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271286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有机化学醛类物质的性质练习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银镜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必须过量B.1mol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mol AgC.银镜反应通常采用水浴加热D.银镜反应的试管一般采用浓硝酸洗涤2.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乙醇、乙酸、乙醛、甲酸四种物质。该试剂可以是下列中的( )A.银氨溶液B.溴水C.碳酸钠溶液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3.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

2、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苯乙烯 B.苯甲酸 C.苯甲醛 D.苯乙酮 4.下列醛、酮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醛的银镜反应B.醛在空气中久置变质C.2-丁酮制备2-丁醇D.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5.下列关于银镜实验的操作过程图示正确的是( )A.B.C.D.6.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互为同系物又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甲醛、丁醛B.丙酮、丙醛C.乙醛、丙酮D.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7.对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B.与H2发生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C.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D.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

3、应产生砖红色沉淀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醛,也不属于酮的是( )A.B.C.CH2=CH-CHO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C.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D.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10.为了鉴别己烯、甲苯和丙醛,可以使用下列试剂组中的( )A.新制Cu(OH)2悬浊液与溴水B.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C.银氨溶液及KMnO4酸性溶液D.新制Cu(OH)2悬浊液与银氨溶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1.A、B、C为三种烃的衍生物,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入下: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与石灰石反应

4、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A、B、C的结构简式依次是_、_、_。2.AB的化学方程式为:_。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4.BA的化学方程式为:_。12.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0.2mol该有机物经充分燃烧测得生成44.0g CO2和14.4g水,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H键,核磁共振1H谱显示有3个峰,峰面积比为6:1:1.1.写出A分子式:_;2.写出A的结构简式:_;3.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H2B.NaC.Br2D.酸性KMnO4溶液4.有机物B是A

5、的同分异构体,1mol B可以与1mol Br2加成,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没有顺反异构现象,则B的结构简式为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配制银氨溶液时,需向2%的AgNO3溶液中滴加2%的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为止,要防止氨水过量,A项错误。1mol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mol Ag,B项错误。生成的银镜用少量稀硝酸洗去并用水洗净,一般不用浓硝酸,D项错误。2.答案:D解析:乙醛和甲酸中都含有醛基,银氨溶液不能鉴别二者,A项错误;溴水不能鉴别乙醇和乙酸,且溴水与乙醛、甲酸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鉴别,B项错误;碳酸钠溶液不能鉴别乙醇、乙醛,且与乙酸、甲酸都反应生成气

6、体,也不能鉴别,C项错误;乙醇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乙酸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甲酸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沉淀溶解,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鉴别,D项正确。3.答案:D解析:乙知甲醛的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提示了羰基的碳原子所连接的3个原子(或原子团)也是共平面的。因此,苯环(本身是共平而的一个环)有可能代替甲醛的1个H。一OH也有可能代替苯甲醛的1个H,B、C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同在一个平面上。乙烯的6个原子是共平面的,苯环代替了1个H,可以共平面,只有苯乙酮

7、,由于-CH3的C位于四面体的中心,3个H和羰基的C位于四面体的顶点,不可能共平面。4.答案:C解析:银镜反应是弱氧化剂将醛基氧化为羧基的反应;醛在空气中久置,容易因为氧气的氧化而变质;由2-丁酮与H2加成制备2-丁醇属于还原反应;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是弱氧化剂,可以将醛基氧化为羧基。5.答案:A解析:银镜反应实验的要点是准确配制银氨溶液、正确加热。银氨溶液的正确配制方法是向少量的稀AgNO3溶液中滴入稀氨水,边滴边振荡,当滴入的氨水使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时,停止滴入氨水,B项、D项错误;考虑到银镜的生成应该是银能附着在洁净的试管内壁,且银镜反应的温度不超过100,所以银镜反应的加热方式应选择水

8、浴加热,而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项正确、C项错误。6.答案:C解析:A项中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B项中的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中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C项中的两种物质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尽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是所含官能团不同,因此不互为同系物。7.答案:B解析:醛基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羧基,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醇;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为该有机物与H2的量未知,所以产物可能不同,产物不一定是纯净物;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8.答案:B解析:选项A、C的

9、有机物分子中都含醛基,属于醛;选项B的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是酯基,应该属于酯类化合物;选项D的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是酮羰基,D中物质是丙酮。9.答案:C解析:乙醛分子中存在饱和碳原子,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A项错误;甲酸、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有机物也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属于醛,B项错误;乙醛和乙醇的分子式分别为C2H4O、C2H6O,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等,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己烯甲苯丙醛新制Cu(OH)2悬浊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红色沉淀溴水褪色分层,上层是红棕色,下层接近无色褪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褪色褪色银氨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银镜

10、反应从表中现象可以看出A选项符合要求。11.答案:1.CH3CH2OH; CH3CHO; CH3COOH2.2CH3CH2OH+O22CH3CHO+2H2O3.4.CH3CHO+H2CH3CH2OH解析:已知A、B、C为烃的衍生物,由ABC及B、C的化学性质可知,A为醇,B为醛,C为羧酸,且三者碳原子数相同,醇在浓H2SO4、加热170时产生的气体与溴水加成得到1,2-二溴乙烷,则X为乙烯,A为乙醇,B为乙醛,C为乙酸。12.答案:1.C5H8O2.3.ABCD; 4.解析:1.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0.2molA经燃烧生成44.0g CO2,其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4.4g

11、H2O,其物质的量为: =0.8mol,故有机物A分子中含有C、H、O的原子数分别为:N(C)= =5,N(H)= =8,故N(O)= =1,所以故A的分子式为:C5H8O,故答案为:C5H8O;2.不饱和度= =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故A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A的结构简式为 ,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含有CC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abcd都正确,故答案为:abcd;4.有机物B是A的同分异构体,1molB可与1molBr2加成,故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该有机物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其余的碳原子连接C=C双键,没有顺反异构现象,不饱和双键至少其中一个C原子连接两个相同的基团甲基,结合A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还含有-CHO,故B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