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70566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课时 我与社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鲁宾逊漂流记片段。提出问题:鲁滨逊是真的到了世外桃源了吗?他是真的与世隔绝了吗?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四年。这期间,

2、他的知识、技能、手中的火枪等工具帮了他很大的忙。但这些都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像他这种极端的例子都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何况我们呢?导读问题:1.参考“李铭的一天”,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3.结合P3探究,说明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4.阅读P4相关链接,思考:如何理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讲授(一)丰富的社会生活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教师总结:我们的生

3、活是丰富多彩的。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

4、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我是消费者 我是大哥哥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活动四:小辩论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5、:(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让学生搜集资料,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总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在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自觉融入社会,投身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一、 感受社会生活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于存在的社会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积

6、极的社会态度,学会善待社会,善待他人。能力目标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知识目标掌握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好处。教学重点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亲社会行为的好处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教学难点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学法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教法讲授法 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插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讲授新课活动一:展示自学问题: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亲社会行为的好处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问题探究: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是浪费时间?你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么?引出观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活动二: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观点

7、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相关链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请听题:你是怎样社会化的?插如图片:父母 学会感恩于关爱;同伴增强规则意识 学会竞争与合作;还有一个人对你们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以我为代表的老师,丰富知识与技能提高表达能力;社会关爱,懂的传递爱心。总结观点: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的。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观点

8、二: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插入衣食住行图片:它们从哪来?插入学习用具图片:从哪来?社会提供总结一下: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活动三:你能想象一下脱离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么?1996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培尔独自住进一个地下溶洞,开始了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活生活,一年中,蒙培尔在设备优越起居舒适却封

9、闭的环境中吸了380盒香烟,看了一百部录像片,在健身车上骑了1600多公里,一年以后刚走出溶洞时,他脸色苍白,情绪低落,尽管他渴望热闹,渴望与人相处,但已经丧失了交际能力,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后,蒙培尔告诉记者在洞穴里呆了一年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人类社会这么好我们是不也应该有所表示?引出观点:养成亲社会行为阐述定义: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简单阐述并记住:无私的利他行为知识拓展: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帮助、分享、合

10、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提出问题:青少年为什么要亲社会?答案: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身边榜样:王锋 三闯火海救人英雄三闯火海救人、现场20余人在他的呼喊和施救下全部安全脱离险境,而他本人却被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达98%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青年王锋火海救人的英雄事迹经过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传遍大江南北,感动着整个中国,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心小组讨论:不亲社会的后果活动四:提出问题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小调查:最

11、近发生的国内新闻你了解多少?最近发生的国际新闻你了解多少?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插入两幅实践图片:观察下面两幅图有什么特点?人多,不可避免的要与人交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提出问题:为什么非要我参与社会实践?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参与社会的过程,继续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个人在社会中成长,需要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同时掌握亲社会行为,以及如何养成成亲社会行为,以便于更好的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