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271251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碘酸铜溶度积的测定一,目的1, 进一步掌握无机化合物沉淀的制备,洗涤及过滤操作方法。2, 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加深对溶度积概念的理解。3,了解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碘酸铜溶度积的原理和方法。4,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吸收曲线和工作曲线的绘制。二,原理。将硫酸铜溶液和碘酸钾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反应后得碘酸铜沉淀,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 .Cu + 2 IO 3 = Cu (10 3) 2 J在碘酸铜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Cu (10 3)2 Cu2+ + 2 I0 3-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强电解质碘酸铜的饱和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确切地说应是活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sp = Cu2+I

2、0 3-2Ksp被称为溶度积常数,Cu和I03-分别为溶解一沉淀平衡时Cu2+和1。3-的浓度(mol L-1)。 温度恒定时,Ksp的数值与Cu2+和I03-的浓度无关。取少量新制备的Cu (I0 3)2固体,将它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达到平衡后,分离去沉 淀,测定溶液中 Cu2+和I03-的浓度,就可以算出实验温度时的Ksp值。本实验采取分光光度法测定Cu2+的浓度。测定出 Cu2+的浓度后,即可求出碘酸铜的Ksp值。本实验是由硫酸铜和碘酸钾作用制备碘酸钾饱和溶液,然后利用饱和溶液中的Cu2+与二,试剂和仪器。1试剂:2仪器:三,实验过程;1, cu(lo3)2固体的制备用量筒量取 50mL

3、0.25mol/L五水硫酸铜(CuS04 50),置于烧杯中,搅拌加入50mL0.5molL碘酸钾(KIOs),加热混合液并不断搅拌(70c左右),约30min后停止加热。静置至室温后 弃去上层清液,用倾析法将所得碘酸铜洗净, 以洗涤液中检查不到 SQ2为标志(大约需洗56次,每次可用蒸馏水10mL)。记录产品的外形、颜色及观察到的现象,最后进行减压过滤, 将碘酸铜沉淀抽干后烘干,计算产率。2,cu (Io3)2饱和溶液的制备取3个干燥的小烧杯并编好号,均加入少量 (黄豆般大)自制的碘酸铜晶体1.5g左右放 入150ml锥形瓶,分别加入100.0mL蒸馏水,加热至近沸(7080。C),充分搅拌

4、约15min, 以保证配得的碘酸铜饱和溶液。搅拌冷却至室温,静置 2h,待溶液澄清后,用致密定量滤纸、干燥漏斗常压过滤(滤纸不要用水润湿),滤液(滤液要保证澄清)用编号不同的的干燥小烧杯收集,也可以直接取 用上清液用于后续测定。3,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 , 2.50 , 5.0 以及 7.5 ml 0.1000 mol L Cu(no3)2 溶液于 5 支 50ml容量瓶中,各滴加 50%(v)的NH3.H2O 6.0ml的氨水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50mL,摇匀。3.1绘制cu(NH3)42+的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以蒸馏水作参比溶液(1号标准溶液),用 4 (或5)号溶液作为吸收液

5、,用1cm的比色杯在波长480680nm范围内做Cu(NHJ 4 2+的吸收曲线,从曲线上读取最大吸收波长九ax。(参考区间为600620nm)。3.2绘制工作曲线以蒸馏水作参比液(1号标准溶液),选用 1 cm比色池,在上述实验所确定的最大吸收波 长下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的Cu2+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饱和溶液中cu2+浓度的测定三份饱和碘酸铜滤液各取2份( 份)10.00 mL 5, Cu (Io3 ) 2饱和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50% (v)氨水6.0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后摇匀。从工作曲线 上查出各容量瓶中 Cu2 +的浓度C。5, Cu (Io3 ) 2ksp 的测定根据溶液中的Cu2+的浓度计算5, Cu (Io3) 2Ksp (250C时的理论值为1.4*10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