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702599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省里组织了一次教学技能大赛,莆田市总体成绩居中。在市里选拔教师参加省赛时,我当初中组的评委,在选拔教师时,发现一、存在问题:1、有部分老师还真不懂对于什么是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当成教案、当成说课稿;2、有部分老师懂得教学设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设计理念相对滞后。在教学设计中,很明显感觉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依然是教师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配角”而不是“主角”。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

2、),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五大理念,归纳起来就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要关注学生,要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设计的支撑点,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前提。(2)、问题设计相对空泛。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鲜活的因素之一,事实上,问

3、题本身便具备教育、教学的功能,是引发思维和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关注问题就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建构。然而,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么太简单,学生异口同声都能回答,表面上感觉课堂气氛很热闹,其实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维;要么问题太难,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当是明确、具体、可感的,问题应当是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能展现教学个性的。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 1、教学设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预先设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致由一个概念发展为一门独

4、立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学设计者们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对于教学设计内涵的界定,至今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观点。我今天所讲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计划、决策与安排。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是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

5、学策略、教学媒体,安排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案的系统过程。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1、 教学内容。是什么,对教材内容要全面把握,若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熟悉教材内容,(这在片段教学中也能体现)能明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地位和教育功能。2、 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是主体,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状况,以便对学生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其次,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相适应,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这在片段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环

6、节能体现)(准确分析学生的经历经验、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提出的问题)。3、设计思想。刚才已经提了一些,等会儿讲设计理念时再进一步说明,设计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有发现脱节情况,设计思想写得很好,但是在片段教学中得不到体现。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明确而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一般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部分,使教学能兼顾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的发展。(知识与技

7、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难点是学生学习起来难以理解的、教师执教时比较难讲清的部分。 重难点的确立依据一方面是根据教材自身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依据学生的情况。重难点的解决和突破需要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的时候依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6、教学过程7、教学小结及反思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应有理念 1、主体性教育思想。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

8、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根据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其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社会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

9、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2、以人为本思想。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应是教学所追求的理念。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的各环节中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将师生的关系定位为“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让“讲台”成为师生民主、平等交往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陸,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关键还是问题的设置,利用问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实现人本化。首先

10、,通过教学内容的逐层问题化,把名词、概念、原理等知识和教学目标融人到具体的问题中。在设计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问题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尽量使问题梯度化、层次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使各个问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不仅记住了知识、理解了知识的意义、提升了思想境界,而且也增加了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身心获得了发展。 3、生活化思想。向生活世界回归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

11、也应如此,“原本来自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思想政治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是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课教学內容的设计要生活化。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新课程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高中生群体;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只有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才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籍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