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68505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周周清及其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下学年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周周清总分:100分 用时:40分钟 得分: 一、 根据拼音填写括号内的词语(13分)1、(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fi hng 的轻云。2、( )(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yu gung k jin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bio zh极了。3、(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b xn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5、( )(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 z 干事tu c 检查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6、( ):似乎正要说出y yng dn cu 的

2、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7、(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n w tng j 的文字。8、(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z f 了一顿。9、(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wn zhu zhu 地。10、( )( ):在这gung m 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gun sh 过我。11、( ):如果能kun sh 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二、 默写填空(12分)1、 怀旧空吟闻笛赋, 。2、 ,自将磨洗认前朝。3、 山河破碎风飘絮, 。4、伤心秦汉经行处,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

3、,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6、 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 , 。7、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 , 。8、 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四、(2015郴州)下列句子中没有

4、语病的一项是( )(4分)A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B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C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烦人速度和规模。D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五、根据语境仿写句子。(4分)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 。六、 课内文言文综合题(63分) (一)五柳先生传(22分)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因以为号焉( ) 曾不吝情去留( ) 环堵萧

5、然 ( ) 晏如也( )2、句子翻译:(6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对本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本文的“赞语”既进行了评论,又照应了前文。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本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但思想过于消沉,不足为取。本文多次使用带“不”的句式,突出了五柳先生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高洁志趣。4、 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5、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

6、作者怎样的愿望?(4分) (二)马说(23分)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骈死:见: 等:策(之):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原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答: 4、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5分)来源:学_ 5、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B、本文就

7、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三)送东阳马生序(18分)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4分)A足肤皲裂而不知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D出淤泥而不染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4分)A烨然若神人B腰白玉之环C右备容臭D

8、 主人日再食 判若两人 腰缠万贯 臭气相投 再接再厉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第四周周清 答案一、 略二、1、 略2、 略3、 略4、 略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味同嚼蜡: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