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714554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合作学习的理论特点和教学实施方法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知识累积的过程,教师的责任是灌输学生,将文化演进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但无趣,也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为了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配合学生发挥本身的潜能,重视相互讨论的教室情境,需要针对合作学习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相互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社会心理学家对人类合作行为的研究可溯自1920 年,而真正将合作原理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则起于1970 年。据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广泛被应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国家的课堂教学中。研究表明, 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 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均产生积极效果,甚至对增进团体间的人际关系、班级气氛

2、、 改善交际技巧也有很大帮助。一、合作学习概念和基础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泛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些指示,要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学习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小组中包含不同成绩、 能力和性别的学生,同一组的学生有共同的目标。例如,完成一个专题研究或学习某一学科的概念和原理, 而教师可借助其它工具, 如工作单的引导,以协助学生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当然,合作学习重视的不只是学习目标的完成,也包含了社交技能与人际关系的学习。现代的合作学习主张, 主要是基于社会学及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其一为社会互赖论,其二为接触理论,其三为认知理论,其四为行为学习论。 社会互赖论假

3、定小组成员的各种合作努力, 是源于人际因素和达成目标的抱负所激发的内在动机; 接触理论着眼于社会互动关系可增进人际关系; 行为社会学习论主张团体合作的努力是受到追求团体报酬的外在动机所激励; 社会互赖论所谓的合作, 是基于人际关联的概念, 而认知发展论的合作则是发自于个人内部的因素。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合作学习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 若忽略了这些要素,合作学习就很容易沦为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模式,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合作学习不只是将学生置于学习小组中, 更重要的是如何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 虽然不同合作学习法有不同的设计, 强调重点也有所不同, 但合作学习大多具有以下基本要素。1

4、. 异质分组( Heterogeneous grouping )。异质小组依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社会和经济背景等,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彼此互相指导、相互学习。通过异质分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认识不同的学习对象、 听取不同看法、 分享彼此的经验,让学生结合更多不同的观点来学习,以达到学习目标。2. 积极互赖(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积极互赖是指学生能知觉到自己与小组成员是浮沉与共、 休戚相关的, 自己的成功有赖于整个小组获得成功,小组若失败,自己也就失败了。因此,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要对两件事负责,其一为

5、学习分配的材料,其二为确保所有小组成员学会。3. 彼此互动( Face to face interaction)。同一组的组员团坐在一起, 利用语言、 肢体动作及其它沟通的媒介增进彼此的互动。通过此过程,让学生有机会互相讨论、彼此帮忙、互相鼓励,从而有效刺激学生从事高层次的认知活动。4. 个人责任(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合作学习当中,小组的成功是界定在组内每个人的成功,而不是不顾其它成员的表现,以小组某个成员的成功来代表小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认真评鉴各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形,判断小组学习状况,并将结果回馈给各小组的每个成员, 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

6、学习成功的重要性, 也知道谁需要支持、 鼓励和协助。5. 社交技巧( Social skills )。为使学生能有效沟通,在合作学习情境中, 教师需教给学生社交技巧, 使学生能成功与他人互动,并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进行两方面的学习, 其一为学业有关的任务工作, 其二为参与小组学习必备的人际技巧和小团体技巧, 此种能力合称为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能力包含四个方面, 即彼此认识并相互信任, 正确无误地进行沟通,相互接纳且相互支持,能建设性解决冲突。这些社交技巧是进行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在合作学习教学中应教给学生,这是一般传统教学法所无法提供的。6. 团体历程( Group pr

7、ocessing )。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有赖于每个小组能够检查其运作状况和功能发挥程度。 团体历程便是通过分析小组目标达成程度、 小组学习中成员一起工作的状况、小组及成员行动表现是否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从而决定何者宜继续存在、何者宜进一步调整,以促使小组成员努力合作、达到小组学习目标。由上面分析可见, 合作学习有其独特性, 和其它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 合作学习不等于小老师制。 合作学习也不等一般的小组讨论,要成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中每个成员必须彼此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分享资源,而且彼此相互助长学习。在合作学习小组中,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不同认知成熟度的成员, 彼此间相互支持与协助。不同

8、观点的存在是激发反省思考、 促成认知结构重组的重要因素。三、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方式、 方法有许多, 常用的有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 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STAD)、小组游戏竞赛法( Team Game Tournament, TGT)、拼图法( Jigsaw )、团体探究法( Group Investigation, GI)、合作整合阅读写作(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 CIRC)、共同学习法( Leaning Together, LT)、小组加速教学法( TeamAcc

9、eleratedInstruction,TAI ),等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适用情形和操作要点,如表1 所示。合作学习是一种协助的学习方法。每个成员都应负起学习责任,都应有成功的学习表现,善用人际技巧和小团体技巧,并能参与小组自我反省的工作,进而改进小组学习工作。通过引进合作学习, 教师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机会, 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知识追求者。 对学生而言, 可以在相互帮助和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强交际能力;对教师而言,可以去除单向讲解的枯燥无趣,享受教学相长的乐趣。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方式对教师成长、 师生互动、 同学互动以及学习成绩都有良好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