加强对顶进軸线的充气妹,及时纠正顶进轴线的偏差,保证顶管机能顺利地按设计轴线进入预留洞。为防止预留洞封门打开后洞外的墙体涌入接收井内,在 顶管机到达接收井前,在接收井内预留洞处安置一道橡胶止 水带,以防止顶管机进洞时水土涌入井内。接收井内按顶进轴线安装接收机架,使顶管机平稳地进 入接收井,防止进洞后顶管机直接落到接收井底板上,造成 后续管节接口质量问题。顶管机进洞后,尽快把顶管机和砼管节分离,并把管节 和工作井、接收井的接头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第三节顶管纠偏一、纠偏装置纠偏

14、是通过顶管机上的纠偏铰产生折角的面进行的,顶 管机为二段一铰结构,顶管机径比(即纠偏灵敏度)为 L/D=1.08。纠偏系统由6台150t双作用油缸及控制阀件组成, 6组油缸呈斜向45o下交布置,每个纠偏油缸都通壶万向铰 将顶管掘进机前后壳体连接在一起,使顶管掘进机能在一定 范围内任意做出纠偏动作。6组纠偏油缸由6个三位通电磁 换向阀控制,每个油缸前后腔油路关闭,使油缸内始终保持 高压,确保纠偏动作的可靠。二、实用纠偏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测量报表绘制顶进轴线的单值控 制图,直接反映顶进轴线的偏差情况,使操作人员及时了解纠偏的方向,保证顶管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实际顶进中,顶进轴线的设计轴线经常会发生偏差, 因而要采取纠偏措施,减小顶进轴线和设计轴线间的偏差 值,使之尽量趋向一致。顶进轴线发生偏差时,通过调节纠 偏千斤顶的伸缩量,使偏差值逐渐减小并回至设计轴线位 置。在施工过程中应贯彻勤测、勤纪、缓纠的原则,不能剧 烈纠偏,以免对砼管节和顶时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纠偏是与顶管同步进行的一项工 作,重要的是的把握顶管趋势,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应缓 慢地、逐步进行,若操之过急就容易造成轴线的较大折角, 反而不利于顶进的顺利进行。管道在顶进过程中,由于工具管迎面阻力分布及管壁周 围摩擦力不均,加上千斤顶作用力的偏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