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现状探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71351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现状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现状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现状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现状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力资源现状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现状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现状探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为配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2004-2009年的战略规划,实现总公司整体业务的跨越式、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实现,并建设符合国际一流标准的人才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特制定总公司2004-2009年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一)人员统计和规划的范围纳入本次中海油人力资源滚动规划的主要单位按照板块划分为7个部分,它们包括:板块名称公司/单位名称1总公司机关1-1总公司机关2上游板块2-1有限公司机关2-2有限公司研究中心2-3天津分公司2-4湛江分公司2-5深圳分公司2-6上海分公司3专业公司板块3-1油田服务公司3-2海洋工程公司4基地公司板块

2、4-1渤海公司4-2南海西部公司4-3南海东部公司4-4东海公司4-5中海实业公司5中下游业务板块5-1总公司炼化部5-2化学公司5-3油气利用公司5-4气电公司6金融贸易业务板块6-1财务公司6-2中海信托6-3投资控股公司6-4进出口公司7海外业务板块纳入本次规划的人员明确限于上述各板块和公司的企劳/企聘/雇员制员工,以及其他属于社会聘用性质的在岗人员,但不包括内退人员、临时雇工和签订劳务协议的雇工。(二)规划的重点内容针对中海油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及人力资源目标和战略,明确以下内容为本次人力资源滚动规划的重点内容:1. 人力资源现状统计分析-总公司各业务板块不同用工形式下人员存量现状-总

3、公司各业务板块企劳/企聘/雇员制员工现状分析-总公司各业务板块社会聘用制员工现状分析-总公司各业务板块专业人员现状分析-总公司各业务板块工种人员现状分析2. 人力资源供需情况预测及分析-总公司2004-2009年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分析-总公司2004-2009年专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总公司2004-2009年工种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各业务板块2004-2009年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分析-各业务板块2004-2009年专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各业务板块2004-2009年工种人员需求预测及分析3.总公司2004-2009年人力资源供给的保障措施和原则(三)规划的主要特点1、 战略导向下的供求规划

4、。以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为依据,能够支撑公司业务的整体发展规划。2、 动态滚动的供求规划。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属于动态规划,随公司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规划的变化,执行中期调整和年终回顾;规划方案随着时间的后移能够滚动、连续编制。3、 人力资源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供求滚动规划与核心人才规划、专业发展规划共同构成人力资源整体规划。(四)规划的方法 1、由总公司人才工作办公室组织确定统一工作模式,各公司根据未来年度的业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提出各自的分年度人力资源需求数量;2、总公司人才工作办公室统一汇总后,分析总公司及各板块人力资源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3、根据中海油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

5、总公司主要专业/工种分类,提出2004-2009年的人力资源净增总需求、专业人员和工种人员的净增需求预测;4、分析并提出保障岗位人员供需平衡的对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划设想。(特别说明:纳入本报告统计范围的人员凡是从事管理、科研、技术工作的人员均纳入专业序列统计;凡是从事技能性、操作性工作的人员均纳入工种序列统计。规划按照员工实际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专业/工种归类。)本规划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截止于2004年3月31日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总公司各业务板块和所属单位2004-2009年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针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对2004-2009年总公司人力

6、资源对策和供求保障措施进行整体规划。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是对2004年3月31日总公司各类用工制度的员工按专业、业务板块、用工形式、年龄、教育程度、岗位类别等维度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说明总公司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总体状态。现状分析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总公司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分析,二是企劳/企聘/雇员制员工分析,三是社会聘用人员分析。(一)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分析1员工总量及用工形式分析截止2004年3月31日,总公司用工总量37880人,其中国内员工36958人,企劳/企聘/雇员制员工人数共计19886人(不包括3780个内退人员),社会聘用人员为17072人(其中包

7、括惠州油田、西江油田、阳江油气、四川沥青、中山嘉明电力等合营合资控股公司社会聘用人员1918人,)。国外员工总量为922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69人。(以下分析若无特别说明,均不含海外人员)用工形式和人员分布如表1.1所示:表1.1 总公司员工总量及用工形式分布表公司总人数36958用工形式人数比例用工形式人数比例企劳/企聘/雇员制员工人数1988653.8%企劳1413238.2%企聘385010.4%雇员19045.2%社会聘用人员人数1707246.2%直接签约890624.1%系统内劳务公司492713.3%系统外劳务公司32398.8%分析:从员工用工形式结构分析,总公司社会聘用人员

8、占46%,数量基本达到了员工总量的一半,说明近几年随着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各下属公司以多种形式招聘社会人员,今后社会聘用人员的数量仍将继续上升。可以预见,随着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入,对社会聘用人员的管理将成为总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新重点,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总公司企劳制员工的比例占38%,企聘制员工占10%,仍然构成员工的主体,这种计划体制下的用工形式,需要继续抓紧利用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加以解决。2业务板块分布分析表1.2 总公司员工业务板块分布表单位名称总公司基地公司上游板块下游板块专业公司金融贸易合计总人数23819757361629341030111236958图1.1总公司

9、员工在各业务板块分布图分析: 根据员工在各业务板块的分布比例,在总公司战略目标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下游领域人员仅占8%,与未来下游业务的发展规模形成较大反差,说明不断补充和培养下游专业岗位人员是近年内总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基地公司人员占总公司员工总量的一半以上,一方面说明基地公司承担了大量的海上专业支持服务功能,需要众多的中低级操作岗位人员,另一方面说明基地公司存在历史原因形成的一定数量的冗员,这部分人员的消化将是总公司人力资源需要解决的另一个课题。从整体上看,总公司人员在业务板块分布上反映出不均衡的特点。下图是总公司员工在各所属单位的分布情况:图1.2总公司员工在各所属单位分布情

10、况另外,总公司海外业务人员情况如下:总公司海外业务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员工总量为922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69人。印度尼西亚:SES雇员总量885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45人(外籍人员16人)。有限公司香港办公室:员工总数7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3人。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员工总数10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6人。中国海洋石油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员工总数9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4人。油田服务公司海外办事处:员工总数11人,其中总公司派出人员11人(哈萨克斯坦1人,印度尼西亚3人,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3人,北美2人,中东2人)。3教育程度分析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构成情况见表1.3: 表1

11、.3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构成表教育程度研究生/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技校初中及以下人数72872237634135047869图1.3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分布图分析:从总体比例分析,总公司员工教育程度结构合理,大学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员占22%,大专占21%,说明总公司员工整体素质较高。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57%,其主体是社会聘用的操作岗位人员,与中低级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较符合。从今后总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考虑,随着科技成为核心竞争力,上中下游等各领域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采用,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对于中低级操作岗位的技术要求将不断提高,所以今后的操作岗位建议提高中专/高中/技校教育程

12、度员工比例,继续降低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员工比例。同时,在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岗位中,建议通过招聘,结合鼓励员工接受后续教育等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历水平,更好地支持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4年龄结构分析总公司员工年龄结构构成见表1.4:表1.4总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分布表年龄20及以下21-3031-4041-5050以上人数571117001172193553611图1.4总公司员工年龄分布图分析:从年龄分布结构看,总公司员工总体年龄结构合理。但40岁之上的员工仍达到35%,此年龄段的主体是企劳/企聘制员工,而30岁以下年龄段员工主体为社会聘用制员工,这反映了总公司近年来用工制度的发展过程。由于50岁以

13、上的员工仅占10%,说明在未来的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中,以企劳/企聘制为主体的40岁以上员工大部分均不能利用退休、内退等方式得到安置,所以在研究制定基地公司、专业公司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时,需要对40岁-50岁年龄段的员工予以重点关注。5岗位类别分布分析总公司员工从事岗位分布情况见表1.5:表1.5总公司员工岗位分布表管理或技术岗操作岗1类2类3类4类高级低级280875352111405780312982(说明:由于各公司填报误差,人员总量岗位分布情况较总公司总人数有个别差异)图1.5总公司员工管理技术岗位与操作岗位分布图图1.6管理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分布比例图分析:根据本次滚动规划的定义,管理

14、或技术岗是指该岗位员工主要从事管理、或者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其下又分为1类、2类、3类、4类岗位。1类岗位包括A、B级或5级及以上,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2类岗位包括C级或6-7级,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3类岗位包括D级或8-10级,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4类岗位包括E级及以下或11级及以下,或相当于这两类级别的岗位。操作岗是指该岗位员工主要从事操作性、技能性方面的工作,按照岗位关键性又区分为高/低级岗位。 从统计结果看,管理或技术岗与操作岗的整体比例结构合理。从管理或技术岗位看,1类岗位代表了总公司高级核心领导人员,共约280人,2类岗位代表了总公司及各所属单位中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共875人,3类岗位代表了总公司及各所属单位一般岗位骨干,共3521人。从这三类人员的结构看,其比例基本为1:3:9,说明三个层次的岗位梯队结构合理,便于人员的培养和接替。 在操作岗位上,低级操作岗位与高级操作岗位比例约为1.7:1,结构基本合理。6专业分布分析 根据总公司战略目标和规划,我们对总公司核心专业进行了划分和确定,并根据总公司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要求,进行了专业大类的划分,据此专业划分,总公司员工专业分布基本情况见表1.6:表1.6总公司员工专业分布构成表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