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纵断面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71485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纵断面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路纵断面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路纵断面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路纵断面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路纵断面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纵断面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纵断面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纵断面设计一、概述1.纵断面设计定义沿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一个立面。它表达了道路沿线起伏变化的状况。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的性质和等级,汽车类型和行驶性能,沿线地形、地物的状况,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的条件以及排水的要求,具体确定纵坡的大小和各点的标高。为了适应行车的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及相邻坡度代数差大于1的其他道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因而,道路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所组成。在纵断面图上,通过路中线的原地面上各桩点的高程,称为地面标高,相邻地面标高的起伏折线的连线,称为地面线。设计公路的路基边缘相邻标高的连线,称为设计线,设计线上表示路基边缘

2、各点的标高,称为设计标高。在同一横断面上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称为施工高度。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上时,路基构成填方路堤;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下时,路基构成挖方路堑。施工高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路堤的高度和路堑的深度。2.纵断面设计原则2.1设计原则(1)纵坡设计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如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按排水要求的最小纵坡等。(2)为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顺利地通过,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3)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应作通盘研究,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使公路畅通和稳定。(4)按路线起伏综合考虑农田水利方面的特殊要求。(5)在水文条件不良或地下水位很高的路段,应考虑适当

3、的路基高度。(6)在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及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7)考虑到今后公路改建时,尽量利用原有路面作为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的下层。(8)纵坡设计应与平面设计密切配合协调。2.2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除参照公路纵断面设计的原则外,尚须注意下列各点:(1)为使道路两侧街坊地面水的顺利排除,一般应使路缘石顶面标高低于两侧建筑物的地面标高。(2)要为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提供有利条件,并保证人防工程与各类管线有必要的最小覆土厚度。(3)对一些具有影响的立面控制点,必须与道路平面控制点综合分析研究。(4)应与相交的道路、广场等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5)对非

4、机动车行驶较多的道路,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和下坡时的安全性。(6)研究附近地区的竖向设计,以协调城市地区的立面布置和填挖土石方的调配。3.纵断面设计要求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除了前面讲述的最大和最小纵坡、坡长限制、合成坡度、平均纵坡、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短长度、平纵组合的要求以外,还应满足由城市道路的特点所决定的具体要求。(1)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适应临倚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确定道路中线设计标高时,必须满足下列各控制点标高的要求。(2)应与相交道路、街坊、广场和沿街建筑物的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3)山城道路及新建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尽量使土石方平衡。在

5、保证路基稳定的条件下,力求设计线与地面线接近,以减少土石方工程数量,保持原有天然稳定状态。(4)旧路改建宜尽量利用原有路面,若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5)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最大纵坡宜不大于3,以满足非机动车爬坡能力的要求。(6)道路最小纵坡应不小于0.5,困难时不小于O.3,特别困难情况下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或采取其它综合排水措施。(7)道路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城市各种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二、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定

6、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不宜插入最短的缓和坡段,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3)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4)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5)纵坡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尽量利用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减少借方和废方,以降低工程造价。(6)纵坡设计时,应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

7、水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2.最大纵坡与最小纵坡2.1 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指各级公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1)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根据公路上主要行驶车辆的牵引性能确定。在一定的行驶速度条件下确定。 公路等级愈高,要求行车速度愈快,但从汽车的动力特性可知其爬坡能力愈低,因此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最大纵坡值。 自然因素: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对汽车行驶条件和爬坡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2)最大纵坡的确定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表2-3-1 最大纵坡设计速度

8、(km/h)1201008060403020最大纵坡()3456789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加1。在非汽车交通比例较大的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原、微丘区一般不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小桥涵处的纵坡可按表1-3-1的限值设计,但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5;位于城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桥头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一致。隧道内的纵坡不应大于3,并不小于0.3;独立的明洞和长度小于50m的隧道其纵坡不受此限;紧接隧道洞口的路线纵坡应与隧道内纵坡

9、相同。(3) 高原地区纵坡折减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2-3-2的规定予以折减,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表2-3-2 高原纵坡折减值海拔高度(m)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折减值()1232.2 最小纵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在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否则应对其边沟作纵向排水设计。干旱地区以及横向排水良好的路段,其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3.坡长限制与缓和坡段3.1 坡长限制与缓和坡段坡长限制包括最小坡长和最大坡长两个方面的内容。(1)最小坡长限制最小坡长的

10、限制是从汽车行驶平顺性、乘客的舒适性、纵面视距和相邻两竖曲线的布置等方面考虑的。我国综合考虑了计算行车速度和地形条件等情况,规定最小坡长如表2-3-3所示。表2-3-3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0最小坡长(m)30025020015025015020012015010010060(2)最大坡长限制最大坡长限制是指比较大的纵坡对正常行车的影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连续陡坡由几个不同坡度值的坡段组合而成时,应对纵坡长度受限制的路段采用平均坡度法进行验算。二、三、四级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对纵坡长度应加以限

11、制,以利提高车速和行驶安全。在实际纵坡设计中,当大于5的坡长还未达到其规定的限制坡长时,可变化坡度(应为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但其长度应按坡长限制的规定进行折算。例如:某三级山岭区公路的第一坡段纵坡为8.0,长度为120m,即占坡长限制值的2/5,若相邻坡段的纵坡为7.0,则其坡长不应超过5003/5300m。也就是说8.0的纵坡设计了长度120m以后,还可接着设计坡度为7.0的300m坡长,此时坡长限制值已用完。4.平均纵坡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限制性指标。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和缓和坡

12、段,以利汽车安全顺利行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一船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m)和5(相对高差大于500m)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5.合成坡度合成坡度是指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或路面横坡组合而成的最大坡度。其方向为流水方向,又称流水线坡度。汽车在有合成坡度的路段行驶时,如果合成坡度过大,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能引起汽车向合成坡度方向的倾斜和侧向滑移,给汽车行驶带来危险。因此,应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的最大容许合成坡度值如表2-3-4所示。表2-3-4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的坡度公路等

13、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04060304020合成坡度()101010.510.51010.5910109.59.5106.爬坡车道爬坡车道是指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右侧设置的专供载货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设置爬坡车道其宽度一般为3.5m。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中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其纵坡长度受限制的路段,应对载货汽车上坡行驶速度的降低值和设计通行能力进行验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在上坡方向行车道的右侧设置爬坡车道。(1)沿上坡方向载货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容许最低速

14、度以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设计爬坡车道时,应综合考虑爬坡车道与主线线形设计的关系,其起、终点应设在通视良好、便于辨认和过渡顺适的地点。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其右侧应按规定设置应急停车带。三、竖曲线设计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这条连接两纵坡线的曲线叫竖曲线。竖曲线的形状,通常采用平曲线或二次抛物线两种。在设计和计算上为方便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形式。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形成转坡点,其相交角用转坡角表示。当竖曲线转坡点在曲线上方时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1.竖曲线设相邻两纵坡坡度分别

15、为i1和i2,则相邻两坡度的代数差即转坡角为=i1-i2,其中i1、i2为本身之值,当上坡时取正值,下坡时取负值。当i1-i2为正值时,则为凸形竖曲线。当i1-i2为负值时,则为凹形竖曲线。(1)竖曲线基本方程式我国采用的是二次抛物线形作为竖曲线的常用形式。其基本方程为:若取抛物线参数为竖曲线的半径,则有:(2)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通过推导可得: 竖曲线曲线长:L=R 竖曲线切线长:T=TA=TBL/2= 竖曲线的外距:E=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式中:x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m;R为竖曲线的半径,m。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2.1 竖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1)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确定考虑因素 缓和冲击汽车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